天天看点

高顺对吕布的愚忠导致其最终被杀

按理来说,像高顺这种忠心耿耿的人,曹操理应欣赏,并加以招降。可是在现实中,你越是忠于自己的主人,越难为政敌所容。高顺没有张辽和臧霸的“灵活”,选择了与吕布同死,对曹操来说,他也不缺像高顺这样的人。

高顺这个人,一是有能力,二是很注重个人修为,是吕布帐下难得的德才兼备之将。

高顺此人打仗勇猛,他带出来的士兵,战斗力非常强,《后汉书》说他“将众整齐,每战必克”。他有一支七百人的“特种部队”,因为擅长于打攻坚战,被世人称作“陷阵营”。刘备、夏侯惇都是高顺的手下败将。

高顺不光是武将,也很有见识,他经常直言规劝吕布做事的草率和不当,可惜吕布往往不能采纳。

高顺对吕布的愚忠导致其最终被杀

高顺

高顺虽是武将,却没有武将常有的粗俗,他不好饮酒,不接受别人的馈赠,注重个人修养,对吕布忠心耿耿。

吕布手上捧着个宝贝却不自知,对高顺的忠心熟视无睹。吕布的猜忌心,在郝萌反叛后,表现得更加明显,他只相信自己的老婆和小舅子,把陈宫、高顺等人的忠心,当做了驴肝肺。

吕布甚至让自己的小舅子魏继剥夺了高顺对“陷阵营”的领导权,只有遇到大战,才会将兵权重新交给高顺。面对这种赤裸裸的不信任,高顺竟然毫无怨言。

败于曹操后,高顺面对杀戮的危险,毫无归降之意,结果与吕布一起,被曹操杀害。司马光对高顺的死,作如下评述:“顺于吕布,虽备将佐,无委质之分。布者反覆乱人,非能辅佐汉室,而又强暴无谋,败亡有证。登知几轻举以存易亡,徐、豫克清,百姓苏息。顺托身失所,迷逺不复,以陷大戮。易称比之匪人,岂谓顺耶。其才虽美,未能及登。以兹观之,优劣见焉。”

高顺对吕布的愚忠导致其最终被杀

司马光

司马光的话有几分道理,也不能说完全在理,比如吕布,他杀丁原、董卓,就被称为三姓家奴,难道丁、董就是佐汉的忠臣吗?按司马光的说法,吕布这个行为就是正义的,为何称人家三姓家奴?

所以,人的嘴很不可靠,怎么说都行。高顺被杀,说白了是他眼光太拙,选择错了效忠的对象。又过于爱惜羽毛,没看到自己的才华,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死的小义,终结了本该得到体现的大义。

所以,本质上说,高顺的格局太低,眼界太窄,不明白大义所在!这就是他最终被杀的原因之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