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曹操是彻彻底底的汉贼?正史中其实早就给了答案

为什么曹操是彻彻底底的汉贼?正史中其实早就给了答案

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史记·吕太后本纪》

建安十八年,经过三次辞让,曹操进位公爵,被天子册封为魏公。

建安十九年三月,汉献帝赐予曹操金玺,赤绂、远游冠,并且规定魏公之位在诸侯王之上。其中远游冠当初是楚庄王所佩戴之王冠,秦统一后以此为远游冠,汉代成为诸侯王专属穿戴,曹操当时还是公爵,汉献帝却赐予曹操只有诸侯才能穿戴的远游冠,并且曹操的地位还在诸侯王之,这并非汉献帝情愿的,实际上汉献帝早已经沦为曹操的傀儡。

三月,天子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三国志·武帝纪》

为什么曹操是彻彻底底的汉贼?正史中其实早就给了答案

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直接践位称王,虽然《三国志》记载称,汉献帝多次下诏册封曹操为王,曹操推辞了好几次才不得不接受汉献帝册封,但是这显然是和之前被册封为魏公一样,只不过是一次政治作秀,汉献帝显然是被迫配合曹操演戏的。无非是群臣请求册封曹操,汉献帝应群臣请愿下诏册封曹操,曹操推辞不受,群臣继续请愿,曹操继续推辞,汉献帝继续册封。

曹操拒绝受封三次,直到第四次才“勉强”接受魏王的封号。

夏五月,天子进公爵为魏王。——《三国志·武帝纪》

为什么曹操是彻彻底底的汉贼?正史中其实早就给了答案

据《史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晚年与群臣斩杀白马,立下盟誓:不是刘姓的人做了王,天下人一起去讨伐他!

根据刘邦定下的这个祖训,无论曹操是唆使群臣逼迫汉献帝立他为王,还是汉献帝认为曹操功勋卓著,真心实意册封曹操为王,天下都可以讨伐他!汉献帝若非身不由己,不大可能会作出违背祖制的举动。曹操如果真心辞让,就应该拿出高祖祖训来辞让。

曹操称魏王的行为,已经明显的违背了汉高主遗命,这难道还是忠于汉室的臣子吗?

曹操成为魏王,居然没有被“白马盟约”为名义讨伐,恰恰证明曹操已经彻底控制东汉朝廷。

为什么曹操是彻彻底底的汉贼?正史中其实早就给了答案

在曹操被册封为魏公之前的一年,他一手提拔上来的谏议大夫董昭提出让曹操称公,并且加九锡,在曹操之前,称公加九锡的乃是颠覆西汉政权的王莽,董昭与其他人写联名信给曹操帐下最重要的谋士荀彧,本来打算让荀彧牵头,劝说汉献帝册封曹操,但是收到信的荀彧却强烈反对,一心匡扶汉室的荀彧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此举使得曹操对荀彧十分不满,开始疏远荀彧,逐渐将他边缘化,与孙权交战都没有带上他,荀彧此时已经与曹操

“道不同不相为谋”

,心知曹操野心的荀彧,同年忧愤而死。

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咨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三国志·荀彧传》

为什么曹操是彻彻底底的汉贼?正史中其实早就给了答案

荀彧被称为“王佐之才”,他之于曹操,相当于诸葛亮之于刘备。可是曹操为了进位魏王,居然以空盒子将荀彧逼死,由此可见,曹操绝对不是汉臣,而是彻头彻尾的汉贼!客观的说,曹操的确功勋显然,但是功绩和野心,那是两码事。

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魏氏春秋

参考文献:

三国志

史记

魏氏春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