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刘晔建议曹操攻打刘备,曹操立马拒绝,法正一句话就说出了真相

刘晔建议曹操攻打刘备,曹操立马拒绝,法正一句话就说出了真相

曹操平定汉中以后,手下谋士刘晔就指出:主公当初以五千士兵起兵讨伐董卓,先后击败袁绍,刘表等人,基本上统一了九州,威震天下,如今又夺取汉中,蜀人闻风丧胆,乘势南下蜀地,可以传檄而定。刘备也算是一代人杰,深有谋略,只不过是反应稍微慢了点,他刚刚夺取蜀地没多久,民众尚未归附。如今主公攻破汉中,蜀人惊恐不已,形势对刘备十分不利,主公你乘着形势对刘备不利去攻打蜀地,一定能够攻破蜀地。假如不迅速进军给刘备喘息的机会,刘备依仗手下有擅长治理国家的诸葛亮,擅长行军打仗的关羽、张飞,安抚好蜀地百姓,占拒守险要的地形,那时候就无法进犯了。如今不攻取蜀地,一定会留下后患。

刘晔的分析是很有道理的,得知汉中被曹操夺取后,蜀地百姓的确惶恐不安,蜀汉的百姓一天就要惊恐的说曹军来袭几十次,刘备接连斩杀了许多宣扬说曹操要来进攻的人,都没能使得蜀民安宁。假如曹操听从刘烨的建议,或许真的可以一举平定蜀地。但是,曹操却发出了“人苦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的感叹,拒绝了刘晔的建议。

刘晔建议曹操攻打刘备,曹操立马拒绝,法正一句话就说出了真相

曹操一生立志一统天下,在夺取汉中的两年以后还对孙权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因此,不乘胜进攻蜀地绝对不是因为什么人要知足,不能得陇望蜀之类的,他拒绝刘晔建议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其内部原因。法正就指出:

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合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三国志

刘晔建议曹操攻打刘备,曹操立马拒绝,法正一句话就说出了真相

曹操当时遇到了什么内忧呢?

自古以来君权和相权的冲突不断,随着曹操相权的扩大,他对君权的威胁也就越大,当时天下已经到了:只知曹操,不知献帝的地步,曹操的行为,说好听点那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说不好听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名义上宣称匡扶汉室,可他擅自与孙权瓜分荆州,夺取益州,后来更是自称汉中王,也没经过汉献帝同意呀,当时的东汉朝廷名存实亡,汉献帝只不过是傀儡皇帝而已。

或许曹操迎接天子到许昌之时,曹操的确立志匡扶汉室,可是随着他的功绩越来越大,他得野心也不断膨胀,即使他无意做皇帝,但是他得手下肯定是希望他能够做皇帝的,因为汉献帝一旦得势,肯定会清洗曹操的手下,所以曹操即使无意当皇帝,此时也已经身不由己,他必须牢牢掌握权力,否则他的家人,他得手下都会受到牵连。

虽然到死都没有称帝,但是在曹操死后不久,其子曹丕就逼迫汉献帝禅让,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力。显然,这是曹操为曹丕铺平了道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陇西三郡民众纷纷背叛魏国响应诸葛亮;关羽北伐之时,身为朝廷命官的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关羽,许都以南群雄纷纷响应。由此可见汉室“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名存实亡,但是依然有不少忠于汉室的臣民。

刘晔建议曹操攻打刘备,曹操立马拒绝,法正一句话就说出了真相

曹操集团和献帝集团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缓解的地步,法正在《汉中策》中提到的内忧,既是献帝集团与曹操集团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当初献帝曾经以衣带诏密谋诛杀曹操,但是事情泄露而失败。曹操的报复也很犀利,把相关人员及他们的亲朋好友全都诛杀,汉献帝最宠爱的董妃都不能幸免于难。在曹操大军出征在外时,献帝集团正在酝酿新的夺权计划,曹操必须及时回去主持大局,以阻止献帝集团的密谋。曹操如果要进攻刘备,显然战争一时半会无法结束,比起消灭刘备,牢牢掌握朝廷的控制权,才是更重要的。

参考文献:

《三国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