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魏最没存在感的猛将,履历如流水账,却曾吓退孙权、干败关羽

曹魏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徐晃、张郃,是三国时期公认的曹军一流名将。

其中乐进是最没有英雄典型事例的一位。

他的履历就如一本流水帐。

初平元年(190)就加入了曹操的队伍,奉曹操的命令回老家阳平去招募士兵,带回了一千多人,成为陷阵都尉。

接下来他的传记中就按时间顺序,一一罗列乐进的战功:濮阳战吕布、雍丘破张超,苦县擒桥蕤,安众征张绣。

直到团灭吕布,征讨刘备,战官渡定四州,曹操平定北方的诸多战役,都有乐进将军的身影。

建安十三年(208),赤壁之战曹军败回,乐进已成为独挡一面的方面大将,镇守襄阳,成为最靠前线的南郡守军曹仁部的强援,与刘备手下第一大将关羽相持。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先后击败刘备在南郡的守军。

建安二十年(215)和张辽、李典以七千人守合肥,击败了孙权以十万之众的进攻。

建安二十三年(218),去世,谥号威侯。

连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写“五子良将”的传记后,也特别点评乐进:乐进这个人,以骁勇果断出名。

而有关乐将军的生平战斗记录,却远不如张辽、徐晃的详细精彩,和乐进的名将名声,不够匹配。

这的确是让人遗憾的事。

按历史剧本演出来看,乐进就是那种在各个重大事件中都存在,不是最重要的主角,但永远是很重要的配角,默默地为各位主角的上位,奉献着自己最为精彩的演出。

而让历史的聚光灯集中在主角身上。

曹魏最没存在感的猛将,履历如流水账,却曾吓退孙权、干败关羽

乐进画像

02

现代人说好的员工,要具备三点要素:第一,要有工作的意愿,我自己想干活;第二,要有工作的能力,上级交待下来的任务,即时准确地完成。第三,有服从工作的纪律性,能够协调团结工作伙伴,完成繁杂的大工程。

乐进的一生,就是这样的超好员工。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加入了讨伐董卓的队伍,在汴水之战中,被董卓手下猛将徐荣击败。

曹操自己说:当时手下几千兵,被打散后,曹操和夏侯惇到扬州去召兵,乐进回家乡征兵千人,成为曹军重要的一支力量。

打吕布、张超、桥蕤这几战,曹军都是曹操自己为主将,亲自操刀。

乐进经常担当先锋,传记中说他“先登有功”。

先登本来是指最早登上城楼的,论功第一,后来也指军锋,先头部队,精英团体。

乐进的性格叫做“胆烈”,胆子大,敢拍板,正是刀刃上的好钢。

这几战打下来,乐进就封了个广昌亭侯。

这一年是汉献帝兴平元年(194)。

对比一下关公,是在建安五年(200),参加白马之战,千军万马中单骑斩袁绍大将颜良于马下,立了这么大的功劳,被曹操奏明汉帝,封汉寿亭侯,这可是大汉朝封的亭侯,十足真金。

曹魏最没存在感的猛将,履历如流水账,却曾吓退孙权、干败关羽

戏文里关公出台,唱道:某,汉寿亭侯,讲得就是这亭侯的分量。

瞧瞧乐进同学,早早就封侯,功劳绝对非同一般。

乐进在这几战中,都是助手,如打桥蕤,发生在建安二年,淮南的袁术膨胀地太厉害,居然称帝,曹操亲自挂帅,攻打袁术。

袁术留下大将桥蕤等四人留守,被曹军击破,老桥被斩。

这样的战役,史书记载下的,都是曹操的故事,乐进就只有某个配角的份额了。

03

建安三年(198),曹操灭了吕布,五子良将名气最响的张辽,这时才加入曹氏公司。

接下来中原主要事件,是曹操、袁绍双雄争霸。

乐进作为曹军中一名猛将,多次参与和袁军的交战。

最出彩的战绩是在官渡之战,斩了袁军大将淳于琼。——淳于琼是个老牌将军,汉灵帝时,和袁绍、曹操都是“西园八校尉”之一。

袁曹争雄,不只是在官渡硬磕,在辽阔的北中国,从东到西,双方犬牙交错,胶着苦战。

大将臧霸在青、徐一带顶住袁军进攻;钟繇在关中,动员起马腾、韩遂等地方实力,击败了袁军。

乐进功劳固然很大,还是注定了只是在一场波澜壮阔的大戏中,很出色地唱完自己的那一小出戏。

这场戏的总导演是曹操,主角是曹操和袁绍,其他人都是配角。

一直打到建安十一年,基本消灭了袁氏主要力量,曹操在中原的王者地位已经没人能够撼动。

这一年,曹操上表汉献帝,给手下的文臣武将封赏。

军功卓越,表现突出的三名将军:乐进、于禁、张辽都得到嘉奖。

乐进为折冲将军、于禁为虎威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

乐进的军旅生涯,经常和其他将军一起参战,基本没有独自统领大军出战的记录,对比其他将军,他的特色就少多了,很没有存在感。

如襄樊之战,徐晃救援被关羽围困的曹仁,徐晃打得就非常出色,个人能力大为体现。

后期张郃在街亭大败蜀将马谡,也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乐进少的就是这个。

履历表里,常常是这样:和于禁一起渡河烧了袁绍军多少粮草,捉了多少俘虏;又和李典一起打壶关,一起打管承等等。

单位里那位默默奉献、团结同志,兢兢业业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好员工,就是乐进。

一只超级老黄牛。

曹魏最没存在感的猛将,履历如流水账,却曾吓退孙权、干败关羽

04

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军事力量被孙刘联军顶到长江以北。

曹仁守南郡一年多,被周瑜打下。

刘备向孙权借到了南郡驻军,南北双方你灭不了我,我也拿你没办法。

曹操向南的战略受挫,转向北方关中、汉中地区。

那些年乐进驻扎在襄阳一带,和关公交手,配合乐进一起对付关公的,是文聘将军。

曹操进兵关中,引起一连串多米诺反应。

关中马超韩遂怕被曹操假途灭虢,起兵反抗。

马超战败,曹操兵临汉中,蜀中震动。

蜀主刘璋请刘备入蜀帮助自己,后来被刘备吃掉。

刘备入蜀,乐进文聘主动进攻南郡,与关羽在青泥一带交战,占据上风。

刘备还以此为借口,说乐进兵锋锐利,关羽兵少,自己要回荆州,向刘璋要钱要人。

这从侧面也反映出乐进、文聘的进攻,对刘备集团留守荆州的压力。

不过总体战事并没有非常了不起的战绩,击败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这一类小毛毛,取得一些小胜,动摇不了刘备集团在荆州的根基。

差不多这时候,乐进因为二十几年南征北战,无数次的立功受奖,进位为右将军。

汉魏之间,前后左右将军都是高级别的将军。

刘备同学很多时候自我介绍是: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一大串头衔。

乐进这时的级别就是汉右将军、广昌亭侯,份量够重,很上台面。

曹魏最没存在感的猛将,履历如流水账,却曾吓退孙权、干败关羽

05

建安二十年,孙权率十万大军进攻合肥,合肥守军七千,守将张辽、乐进、李典,这是曹魏最为成功的一场防守反击战。

这一战地球人都知道,成就的是张辽的神话,主角光环让张辽名垂青史,乐进和李典一起再一次成为关键第二人。

连在连环画里,也是一左一右站在威风凛凛的张辽身后充当背景板。

此战分两战役。第一战曹军趁吴军未集结完毕,立脚未稳,由张辽、李典率八百敢死队突袭吴军。张辽面对面与孙权交手,打得吴军非常狼狈。

曹军骑兵的凶猛战术,让吴军心惊胆战,这一战张辽全身而退,把东吴的锐气打没了。

按曹操的指令:“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守。”

乐进守城,未参与突袭战,后来曹丕称帝,特别吹嘘“八百破十万”,提到张辽、李典,没点乐进。

曹魏最没存在感的猛将,履历如流水账,却曾吓退孙权、干败关羽

张辽

围城数日,吴军占不了便宜,撤退。

东吴大军已远,孙权与一帮将领吕蒙、甘宁、凌统等断后。

张辽抓住机会,率数千人马,直扑过来,再一次打了吴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乐进参战,他和张辽捉住俘虏问道:前边有个黄胡子将军,上身长下身短,马骑得好,箭射得准,是你们军队里哪个?

俘虏说:就是我们老大孙权啊!张、乐后悔地拍大腿,早知道无论如何都得截住他哟!

合肥之战,张辽的大名可以止住江南小儿夜啼。

乐进参与了全程的决策,战守,但他就是没留下个鲜明的形象、丰富的语言,给史官们记录,依旧在别人的光环笼罩下,显示不出自己的成绩。

这个战例就是乐进将军一生征战的写照。

建安二十三年,乐进以右将军的身份,去世了。

谥号“威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