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大明16帝朱瞻基,36岁壮年驾崩的背后,还有这一科学理论

纵览我国将近2400多年的封建历史,可以说每一代王朝中多多少少都有那么几个与众不同的帝王。不过,这其中最能盛产奇葩帝王的朝代,那还是非大明王朝莫属了。

大明16帝朱瞻基,36岁壮年驾崩的背后,还有这一科学理论

朱元璋画像

因为,从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揭竿起义一路历经坎坷建立了大明王朝开始。一直到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帝自缢宣告明朝覆灭为止。整个明朝这276年的历史当中,确实是出现过许多与众不同的奇葩帝王。譬如,痴迷于木工技艺的朱由校,生平只娶一人的模范丈夫朱佑樘,还有的喜欢炼丹修道的朱厚熜等。

大明16帝朱瞻基,36岁壮年驾崩的背后,还有这一科学理论

朱瞻基画像

不过,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这位明朝的帝王,却是一位历史公认的贤明之君,他正是明代的第5个皇帝朱瞻基。至于他这一生究竟有怎样的传奇经历,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仔细的介绍一下。

首先、天生就是块“皇帝料”。

说起明宣宗朱瞻基在幼年的时候,就已经展露出了过人的才智。当然,这与朱棣对他的悉心栽培确实也有很大的关系。譬如,朱棣不仅让最优秀的翰林学士从小给朱瞻基授课,同时还让名师指点他学习武艺。

大明16帝朱瞻基,36岁壮年驾崩的背后,还有这一科学理论

朱棣剧照

而朱瞻基自然也没有辜负爷爷的培养,其少年时便已经是一位文武兼修的全才。更为难得的是,朱棣在许多次征战中还专门把朱瞻基带在身边。并且,还在实践中教导他如何统兵和布阵。除此之外,朱棣还常带朱瞻基去走访村野,让他真切地体会民间的百态。

大明16帝朱瞻基,36岁壮年驾崩的背后,还有这一科学理论

朱瞻基剧照

总得来说,朱棣对朱瞻基的栽培可谓是事无巨细。而朱瞻基也没有让爷爷失望,他几乎把朱棣布置每一项“科目”都以优异成绩提交完成。因此,朱棣对于朱瞻基这个孙子一直都非常钟爱。

其次,历史罕见的“父位子保”。

历代封建王朝皇位的世系传承,基本上全都是子承父业的继承形式。换句话说,就是只有父亲在夺嫡的过程中成功保住皇位的继承权,那么其子嗣后代才有继承皇权的可能。可朱高炽(朱瞻基的父亲)的上位之路,却是靠着儿子朱瞻基才得以保住的。

大明16帝朱瞻基,36岁壮年驾崩的背后,还有这一科学理论

朱高炽剧照

虽说,朱高炽按身份确实是朱棣的长子。但是,一向喜文厌武的他不仅打仗不行,同时身体更是因为过于肥胖的缘故而体弱多病。因此,从未带兵打过仗的朱高炽,自然也就毫无半点军功了。反观他的2个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则是武艺卓绝,还常在随朱棣出战的过程中屡立战功。以至于朱棣一直都不怎么待见朱高炽,而对于朱高煦和朱高燧却是十分喜爱。

大明16帝朱瞻基,36岁壮年驾崩的背后,还有这一科学理论

当然,朱高炽也并非是一无是处。自幼喜欢都市的他不仅学识渊博,同时待人极为宽厚赢得了众臣爱戴。不过,朱高炽之所以能顺利继承皇权,事实上多半还是沾了儿子朱瞻基的光。

大明16帝朱瞻基,36岁壮年驾崩的背后,还有这一科学理论

无论是在太子之争中,朱瞻基向朱棣多次进言替父解围,还是朱瞻基一如既往的优秀表现,这些都让朱棣更加坚定了传位给朱高炽的决心。再加上古代封建礼制中“立长不立幼”的传统,这才保住了朱高炽的皇位。

再次,海晏河清的“仁宣之治”。

朱高炽执政不足10个月的遗憾离世,也让朱瞻基很早便开始了自己的执政生涯。朱瞻基在位时不仅平定了朱高煦和朱高燧2位叔叔的反叛,同时也顺道解决了明朝削藩的问题。而且,朱瞻基在边疆问题上,更是御驾亲征确保了边境的安宁。这也为明朝国内整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大明16帝朱瞻基,36岁壮年驾崩的背后,还有这一科学理论

除此之外,朱瞻基在位时还极其重视民生。其施政的核心内容包括农业发展、海贸交易和削减税赋等,这些举措皆让明朝的国力变得更强。还有郑和在历史上的第7次远航,也是在朱瞻基执政时期完成的。据记载,当时随郑和远航的总人数多达2万有余。而且,郑和船队沿途访问过的国家更是达到了20多个,这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了。

最后,一代英主的“早逝之谜”。

纵观朱瞻基从26岁登基,一直到36岁驾崩。他在位的这10年中整个明朝可谓是国泰民安,就连在史书中亦是享有“仁宣之治”的美誉。那么这样一位文武兼备的一代英主,为何仅执政10年便匆匆离世了呢?

大明16帝朱瞻基,36岁壮年驾崩的背后,还有这一科学理论

据说,其原因可能与朱瞻基爱玩蟋蟀的这个爱好有关。关于这一种说法,主要是说朱瞻基在继位后对“斗蟋蟀”十分沉迷。根据《宣德鼎彝谱》中记载的相关内容所述,朱瞻基因为极爱蟋蟀,所以用来装蟋蟀的容器也就十分讲究。其中就有一种叫做"倭源白水铅"的容器。

因此,许多人猜测朱瞻基很可能是由于慢性铅中毒而死,可见癖好一旦到了痴迷的程度确实是害人不浅呢。

大明16帝朱瞻基,36岁壮年驾崩的背后,还有这一科学理论

当然,这一说法也只不过是一种猜测罢了。事实上史书关于皇帝驾崩这一类事件,一向都写得十分隐晦。所以,这一说法实际上并未正史能作为旁证。

大明16帝朱瞻基,36岁壮年驾崩的背后,还有这一科学理论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较为科学的说法则认为朱瞻基36岁早逝,事实上和朱家的遗传基因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毕竟,明代16个皇帝中长寿的帝王确实是为数不多。而反观明代夭折的皇子皇孙等,史书中倒是记载了不少。

那么大家觉得朱瞻基在36岁壮年早逝的原因到底是是什么呢?欢迎在下方留下您宝贵的看法和意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