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皇帝,其实,有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袁绍的谋士沮授向袁绍献计,让其“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可是,袁绍手下其他的谋士不赞成,《后汉书·袁绍传》:沮授说绍曰:“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外托义兵,内实相图,未有忧存社稷恤人之意... ...”

后来,这件事被曹操做成了。

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皇帝,其实,有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到了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做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情。本来,他已经权倾朝野,甚至,可以代天子下诏。汉献帝虽有皇帝之命,可是,实际上只不过是被他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一个傀儡。但是,曹操竟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汉献帝,而且,一嫁就是三个。

《三国志》上记载着,当年的五月,汉献帝封曹操为曹公。而在两个月之后,曹操就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了皇帝。汉献帝对曹操的女儿不敢怠慢,很快便把三人其中之一的曹节立为皇后。那么,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后世的学者们经过分析,得出了三个方面的原因。

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皇帝,其实,有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首先,曹操想要以外戚的身份逐步蚕食皇权,将刘氏天下变成曹氏天下。

在大汉王朝四百年的历史上,很多统治者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纵容外戚干政。刘邦刚刚立国之时,吕氏、窦氏相继干政,当年的“白马之盟”形同虚设成了一纸空文。汉武帝之后,大将军霍光独揽大权,将皇权稳稳地踩在了脚下。到了东汉末年,外戚王莽更是肆无忌惮地篡夺了皇权令刘氏皇族敢怒不敢言。

光武帝历经磨难终于建立了东汉,可之后的统治者仍然没有吸取教训,外戚干政的现象还是层出不穷。就连曹操年少时追随的何进何大将军,同样也是外戚出身。由此可见,以外戚的身份干预政事,在当时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一件事了。

曹操有了问鼎天下的野心后,也想像西汉末年的王莽一样,趁着汉室衰微的机会来实现改朝换代。但是,与身为皇亲国戚的王莽相比,曹操与汉献帝没有半点关系。为了更好地架空皇权,曹操决定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强行与刘氏皇族攀上关系。

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皇帝,其实,有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其次,曹操想把自己人安插在汉献帝身边,以此来防备汉献帝。

很多人都认为汉献帝是一个只会在曹操面前唯唯诺诺的木偶,其实不然。建安四年(199年),汉献帝向自己宠妃董皇后的父亲董承授意,令他联合宫中的忠臣义士,寻找机会杀死曹操,光复大汉天下。为了使董承在行事时有所依据,汉献帝用自己的血写了一份诏书,然后,秘密地送给了董承。

当时,朝廷的军政大权都被曹操牢牢地掌控着。如果,此事被曹操得知,那么,汉献帝轻则被废,重则被杀。为了掩人耳目,汉献帝偷偷地将诏书缝在自己的衣带中,然后,将衣带送给了董承。堂堂大汉皇帝竟然用如此手段传递消息,真是令人叹惋。

董承看到皇帝的血书后泣不成声,当即联系朝中忠于大汉的臣子们商量起义一事。可惜的是,由于董承家奴秦庆童的告密,暗杀曹操的计划尚未实行便胎死腹中。曹操得知后勃然大怒,立即将董承等人枭首示众。董承死后,汉献帝以董贵妃怀孕为由向曹操求情。不料,曹操杀得兴起,根本视汉献帝为无物。

他直接将董贵妃斩杀,酿成了一尸两命的悲剧。汉献帝的皇后伏寿见曹操如此凶残,不由地担心起自己的安全来。于是,她与自己的父亲密谋,想要诛杀曹操,永除后患。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想要谋杀曹操的事情泄露。曹操怒不可遏,直接逼着汉献帝废掉伏皇后,然后将伏皇后幽闭而死。

南朝的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还对这件事做了细致的描述。当时,怒气冲冲的曹操派华歆领着士兵进入皇宫,当着汉献帝的面将伏皇后杀死。伏皇后被杀后,皇后之位就空了出来。曹操担心汉献帝再次伙同他人谋杀自己,索性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做皇后。

这样一来,汉献帝的一举一动就尽在掌控之中了。

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皇帝,其实,有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最后,曹操想以此来收买民心,稳定局势。

当时,汉室虽然萎靡不振,但是,毕竟福泽广播,已经传承了近四百年。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刘氏皇族仍然是天下正统。任何想要篡夺皇权的人,都是乱臣贼子。在这样的状况下,曹操仅仅在口头上拥护汉室是不够的。而且,董贵妃和伏皇后被杀后,他已经是谤满天下。

此时,如果曹操不想办法处理好此事的话,那么,反对他的人将会越来越多。这对于野心勃勃的曹操来说,是很难接受的。曹操不想成为众矢之的,也不想失去民心。于是,他决定和汉献帝联姻,以此,来证明自己对汉室的忠诚。

曹操将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皇帝,其实,有三个不可告人的秘密

到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除旧布新,建立新朝,已经是人心所向。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

于是,便有小臣去逼去劝汉献帝效唐虞旧例,把帝位禅让给魏王。最终,于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曹丕还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参考资料:

【《三国志》、《后汉书·袁绍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