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战国时期,齐与秦并称“东西二帝”,为何东方齐国成为失败者?

战国秦昭襄王时期,秦国和齐国是当时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一个在西边,一个在东边。为了凸显出自己的强大,秦昭襄王特地给自己取了个“西帝”的封号,并同时给齐湣王送去了“东帝”的封号,其目的就是拉一个盟友,让自己少树敌。

然而同样是称帝,秦昭襄王就能使秦国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在秦始皇时期统一天下,而齐湣王却使齐国几乎遭受了灭顶之灾,从此一蹶不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战国时期,齐与秦并称“东西二帝”,为何东方齐国成为失败者?

秦昭襄王隐忍,齐湣王嚣张

战国中后期,山东六国之中的楚国因楚怀王两次被秦欺骗以后,已经逐渐地衰败了下去。而齐国也顺理成章地扛起了合纵的大旗,成为了合纵联盟的领头羊。

到了齐国齐湣王这一代,齐国已经相当强大,其国力应该仅次于当时的秦国。然而齐湣王这个人有一个相当大的缺点,那就是太嚣张。

战国时期,齐与秦并称“东西二帝”,为何东方齐国成为失败者?

当时,在三晋和齐国之间,还有一个相当强大的中等诸侯国,宋国。宋国是当时天下商业的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富可敌国之地。三晋、楚国和齐国都对此地十分垂涎。但是碍于周边的外交关系,大家都保持了十足的默契,没有选择对宋国动手。

於是齐遂伐宋,宋王出亡,死於温。齐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晋,欲以并周室,为天子。泗上诸侯邹鲁之君皆称臣,诸侯恐惧。——《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战国时期,齐与秦并称“东西二帝”,为何东方齐国成为失败者?

但是到了齐湣王时,齐湣王认为齐国强大,于是便一再的攻打宋国。最终,宋国被灭,齐国侵占了宋国的土地。不过这样一来,就引起了其他国家强烈的不满。正如史书上说的,齐国占领了宋国的土地以后,对三晋和楚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这才有了之后的乐毅伐齐事件。

反观秦昭襄王,他在面对齐国组织的合纵攻秦运动之时,表现出了隐忍的一面。他不仅在这次合纵伐秦运动中被打败了,还很大方地将侵占的魏国和赵国的土地还给了他们。秦昭襄王的行为,很容易就会使得山东六国产生一个错觉,那就是秦国也不过如此。

一个是不过如此的秦国,一个是越发强盛的齐国,诸侯们选择伐齐,也是顺理成章的吧。

秦昭襄王贤明,齐湣王昏庸

说起燕国和齐国的恩怨由来已久。当年,燕国发生子之之乱,齐湣王的父亲齐宣王乘机攻占了燕国的许多城池,使得燕国机会灭亡。随后,燕国公子职即位,就是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以后,为了报仇雪恨,一直想要谋划齐国。但是碍于齐国的强大,他只能先派出间谍前往齐国,削弱齐国的国力。

战国时期,齐与秦并称“东西二帝”,为何东方齐国成为失败者?

而这位间谍就是大名鼎鼎的苏秦。苏秦到了齐国以后,没有辜负燕昭王的嘱托,齐湣王后续四处树敌,攻打宋国的举动都是出自苏秦之手。

事实也正如苏秦所预料的那样,齐国因为树敌太多,引起了诸侯的愤恨,最终爆发了五国伐齐事件。

战国时期,齐与秦并称“东西二帝”,为何东方齐国成为失败者?

正是因为齐湣王昏庸,太相信苏秦,才给了苏秦机会,才会使得齐国被五国讨伐。而秦昭襄王则不同。纵观秦昭襄王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贤明的。无论是穰侯,还是范雎,亦或是白起,秦昭襄王都能够将他们很好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他既能合理地利用这些人,又不会过于依赖这些人,这才使得秦国不断地发展壮大。

这也许就是秦昭襄王和齐湣王之间的差距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