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水上甘宁,陆地魏延”:前面一句无人不服,后面一句不无道理

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不会缺乏顺口溜的身影。顺口溜不单能帮助人们加强记忆,还是对事物的一种简单有效的阐述方式。朗朗上口的顺口溜非常有利于传播,可以在短时间内在人们的心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水上甘宁,陆地魏延”:前面一句无人不服,后面一句不无道理

和三国题材有关的顺口溜并不少见,这些顺口溜通过简单的句式,把复杂而深刻的道理清晰的讲述了出来。水上甘宁,陆地魏延便是其中最有特色的一句顺口溜。甘宁和魏延分别是吴国和蜀国的大将,大家为什么把它们两人放在一起比较呢,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二人都有极为卓越的才能。

但是很多人对这句话表示了自己的疑惑,甘宁土匪出身,经常在水路上做打家劫舍的事情,被赐予“水上甘宁”也算是名副其实。魏延何德何能,凭什么成为陆地上的顶级将领呢?从谋略上来说,他不如诸葛亮等人,从战斗力上来说,不管是五虎将还是五子良将中的任何人都比他强的多,那“陆地魏延”这句话是怎么得来的呢?

“水上甘宁,陆地魏延”:前面一句无人不服,后面一句不无道理

想要充分而全面的理解这句顺口溜,就必须对甘宁和魏延二人的生平经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史书中,甘宁生于何年并没有记载,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甘宁是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他从小就崇拜侠义的学说,适逢乱世,他带着自己的小伙伴开始占山为王。

他们几个人开始控制附近的交通要道,重庆多山,在古代走水路就成为了一种较为方便的方式。甘宁抓住了商机,干脆在河边安营扎寨,就地抢劫身边过往的行人。这样的策略显然是非常有效的,他依靠掠夺路人的财富,过了几年轻松潇洒的日子。

“水上甘宁,陆地魏延”:前面一句无人不服,后面一句不无道理

过了几年,甘宁已经对打家劫舍的生活充满了厌倦,于是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节点,从此他的人生将会和土匪的身份一刀两断。当一个少年真正开始规划自己的一生的时候,他的生活才算得到了新生

在风雨漂泊的乱世之中想要获得一个精彩绝伦的人生,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土匪的生活让甘宁感到疲惫,于是他决定投靠刘表,希望在这位皇亲国戚的身上找到出路。没想到刘表并非明主,在刘表的手下做事,实在是毫无前途。于是甘宁投靠了孙权,并从此展开了自己传奇一般的人生。

“水上甘宁,陆地魏延”:前面一句无人不服,后面一句不无道理

甘宁后来的战绩非常的耀眼,他先是帮助周瑜攻占了夷陵地区,而后又在逍遥津中大展身手,拯救了孙权的性命。经过逍遥津之战甘宁逐渐树立了自己的威信,他的威名也逐渐传播到了更远的地方,如此丰功伟绩,完全担当的起“”的美名。

刘备入川,是魏延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此时的魏延不过是刘表手下的一个小将领,但是得到了刘备的扶持,他逐渐出人头地。诚然,魏延并不是一位顶级的武将,比他智谋高深的人有很多,比他武艺高强的人也有很多,不过这些都不妨碍魏延施展自己的才能。

“水上甘宁,陆地魏延”:前面一句无人不服,后面一句不无道理

刘备作为三大势力中起步最晚的一方,汉中对刘备来说极为重要。刘备费尽全力终于在公元219年攻克汉中地区,只不过刘备之后的举措有些反常。面对辛苦打下的汉中,很多人都以为刘备会让张飞当首任汉中太守,结果刘备破格提拔了当时职位较低的魏延,让他来当汉中太守。

“水上甘宁,陆地魏延”:前面一句无人不服,后面一句不无道理

这样的作法背后,自然有刘备自己的考虑。张飞虽然劳苦功高,却总爱出错,汉中关系到蜀地的安危,绝不能有半点闪失!魏延担任汉中太守的十多年的时光里,他成功的击退了曹军的多次进犯,守护了刘备的基业。这样的丰功伟绩,自然可以享受“陆地魏延”的美誉。

在关羽丢失荆州,刘备兵败夷陵的接连打击下,蜀国真可谓是岌岌可危,幸运的是魏延成功的守住了汉中地区,为蜀国建立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水上甘宁,陆地魏延”:前面一句无人不服,后面一句不无道理

结语:魏延凭借一己之力,为蜀国守住了汉中要地,只可惜他为人刚愎自用,甚至有谋反的倾向。这种负面形象在人们心中扎根已久,以至于人们会忽略他的丰功伟绩,只看到片面的负面形象。总而言之,甘宁和魏延都是一等一的大将,“水上甘宁,陆地魏延”的叫法是有可信度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