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前言

在我国奋勇兴起,抵御外敌的时期里,无数的英雄豪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只为了能够让国家安宁、百姓安康。

伟人们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但对他们来说,唯独对不起自己的家人,只因为他们做好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准备,

他们为国家牺牲和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敬仰。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1949年,中国人民终于彻底远离了战争,将士们终于能够衣锦还乡与家人们共享天伦之乐。开国中将刘忠也寻找起了家人,

1950年,刘忠将军的警卫员向一乞丐问路,哪成想这人就是刘忠将军找了许久的母亲。

那么,本期视频就讲一讲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吧,在此之前,请各位看官点点关注点点赞。

为改变压迫现状,决身投入革命事业

刘忠将军是我国优秀的抗战将领之一,他于1906年出生在福建上杭,原名叫刘永灿。

刘忠将军家境贫寒,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就去窑厂里面当泥瓦匠,挣钱补贴家用。

那时,刘忠将军的家庭与无数贫穷百姓一样,都受到地主的压迫。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无论如何,挣的钱也不够花,家里很少能吃上一顿肉,偶尔有一顿肉还会被剥削他们的地主抢走,一家人只能靠吃母亲在山上摘的野菜过活。刘忠将军后来回忆起小时候这段日子,说道:

“年年的过阴历年,地主就要来逼债还债,过着‘富人过年,穷人过难’的日子”

刘忠心里十分痛恨地主,他想要改变这样的生活。

1927年,全国爆发大革命,刘忠将军觉得只有革命才能改变贫苦大众被压迫的现状,于是毅然决然投身到革命的事业里,加入了当地的农民组织,跟随大家起义。

刘忠将军的母亲虽然十分担心刘忠,但也明白

国难当前,保家卫国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十分支持刘忠将军。

有了家人的支持,刘忠将军便放心地踏上了革命的道路。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在起义的过程里,刘忠首次接触到了中国共产党,了解了我党的宗旨和思想以后,他觉得共产党是真正为民的党,便在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当时,国民党背叛革命,转头便对共产党发起了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为改变现状,中央红军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刘忠将军也随着红军部队一起参加了长征。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如果说,在参加长征的闽西子弟兵幸存者中,武平的红二师政委刘亚楼、长汀的红二师四团政委杨成武,以其作为全军的前锋,一路斩关夺隘,在军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那么历史同样不会忘记来自“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上杭才溪的刘忠。

临危受命学习侦察

刘忠原本是红二师五团的政委,长征前受命担任起红一军团的侦察科长,作为红军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当时,接到命令的刘忠,第一反应是惊讶,随后则感受到了无比巨大的压力。

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简单来说,要想赢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先要知道敌人的弱点,这就需要有人先去“探路”,获得准确的情报。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毋庸置疑,侦察兵正是负责这样的工作,它不仅需要侦查员侦察敌情并整理敌情材料通报全军,还需要指挥军团的侦察部队,集中行动作战侦察,有必要时还需要掩护红军全军主力的行动。这就要求侦查员必须要有很强的战斗技术性,而且在那个年代,侦查的装备有限,面对的敌人又凶恶狡诈,这无疑加大了侦查的难度。

因此,刘忠十分担心自己不能胜任这个工作,可是上级对刘忠十分看重,

对他说道:“侦察任务很重,军团司令部决定成立侦察科。你当过团政委,又兼过团长,我相信你能够完成军团首长交给你的侦察任务。”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面对上级的信任,刘忠十分感动,他暗暗下定决心,

不管怎样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获取情报,不辜负领导对自己的信任。

刚开始工作,困难多任务重,

刘忠只好边学习侦查技术,边慢慢摸索着干

。一开始,刘忠并不熟悉怎么起草敌情通报,不知从何写起,费

了很大劲才写出来一个稿子送给左参谋长。

左参谋长在刘忠的稿子上做了许多修改,并用红笔标注出来,刘忠拿回自己的稿子后,就照着修改练习。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一段时间以后,刘忠慢慢摸到了门路。又一次将报告呈交给左参谋长以后,参谋长笑着夸奖刘忠:“刘忠同志,你写的敌情综合通报,我不用多大修改了。你第一次写的稿子还在吗?自己拿来对比一下,就知道大有进步了。”

正是因为长征开始前的充足准备,刘忠将军才能在红军长征以后,将侦查工作做得很好。1

934年10月,红军长征正式开始,到11月中旬,红军就突破了敌人的第三道防线,随后又以100公里急行的速度夺得了道县。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红军决定乘胜追击,一鼓作气突破湘江,冲出敌人重围,绝处逢生。林彪、聂荣臻给红二师下了死命令:

不惜一切代价,突破湘江,为部队行进打开通道

。随后,刘忠先行探查情况,得到情报后,红二师在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率领下,出其不意地突破了敌人封锁线,未遇困难便渡过了湘江,并且控制了界首至觉山间的渡河点。而在红二师的开路下,一军团和三军团的精锐部队也都伤亡不大地跨过了湘江。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在红军长征的过程中,刘忠出色地完成了侦查工作。他带领侦察部队深入敌占区,不仅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而且还在抢渡湘江乌江、攻取遵义城、四渡赤水河、通过大草地等战役中,

冲破重重难关、种种险情,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受到中央首长的表扬,刘伯承称赞刘忠“功不可没”。

开国中将,母亲却沦落乞讨

刘忠将军不仅侦查做得好,带兵打仗的能力也丝毫不弱。

1949年11月,解放战争到了尾声,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定采取大迂回的动作,追歼西南地区的国民党,解放四川、云南、贵州以及西康省大部分地区。贺龙将军将部队分成了三股力量,直向川中杀去。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刘忠指挥第62军先行出击,突破国民党的防线以后,向南前进。9日,刘忠指挥185师、186师进至武都东南的甘泉和杨家坝,控制了由武都入川的主要交通要道。

同日,

刘忠带领184师由岷县出发,

一路上不顾一切疲劳,忍饥受冻,不分昼夜进行跟踪追击,终于在10日追上敌人,俘虏2000多人以后,解放了汶县。

刘忠将军率领第62军进入四川后,先后解放了雅安、康定、西昌,歼敌1万余人,解放了当时的西康省。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50多年戎马生涯,刘忠将军的功勋卓绝,他无愧于他的军装,无愧于国家,但唯独对自己的母亲感到深深的愧疚。

刘忠将军自参加起义革命以来,鲜少归家,一是时间不足,再则是战争紧急分身乏术。除了在1932,跟随部队短暂地在家乡停留了一下,便再也没有回过家。

家中变成什么样了呢,母亲可安好,

每个午夜梦回之际,刘忠都会思考这个问题,尤其是到了中秋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他会更加思念亲人。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得以安定。休息下来的刘忠将军迫不及待地想要寻找母亲的下落。他立即派身边的警卫员李永海前往自己的家乡去探查母亲的情况。当时,刘忠将军解放西康省以后,就在那里担任司令员。

西康省离刘忠将军的老家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很远,李永海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才溪乡。来到才溪乡以后,李永海四处打听消息,

这时他忽然看到一个白发苍苍、身形佝偻、衣衫褴褛的老太太,正拿着一个破烂的碗沿街乞讨。

身为党员的李永海,看到这一幕心中难受,便上前帮忙,同时还随口问了问有关将军母亲的下落。

谁知,这一问就真的把刘忠将军的母亲找到了。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这个老太太在听完李永海的描述以后,心里大为震惊,这不就是在找自己吗?

瞬间,老太太哭了出来,又欢喜又悲伤,喜的是自己的儿子不仅没有死在战场上,而且还成为了解放军的大官;悲的是自己十几年后才知道这件事。

警卫员李永海赶紧将这个消息发给了刘忠将军

。从收到消息的那一刻开始,刘忠心中就激动不已,

当看到许久未见的母亲站在自己面前时,刘忠将军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泪水布满了他整张脸,他想起母亲为生活所迫,晚年竟沦为乞丐,内心愧疚不已

,情不自禁地跪倒在母亲身前,大哭道:“娘,孩儿不孝啊!”母子二人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为了弥补自己多年未尽的孝道,刘忠将军将母亲留在自己身边,以方便照顾母亲。然而老母亲只在刘忠将军身边呆了一段时间,便决定自己一个人回到乡下住。原来

她是看到刘忠将军不仅要处理繁忙的工作,还有抽出时间照顾她,这让刘忠的母亲觉得自己打扰到了刘忠。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工作,她便以不适应城里的生活为由,坚持要回老家。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刘忠将军当然不愿意自己的母亲孤零零地生活在乡下,但是禁不住母亲的要求,只好顺了母亲的意,每个月汇一笔钱给老人,并且托人代自己帮忙好好照顾老人。1

963年,辛苦了一辈子的刘忠将军的母亲,因病去世。

但是因为工作繁忙,刘忠将军甚至没有办法回到家乡参加母亲的葬礼,

远在他乡的将军只能朝着家乡的方向鞠了三个躬,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哀思。

开国中将回家寻亲,警卫员向一老乞丐问路,岂料此人正是将军母亲

退休后的刘忠将军,每年必须要做的就是,同自己的家人来到母亲的墓园,祭拜母亲,

期间还会同母亲讲讲自己近期发生的事。直到2002年去世前,刘忠将军才没有去扫墓,这是他唯一一次缺席母亲的扫墓活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