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年远去,新岁到来,于普罗大众来说,那些不快乐的事儿、烦恼事儿都要抛开了。新年新气象,一切都要有一个美好、喜庆的开头——欢欢喜喜,闪着光亮,才是生活的味道。
酱紫FM出品

主播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惠天骄
早晨上班,我把手揣在口袋里,还是觉得凉,冷风吹得鼻眼发酸。一出小区门,却看到前面走着邻居祖孙俩,孙女拉着奶奶的手,蹦蹦跳跳地边走边快乐地聊着天,两人脸上都神采奕奕。
只听奶奶提议说,阳历新年到了,咱们来用成语表达一下大家的心情吧。她先说:“喜气洋洋。”孙女乐了,说:“这简单。高高兴兴。”一老一小的笑声在寒凛凛的早上听来很是温暖可亲。孙女那一身大红的羽绒服在黯淡的冬日里尤其令人眼前一亮,心情喜悦。
资料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摄
出门见到这样一个场景,虽然寻常,却不由想起一个词:“岁朝乐事。”旧年远去,新岁到来,于普罗大众来说,那些不快乐的事儿、烦恼事儿都要抛开了。新年新气象,一切都要有一个美好、喜庆的开头,就是要像眼前这一对人儿那样喜气洋洋、高高兴兴的。
汪曾祺曾写道:“隆冬风厉,百卉凋残,晴窗坐对,眼目增明,是岁朝乐事。”说的是岁朝清供,清供的那些很是明眼慧目的植物,总能给黯淡的冬日增加些乐趣,添点喜庆。说得直白点,也是要悦目赏心。
俗世的喜乐,文人画家也是心向往之。很多画家喜欢画“岁朝清供图”,将花卉植物、蔬菜瓜果、禽鸟虫鱼等融入画中,赋予其意义,表达美好的心愿和期许,比如岁岁平安、富贵长寿、事事如意等。
齐白石便有一幅《岁朝图》,意象简单,一个红红的灯笼,一串鞭炮,几个苹果。但喜庆之味跃然于画外,喻意平平安安、红红火火,还有“竹报平安”。总之,都是些“人间吉祥”。
吴昌硕更是十分钟爱“岁朝清供图”,几乎每年都画,作为新年伊始的首幅作品。77岁高龄时作《硕果清供图》大画一幅,满纸吉祥物:柱石、石竹、瓶插牡丹、芝兰、佛手、丹柿,可谓是繁复却又喜庆。妙的是画旁的题字:“赏名花,娱硕果,清供无尘岁朝春,其乐无穷,美意延年。”
“一间茅屋,一个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要放到案上,画旁题诗:‘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这是汪曾祺曾见过一幅旧画后写下的。简朴的生活不失喜乐清雅的风致,画者或不知见画者的欣喜。每年岁朝时候,我总会想起那样的场景,觉得分外亲切。
汪曾祺在《岁朝清供》里还说,穷家过年,也要有一点颜色,便养一盆青蒜代替水仙;或用大萝卜削去尾,挖去肉,空壳内种蒜,铁丝为箍,以线挂在朝阳的窗下,蒜叶碧绿,萝卜皮通红,萝卜缨翻卷上来,也颇悦目。
在我看来,这两个场景却比画还美妙精彩。就像眼前这祖孙俩,热气腾腾的,欢欢喜喜的,闪着光亮,那才是生活的味道。(羊城晚报2022年01月02日A08版)
来源 | 羊城晚报
编辑 | 木言
校对 | 周勇
审核 | 岑杰昌
签发 | 孙朝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