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少年霍去病有多狂?此人将他的舅舅打了一顿,他当场要了人家的命

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名将,在西汉时期一直有“飞将军”之名。即使是以剽悍著称的匈奴,在面对李广时也只能避其锋芒。李家名将辈出,李广的先祖李信就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将,还有过击退燕国太子丹的壮举。在尚武氛围的熏陶下,李广的三个儿子李当户、李椒、李敢年幼之时就严于律己,行事果敢。

少年霍去病有多狂?此人将他的舅舅打了一顿,他当场要了人家的命

这其中,尤其是年纪最小的李敢,还未成年便已显露了大将风范。

话说,在元狩二年(前121年),李广率军北征匈奴时,有意带上了小儿子李敢,其目的,就是想让他在真实的战场中好好磨砺一番。李广与匈奴作战多年,根本没将匈奴的几万大军放在眼里。不料,由于张骞出兵太慢,匈奴的左贤王率领四万精锐迅速包围了李广大军。

李广虽然临危不惧,但他的部下看到匈奴兵士源源不断地涌来,一个个都吓得面如土色。为了提升士气,李广主动下令让李敢出兵试探。李敢得令之后披甲上马,仅率领几十名起兵便头也不回地进了敌阵。李广见儿子如此勇猛,在赞赏之余,也不禁担心其儿子的安全来。

少年霍去病有多狂?此人将他的舅舅打了一顿,他当场要了人家的命

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李敢,带头冲入敌阵后四处冲撞,直杀的匈奴大军纷纷后退。李敢虽然杀的兴起,但还是边打边规划着撤退路线。没过多久,他便从匈奴大军的左右两翼找到了一个突破口,然后,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军中。

得胜归来的李敢意气风发地对着汉军将士说道:“匈奴也没什么可怕的,我感觉他们很容易战胜啊!”李广本想让李敢熟悉下军队氛围,并没有期盼他能帮到自己忙。可想不到李敢竟然如此勇猛,仅率几十骑就敢同匈奴的数万大军硬抗。经此一役,李广对李敢刮目相看,也开始放心地让他行军作战。

元狩四年(前119年),李敢随霍去病北征匈奴。两军交战之时,李敢身先士卒,斩杀匈奴士兵无数,还率先将匈奴左贤王的战旗夺了下来。古代的大兵团作战,很多时候都是以挥动战旗和擂起战鼓来鼓舞士气。李敢能在乱军丛中夺取被敌人重重保护的战旗,其难度远非斩杀一位大将可比。

朝廷为了表彰李敢,下令封他为关内侯。李广戎马一生,大大小小的战斗打了七十多场,最终,也没有赢得封侯之赏。两相对比,可见,李敢的能力之强。

可惜的是,李敢虽然勇猛过人,但却因伤害了卫青而被大将军霍去病射死了。

少年霍去病有多狂?此人将他的舅舅打了一顿,他当场要了人家的命

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还要从他的父亲李广说起。李广晚年的时候曾和卫青一起率军攻打匈奴,并决定从正面出击。不料,卫青考虑到汉武帝的旨意,派李广从侧面包抄。无奈之下,李广只能听从命令。可战场瞬息万变,陌生的地形更是很难摸清。李广在进军的途中迷路,贻误了很好的战机,直接导致匈奴的单于趁机逃脱。

事后,卫青派人询问李广:“当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李广自尊心极强,只肯默默地担下错误而不肯开口回答。卫青见李广不想说,又派人询问李广的部下,这令李广更加地无颜以对。

他难过地对部下说道:“我从第一次同匈奴作战的时候还是少年,可是,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算起来,这几十年经历过的战斗至少有七十次。如今,我以年老之躯再击匈奴,本想再为国家尽点心,出点力。不料,大将军竟然改变了我的行军路线,让我去迂回包抄。迷路固然是我自己的原因,但又何尝不是天意呢?唉,我现在的年龄,是绝对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了。”

少年霍去病有多狂?此人将他的舅舅打了一顿,他当场要了人家的命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李广拔刀自尽,以此来免受那些刀笔小吏的抹黑。李广军中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李广否,不论老少都为之落泪。李广死时,他长子李当户、次子李椒都已经过世,仅留下幼子李敢。李敢当时是霍去病的部下,因立有战功被封为关内侯。

此时,李敢得知父亲自杀的消息后悲怒交加,将一腔愤怒都发泄在了卫青身上。在他看来,父亲的自杀,与卫青关系极大。于是,他怒气冲冲地找到卫青,然后,狠狠地打了他一顿。卫青也为李广的死而感到内疚,他不但没有惩治李敢,反而,将自己被打的事情隐瞒了下来。

不过,卫青能忍,他的外甥霍去病却忍不了。在甘泉宫狩猎的时候,霍去病突发暗箭,直接将李敢射死。汉武帝得知之后心中恼怒,一下子打了霍去病十几个耳光。但是,看在霍去病屡立战功的份上,汉武帝还是决定对他网开一面。最后,汉武帝对外宣称,李敢的死因是被鹿撞到了,与霍去病无关。

少年霍去病有多狂?此人将他的舅舅打了一顿,他当场要了人家的命

一代名将没有马革裹尸,反而死在了自己人的手里,这不能不令人叹惋啊。对此,蔡东藩曾说道:“李广未尝非忠臣,李敢亦未尝非孝子,乃皆以过激致死,甚矣哉血气之不可妄使也!”

参考资料:

【《汉书·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史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