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波:八路军第772团参谋长,他因何未能获得军衔?

1937年8月,著名的红31军被改编为八路军第386旅,由陈赓任旅长。全旅下辖两个团,其中有个第772团,这是一支王牌部队。后来,这个团逐渐发展为大名鼎鼎的第13军。据统计,这支部队出了许多开国将军。例如:谢富治上将、王近山中将、陈康中将、孙继先中将……但是,这个团的第二任参谋长王波,他却为何没有获得军衔呢?

王波:八路军第772团参谋长,他因何未能获得军衔?

王波

王波,四川宣汉人,他出生于1908年。因为出身贫寒,所以他没有多少文化,而且一直过着比较清苦的日子。幸运的是,他的叔叔王维舟考上了一所军校,还当上了团长。在叔叔的接济下,他的生活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但是,王维舟很快厌倦了军阀混战,主动脱离川军还入了党。在他的影响下,年仅20岁的王波也秘密入了党。

这对叔侄入党以后,一直在川东开展农民运动,筹备武装起义。他们屡战屡败,但是屡败屡战。到了1931年,这支游击队已经发展到了2000多名指战员。对此,王维舟和王波都功不可没。1932年,王波因为战功赫赫,所以升任为第二支队队长。此时,这支队伍只有三个支队。也可以说,他是川东我党和我军的创始人之一。

王波:八路军第772团参谋长,他因何未能获得军衔?

王维舟

1933年,这支部队(川东游击军)和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随后,川东游击军被改编为红四方面军第33军。据统计,全军共有一万多名指战员,由王维舟担任军长,杨克明担任政委。这支部队下辖三个师,分别为:红97师、红98师、红99师,三个师长分别为:冉南轩、蒋群麟、王波。这一年,王波年仅25岁。

红33军建军以后,参加了著名的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这支部队被部署在万源至宣汉、达县之间的东线地区,联合兄弟部队对付敌军的第五路和第六路人马。另外,红33军抽出了一个团监视陕南方向的敌军。据统计,我军在东线共有20多个团,一共只有不到四万人。敌军投入了40多个团,共有不下八万人马。

王波:八路军第772团参谋长,他因何未能获得军衔?

杨克明

在这场战役中,红33军始终表现顽强。尤其是在庙坝镇附近,王波率部伏击了数千名敌军。经过一夜激战,我军迅速歼敌1000多人。同时,王波的部队也损失了数百名勇士。另外,这支部队先后击破了敌军陈国枢、王三春等匪部,再次歼敌近千人。待到敌军疲软之时,我军发起了全面反攻。这支部队作为第二梯队,再次表现突出。

红33军共有一万多人,但是大多都是新兵,而且急缺武器和弹药。他们靠着过人的勇气和毅力打赢了这场战役,却损失了至少一个师的兵力。所以,战后,这支部队被缩编为两个师。同年,陕南的红29军因叛徒出卖,几乎全军覆没。因此,张国焘对一些被我军收编的地方武装产生了一些看法,也包括这个有大量知识分子的红33军。

王波:八路军第772团参谋长,他因何未能获得军衔?

张仁初

在这个背景下,红33军有大批指战员都被抓了起来。随后,蒋群麟、冉南轩、龚堪彦、吴志太等团以上指挥员大多被杀。即便是军长王维舟和政委杨克明,他们也被撤了军职。王波作为红33军的一名主力师师长,自然也受到了冲击。不过,他出身贫寒,苦大仇深,而且还有王维舟和杨克明的力保,所以他侥幸逃过了这一劫。

但是,他被调离了主力部队,来到了红四方面军的一所军校任教育长。至于红33军这支英雄部队,它在长征路上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军的一个团由张仁初率领,从此编入了杨成武的红一军团第4团。这个军的其他部队被编入了红5军,后来陨落于河西走廊。据查证,这支部队的余脉主要分布于后世的第四野战军43军的一个团。

王波:八路军第772团参谋长,他因何未能获得军衔?

徐国夫

根据统计,红33军出了大批开国功臣,例如:张仁初中将、胡炳云少将、王良太少将、吴诚忠少将、吴世安少将、刘新权少将、曾宪池少将、李中权少将……他们在红军时期,大多都是王波的老部下,或者和王波是同一个系统的同级指挥员。但是,王波自从离开红33军以后,一直担任各支部队的参谋长,从此再也没有独当一面过。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王波来到了八路军第772团,改任为这个团的第二任参谋长。他曾经协助团长叶成焕,指挥了著名的长乐村战斗。据统计,在这场战役中,八路军第772团联合兄弟部队一共歼灭了2000多名日军。但是,非常不幸的是,团长叶成焕在这场恶战中身负重伤,随即壮烈殉国!闻讯以后,王波和陈赓旅长都悲痛欲绝。

王波:八路军第772团参谋长,他因何未能获得军衔?

李中权

1940年,我军成立了八路军第129师新8旅。这支部队由张维翰担任旅长,萧永智担任政委,周光策担任参谋长,王幼平担任政治处主任。全旅下辖三个团,共有不下4000名指战员。根据一些老八路的回忆,王近山担任过这个旅的副旅长,王波也来到了这支部队改为旅参谋长。非常遗憾的是,我暂未查询到这一任职的具体时间。

根据老红军徐国夫的回忆,1942年,他在八路军冀南军区担任代理团长。这个团,隶属于王波所在的新8旅。在一场激战中,不下3000名日伪军团团围住了这个团。但是,在王波、徐国夫、于笑虹等人的指挥下,这支部队宁死不屈,而且愈战愈勇。最终,我军顺利冲出了包围圈。据统计,我军一共歼敌200多人,自损500多人。

王波:八路军第772团参谋长,他因何未能获得军衔?

王波和王维舟

实事求是地说,王波文化不高,而且脾气不好。他的资历很深,但是因为早年被批的经历,从此再也没有担任过军事主官。他作战勇猛,但是后劲不足,进步也慢,并不适应大兵团这类作战模式。所以,他的仕途一直停滞不前。直到抗战胜利结束,他始终还是一名旅参谋长。同时,他的许多老战友和老部下,已经担任了旅长一职。

抗战结束以后,王波来到了东北。在曹里怀的推荐下,他曾经担任过吉林军区警备第一旅参谋长。这个旅的旅长为金光侠,后来的朝鲜人民军大将。政委为谢扶民,后来的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在东北,他一直表现积极,后来改任为东北野战军第9纵队参谋处长。他的老部下李中权,时任第9纵队副政委兼任政治部主任、政委。

王波:八路军第772团参谋长,他因何未能获得军衔?

萧华和王新兰

据说,李中权觉得王波的职务实在太低了。有一天,他遇到了老首长王维舟,提议调整王波的职务。但是,王维舟直接拒绝了,他还说了这么一句话:王波在部队干什么都一样,还有很多优秀的同志都牺牲了。由此可见,一个老红军的高风亮节!1949年,四野挥师南下。随后,王波改任为第46军第138师参谋长兼长沙警备司令部参谋长。

非常遗憾的是,建国以后不久,王波转业到了地方。在地方,他曾经担任过云南省冶金工业局办公室主任,还多次被选举为四川省政协常委。因为这个因素,所以他并未获得军衔。其实,他完全可以获得上校军衔甚至是大校军衔。如果不是后劲不足,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职务偏低,他甚至还有希望获得少将军衔或者是中将军衔。

王波:八路军第772团参谋长,他因何未能获得军衔?

王维舟和贺龙

但是,王波作为一名老红军,一名老党员,他从未发过任何牢骚。而且,他一直努力工作,始终积极完成上级给到的任何工作任务。另外,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对于叔叔王维舟,他一直比较尊重之。而且,他一直乐于帮助那些老部下,尤其是失散在民间的一些老红军。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我党找到并且妥善安置了烈士杨克明的遗孤。

王家一门忠烈,出了原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王维舟、原云南省冶金工业局办公室主任王波。另外,王维舟的家属和亲人共有20多人也参加了长征。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王维舟的侄女王新兰。她9岁参加红军,11岁参加长征。建国以后,她被授予上校军衔,曾经担任过兰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至于她的丈夫,则是著名的萧华上将。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