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西疑似发现长平之战之貌,40万亡魂重现天日,揭开了秦之暴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众所周知,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而秦始皇也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皇帝。秦朝的一统和强大,虽然归功于秦始皇的雄才大略,但始终离不开秦国多位君王的共同努力。

秦始皇之前,各代秦君一起努力,共同打造一个强大的秦国。从秦穆公任用商鞅开始,秦国便逐渐走向强大之路。正所谓“奋六世之余烈”,绝不是随口一说。

山西疑似发现长平之战之貌,40万亡魂重现天日,揭开了秦之暴行

一直以来,众人只知道秦始皇在位多年,剪灭其他六国,殊不知六世秦君曾为为秦朝的一统所做的努力。尤其是秦昭襄王嬴稷,对于秦国的强大和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他在位期间对于其他六国的沉重打击,让六国一时间难以恢复。

然而,提起秦昭襄王嬴稷,便不得不说举世闻名的长平之战。这一战不仅有战果时期多位名将参加,也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歼灭战,对于后世研究古代战争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实,关于长平之战还要从嬴稷继承秦君说起,与他力挫其他六国,逐渐成为最强诸侯国有着莫大的关系。

一、继承秦君,开创大业

秦昭襄王是秦惠王之子,秦武王的弟弟。公元前307年,秦武王与大力士孟说在洛阳周王室的太庙比赛举龙文赤鼎,不幸胫骨被砸断而死。由于武王突然死去,加上膝下无子,一时间秦国内部因为继承人的问题发生争执。

当时的宣太后想立公子芾为新的秦君,而惠文后想立的公子壮当,并得到樗里疾的支持。但是当时强大的赵国国军赵武灵王非要迎立在燕国为质的公子稷为秦王。不管何时,国力的强盛都决定说话的分量。最终,秦国大臣和贵族被迫屈从赵国的压力,只能立公子嬴稷为秦王,也就是后人所称的秦昭襄王。

山西疑似发现长平之战之貌,40万亡魂重现天日,揭开了秦之暴行

虽然,秦昭襄王的王位像是“捡漏” 得来的,但秦昭襄王的能力绝对是实打实的。秦昭襄王继位以后,任用魏冉等人,也就是一些有能力的皇亲国戚,为他后期傲世群雄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秦昭襄王中期,他更是任用白起、范睢等当世英才。尤其是武安君白起,一个让其他各国闻风丧胆的人物。可以说,白起对于秦昭襄王的贡献以及秦国的作用是无法代替的。

在秦昭襄王的重用下,白起大杀四方,让“杀神”威名震惊天下。关于白起、秦昭襄王的那段历史,只有攻破多少城池,杀死多少士兵。尤其是长平之战,白起杀敌四十多万,堪称战国之最。

那么,长平之战到底怎么回事呢?昔日强盛的赵国为何会付出死伤数十万的巨大代价?

二、长平之战的来龙去脉

公元前265年,秦国攻打赵国,并且攻占了三座城池,赵国的左师触龙说服太后派遣小儿子长安君到齐国为人质。与此同时,齐国发兵营救赵国,迫使秦军进行撤退。

山西疑似发现长平之战之貌,40万亡魂重现天日,揭开了秦之暴行

两年以后,秦国的武安君白起攻打韩国,攻占了南阳,并断绝了太行山道。紧接着,秦国的左庶长王龁攻打赵国,攻占了上党。当时赵国的大将廉颇知道不能硬战,便严密的守垒相互对峙,等待机会进攻。一时间,秦赵两国开始对峙,谁也拿谁不下。

与此同时,秦国越发清晰的感到廉颇对于秦国的危害性,于是大肆宣扬秦国不怕老将廉颇,只怕赵括。果不其然,赵国听信秦国的谎言,任命赵括代替廉颇。

当秦人听到这个消息后,可谓是大喜如狂,秘密派遣大将白起代替了王龁。紧接着,赵军的出击被截秦军分为了两部分,秦军用50余万大军依靠地形围住人数几乎相等的赵军。

然而,被秦军围困被迫断粮46天赵军迎来惨败。紧接着,秦军杀了赵括,更是在长平活埋了赵国40余万投降的士兵。与此同时,赵国主力全数阵亡,所有诸侯国都为之震惊。

可以说,长平之战中最为出彩的部分就是坑杀赵国降兵。但是,这个命令是谁所下达,也无从得知。

山西疑似发现长平之战之貌,40万亡魂重现天日,揭开了秦之暴行

一直以来,长平之战就像是白起的标签一样,让人们对于他敬畏有加,甚至是感受到白起的几分恐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曾经坑杀赵国降兵的命令也不一定是白起下达的。

三、长平之战遗址的出现,引起人们的深思

2020年7月15日,山西高平一村民意外发现尸骨坑,经专家勘测后,发现该尸骨坑可能和两千年前的长平之战有关。据悉,当年秦军坑杀的赵军高达四十五万人,那么究竟是谁下达这个坑杀令呢?

一直以来,人们都觉得是白起下令坑杀赵国士兵,或许,真实的情况并非我们一直认为的那样。结合历史,进行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真实的长平之战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

当时,赵国是所有诸侯国中唯一可以和秦国抗衡的一个。赵国的国力几乎可以和秦国旗鼓相当,只不过赵国缺少像白起一样的超一流战将。可以说,赵国兵败长平,只是由于指挥问题,并不是国力问题。

与此同时,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出现,秦国战胜赵国,并不仅仅是要打败赵国,让赵国心悦诚服,而是要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彻底断绝赵国报仇的希望。

山西疑似发现长平之战之貌,40万亡魂重现天日,揭开了秦之暴行

然而,在长平之战后,赵国对于秦国心悦诚服,尤其是对于武安君白起,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对于白起而言,他已经达到人生巅峰,但对于秦国而言,赵国的威胁依旧存在,只有消灭赵军才能真正挫败赵国。

这样一来,被秦军围困的四十五万赵军便成为“重中之重”。如果把他们放回赵国,他们就是赵国的有生力量,依旧是秦国称霸天下的阻碍。所以,对于赵国这些降兵的处理问题,也就成为了难题。

据悉,当时的杀神白起对于这些赵军也是非常头疼。围困赵军多日,始终没有得到准确的命令,直到秦昭襄王的一纸诏书,白起终究下达坑杀令。就此,赵军主力全军覆没,普天之下只剩秦国屹立不倒。

客观来说的话,下达坑杀命令的是秦昭襄王嬴稷,并非白起。虽然白起是军事主官,但以当时的环境而言,对于赵国的处置问题应该是嬴稷直接下达的。虽然四十五万的人数有些多,但在功名和霸业面前,嬴稷只能断情弃爱,残杀赵国降兵。

也就是说,长平之战坑杀赵军的命令是嬴稷下达的,而白起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并且,白起充当了嬴稷手里的刀,为他大杀四方。

山西疑似发现长平之战之貌,40万亡魂重现天日,揭开了秦之暴行

然而,作为战国名将的白起,终究抵挡不住“狡兔死,走狗烹”的最终归宿。在各国主力消灭殆尽后,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就此,一代杀伐果断的名将带着百万冤魂离开人世。

结语:

时隔数千年,依旧可以想象当年长平之战的惨烈情况。长平之战中,作为失败一方的赵军,落得一个尽数被坑杀的下场,而作为胜利一方统帅的白起,也终究因为功高震主而被赐死。可以说,长平之战唯一获利的就是秦昭襄王,他距离秦国一统的大业更近一步。

但是,雄才伟略的秦昭襄王的一生也是充满着众多遗憾的。他把其他六国主力消灭殆尽,让六国变得不堪一击,但他并没有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最终,这个伟大的梦想被他的重孙子秦始皇嬴政所实现。

可以说,秦始皇统一天下是秦昭襄王值得高兴的事情,但也是他最遗憾的事情。原本可以在他手上完成的事情,却最终只能交给后人完成。

参考资料:《长平之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