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的黄克诚,被派往115师344旅担任旅政委。

344旅的前身是红15军团,而红15军团的组建,是由徐海东红25军和刘志丹陕北红军合编而来。这是一支敢打敢拼,且战斗力强的部队,大部分干部都是原红25军出身。
他们善于猛冲猛打,用对付国民党军的办法,打阵地战、运动战来对付日军。因不了解日军满脑子所谓“武士道精神”,往往吃不少亏。
部队有点山头主义,毕较排外,黄克诚到部队工作很难开展,甚至一些干部对这位政委不感冒。不仅不听的他的讲话,甚至在生活上也针对黄克诚。
黄克诚是搞政治工作出身,并没有用职务强制命令他们,而是耐心做工作,希望大家彼此了解后,关系自然缓和。
身为政委的他,一开始并不干预打仗,作战部署都是徐海东旅长和参谋长等人制定,可在作战时经常吃亏,黄克诚也就时劝大家研究新打法,部队的干部基本上不听意见。
这时候344旅发生一件大事,让徐海东和黄克诚始料未及,687团团长张绍东和参谋长兰国清欲率部叛变,最终他俩只带走几个连排长,大部分部队被带回来。这给344旅敲响一个警钟,政治工作应当加强。
或许以这个事件为契机,黄克诚在344旅的工作展开很顺利。在之后的作战中,黄克诚与徐海东一起研究作战方案,有时候徐海东因病休养,黄克诚带队完成任务。
344旅在他俩的配合下打不少好仗,也有一些仗没打好,让中央和八路军总部很着急。
町店一仗,徐海东和黄克诚的率领2个团伏击敌军,占领有利位置。原本可以用迫击炮机枪对其进攻,然后冲锋,这样较小伤亡获得较大战果,可是这两个团习惯猛打猛冲。
战斗打响不久,就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日军一开始被打措手不及,可日军训练有素,很快组织起来顽强抵抗,战斗打到天黑,日军增援部队赶来,也没有彻底消灭敌人,部队因伤亡打,撤出战斗。
该战斗歼敌五百多,自身伤亡也有二三百人。
八路军总司令朱老总到344旅检查工作,对旅长徐海东一番严厉批评。身体不好的徐海东因没打好这仗,加上身体不好,咳血不止,遂请到延安治病学习。
徐海东离开部队,谁来担任旅长,朱老总和黄克诚商议让田守尧代理,中央并不同意。田守尧为此闹情绪,朱老总开党委会,对田守尧进行教育工作,大家都不吭声。朱老总发火说:你们这是什么鸟党委会?不敢自我批评,算什么党员。
在朱老总的指导下,部队认真总结抗战以来对教学,思想上有了很好转变,从阵地战转为游击战为主。
后来这支部队,在黄克诚的率领下,先后改编为八路军的二纵、五纵。最终南下支援华中,在皖南事变后改编为3师,成为陈毅麾下最能打的主力。
抗战胜利后,3师主力部队发展到三万多人,奔赴东北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