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曹操临终前的遗言,在场人都落泪,后人说:无愧是真男儿!

古代历史上的大人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大人物,因为他们做出了举世伟大功绩,譬如打下江山,建立国家,开创盛世等,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都可以列入其中,他们在当世的功绩绝对是独一份的,无人能出左右,但之所以能够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成为站在金字塔顶尖的那个人,还是因为他们胸怀天下的事业格局,他们以一种“上帝视角”俯瞰众生,洞察世事变化,即便是在临死前,他们也能够留下警世名言,让后人津津乐道。

比如以仁善著称的贤主刘备,他在临死前,不仅留下了流传千古的”白帝城托孤“,还留下一句千百年间诲人不倦的一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想必大家都听过这句话,有多少人父母这句话教过自己的孩子,而且老师教育学生也总会说这句话。建立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更是为后世子孙留下了统一天下的大计,他留下了著名的遗嘱,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联宋灭金,最终蒙古统治者就是按着这个大方向统一天下。

曹操临终前的遗言,在场人都落泪,后人说:无愧是真男儿!

由此可见,一般伟人留下的遗言总是发人深省的,乱世枭雄曹操是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他一人就可充当文臣武将谋士等身份,身为三国第一人的曹操一生征战四方,统一中原北方地区,奠定曹魏立国基础,那么他在弥留之际会留下了一句什么遗言?

“死而有灵,子修询问为父其母安在,为父将何辞以答?”这句遗言一出,守在他身边的曹丕一时不知该如何作答,要说是关于国家政治的遗言,那还好说,为何一向杀伐果断的父亲会说出一句关于亲情的遗言呢?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人死后是有灵的,到时我去了地底下,如果子修问我,母亲是否安在,我应该如何回答?这里的子修是曹操的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过他母亲早亡,所以曹昂是被正室丁氏抚养长大的,曹昂聪明且性情谦和,深受曹操的喜爱,二十岁时即举孝廉,可惜在跟随曹操出征张绣的战争中,曹昂为了给曹操断后,将自己的战马让给父亲逃生,而他则与大将军典韦一同战死。

曹操临终前的遗言,在场人都落泪,后人说:无愧是真男儿!

有子如此,父复何求,曹操一直将这件事挂在嘴边,感叹自己竟然能有如此孝顺的儿子,只可惜现在已经没有了,直到他临终之际,他都不能忘怀,认为死后也无法安心。他愧疚儿子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为何会认为到了地底下,见到儿子后,不能回答出他母亲是否安在的问题吗?这里的母亲自然指的就是养母丁氏,被丁氏抚养长大的曹昂自然与之情同母子,感情深厚。

确实,曹操不知道丁氏的现状,因为丁氏早在得知曹昂战死的消息后,她失声痛哭,因为她终生未育,已经将曹昂视为自己的亲生儿子,如今儿子丧命,她自然恨曹操将儿子带上战场,而且还没有保护好,她认为是曹操害死了自己的儿子,性格刚强的丁夫人直接收拾行李返回她的家乡,曹操派人快马加鞭去寻找丁夫人,但丁夫人再也没有回来过。

其实曹操对丁夫人有真感情的,不然也不会在那么多的女人中,无子嗣的丁夫人能够一直居于正室,后来曹操还去丁氏的故乡找她,到了她家后,他看到丁氏一个人织布,于是上前抚摸她的后背,邀请她回家,但丁氏不为所动,两人夫妻情分就此断绝。

曹操临终前的遗言,在场人都落泪,后人说:无愧是真男儿!

曹操允许丁氏改嫁,但丁氏终身未嫁,在娘家亡故,想必她也是爱自己的丈夫,只不过她无法忘却儿子的死亡,若曹昂没有战死,在丁氏的照顾下,他以后定然是娶妻生子,成家立业,会有一个美满的结局,但如今却是儿子身亡,夫妻离心,两人心中都惦念着对方,可已经发生过的事无法挽回,所以夫妻二人以后形同陌路。她只为儿子的死痛心,但曹操还需要为失去大将典韦而痛心,他不仅是一个丈夫,还是一个君主,为了大业,他将痛苦都深埋于心,明面上还是一个杀伐果断的政治家。

据说人在临死之前会在脑海中走马观花地看完自己的一生,最终留下的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是,最重要的人,他能够留下那样的遗言,想必他是想到了为自己而死的长子子修,还有他所挂念的丁氏,他一生中做过许多好好坏坏的事,那是大人物眼中的必须经历,可他心底最深处惦念的人还是自己的亲人,他们是对自己真正好的人,老谋深算的曹操自然能看出,所以才会让那个能够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操心生愧疚,临死前还在担心死后不能给儿子一个交代。

曹操临终前的遗言,在场人都落泪,后人说:无愧是真男儿!

曹操还有一句遗言,令后人夸赞他,无愧于大丈夫,真男儿。他说——

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其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珠宝。

在场人闻之落泪,而这种“薄葬”的做法,即使千古一帝,也未必能做到,而曹操终身没自立为帝,却能做到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其胸襟也算是坦荡了!难怪后人评价他说,曹操乃真英雄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