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00年前孙中山作出的四大预言,如今实现了三个,有一个即将实现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的一生可谓伟大而传奇。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孙中山以“复兴中华”为立会纲领,以推翻满清封建统治为己任,在檀香山宣布成立兴中会,自此踏上了一生为革命而斗争的道路。

100年前孙中山作出的四大预言,如今实现了三个,有一个即将实现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孙中山剧照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先后策划一系列武装起义,在全国各地宣传革命并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各地有识之士纷纷响应革命,“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次年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此后中国开始走向民主共和。

100年前孙中山作出的四大预言,如今实现了三个,有一个即将实现

▲“武昌起义”纪念馆

遗憾的是,这一过程充满曲折。“武昌起义”爆发之时,孙中山并不在国内,因此错过了第一时间获取势力的机会,再加上革命党人并不成熟,没有足够实力来巩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成果最后反倒被袁世凯所窃取。孙中山在辞去大总统后,没有停止对建设国家的思考,他先后走访全国各地,结合实际国情,再加上对自己所构想的建国方针,最终著成《建国方略》一书。这本书中不仅包含着中山先生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对后世来说也极具启示和指导作用。

100年前孙中山作出的四大预言,如今实现了三个,有一个即将实现

▲袁世凯民国时期戎装剧照

需要指出的是,孙先生撰写《建国方略》时,袁世凯已因称帝失败郁郁而终,军阀割据也因此掀开序幕,处于时局动荡时期。此书在当时动荡的时局之下根本无法实现,所以在当时的人看来,这只是孙先生不切实际的美好空想,完全不符合中国国情。转眼间百年已过,若是把这本书重新拿来分析,就会惊喜地发现孙中山在《建国方略》所提出的四个著名预言,据目前看来已经实现了三个,而第四个预言的实现也是指日可待。

100年前孙中山作出的四大预言,如今实现了三个,有一个即将实现

▲《建国方略》书影

预言一:在中国修建16万公里铁路,城市与城市之间能够依靠便利的铁路运输变得紧密相连,百姓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孙先生一生极为重视铁路,在考察西方之时就多次感慨发达的西方铁路运输,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与铁路的发达程度息息相关。从清政府自行修建的“唐胥铁路”算起,直到清王朝结束,中国的铁路总里程不超过9000公里,所以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孙先生是在痴人说梦。时至今日,中国的铁路总里程已达13.3万公里,再加上一些尚在规划和修建的铁路,铁路总里程早已超过了中山先生的预想。

100年前孙中山作出的四大预言,如今实现了三个,有一个即将实现

▲正在轨道上行驶的中国高铁

预言二:在中国北部、中部以及南部分别修建一个能与纽约港媲美的大港,而且能以港口为中心建设发展三个沿海经济发达区域。这一预想在今天看来其实也已经实现,中国目前有七个港口入选“世界十大最繁忙港口”,东部沿海地区也如孙先生所预想的那般,依托七大港口形成了三个沿海经济发达区域,分别是环渤海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

100年前孙中山作出的四大预言,如今实现了三个,有一个即将实现

▲落日余晖下的深圳港

预言三:中国稳定后兼收并蓄,吸引外资发展实业。在中国历史中,国家强盛时期采取的都是开放包容政策,正如汉朝时就有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更是有郑和七下西洋。腐朽落后的满清王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国内一直处于小农经济的状态之下,以致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时代和世界,最终被西方列强欺辱。痛定思痛之下,孙先生深知,国家要想长久繁荣昌盛,只有以包容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大力吸引外商投资,人民生活水平才能得到真正改善。八十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大力吸引外资发展经济,从而走上了繁荣昌盛之路。

100年前孙中山作出的四大预言,如今实现了三个,有一个即将实现

▲上海经济特区鸟瞰

预言四:国民皆心怀“替众人来服务”的崇高想法。孙先生早年学医,却悲哀地发现医术不能救国,只能救人,于是中山先生毅然决定弃医从戎,投身于革命,希望能彻底改造国人,改变国人的根深蒂固的思想。从某种角度来说,国家是否有力量,依托于优秀的国民素质,大家心怀信仰、团结一心,民族才会有希望,国家才能真正变得富强起来。近年来,国家越发重视对公民素养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在不久之后,就能达到孙中山书里预想的那般。

参考资料:

《孙中山传》《建国方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