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首台“黄冈造”智能剥虾机交付,1分钟剥虾上千只!网友不买账:不,这只是头尾分离

又到了同事朋友大晚上相约吃小龙虾的季节了!

不过文摘菌作为怕麻烦第一人,一直不怎么待见小龙虾,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好剥!等文摘菌笨拙地终于吃下第一只小龙虾时,同桌已经换新的垃圾盘了。

这个时候,如果能从哆啦A梦的口袋里掏出一台自动剥壳机器,简直不要太完美。

别说,最近根据湖北日报报道,这台机器已经被制造出来了。5月21日,湖北科峰传动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的首台智能剥虾机从黄冈产业园运抵潜江,交付给了一家小龙虾加工企业。

据了解,这台智能剥虾机由18台机器人联动,只需要点击按钮,一分钟之后,你就能看到大约1100只小龙虾被成功“剥开”。如果按照一天算下来,可以替代50名剥虾工人。

话不多说,我们还是来看看这个智能剥虾机的工作情况,可以看到,这剥虾速度之快,简直让文摘菌目瞪口呆:

看到这满满一箩筐,文摘菌只能留下手残的眼泪:

**

逐步迭代的智能剥虾机,已申报17项专利**

根据湖北当地一家龙虾加工企业负责人介绍,剥虾工是季节工,“每年龙虾上市,我们需要6000名剥虾工”,但这往往一时很难招满,大都是通过中介从山东、河南等地提前预订,用工平均年龄50多岁,每人每天剥成品虾120公斤,月薪近万元。

俗话说,有需求就有市场。

2018年,湖北科峰传动成立“智能剥虾机”研发小组,从半自动化、半智能化的一代机、二代机、三代机逐步迭代,就有了如今这款全智能化四代机。截至目前,智能剥虾机已申报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

据介绍,这款智能剥虾机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和机械化打造,可根据工厂产能需求和厂房结构进行组合,自主开发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通过大数据汇算,能将虾的角度和位置发送给机器人,实现动态抓取和追踪放料,可远程操作、自动冲洗、自动消毒。

目前,这款剥虾机每天可加工5吨成品虾,相当于50个剥虾工同时工作,一般6至8个月节约的人工成本就可以购买一台剥虾机。

面对“智能剥虾机”,网友却不怎么买账

不过,这智能剥虾机好是好,可网友却不怎么买账。

我们知道,传统的剥虾可以分为4部:下压第二节虾壳、挤压虾身、戳入虾头,然后再握住虾尾,直接一下拔出全部虾肉。

而从智能剥虾机目前披露出来的视频中,似乎只有去掉虾头这一个步骤,甚至连虾线也没有挑出来,“更别提把肉全部剥出来了”。

更是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东西没有任何技术难度”,这个头尾分离机,“和剥虾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知乎网友颜康还对即将被智能剥虾机取代的工人们表示担忧:

生产力工具的升级换代提升的不仅仅是生产力,更多的是被替换下来的普通劳动力。这么一台机器替换50个劳动工人,工厂主是开心了,一劳永逸,坐等收钱。我就想问,劳工呢?

生产工具是提升了,劳动力是解放了,可是要想想这些普通劳动力解放了能去哪呢?低水平的自动化设备和这些普通产业工人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不能轻飘飘的一句这是社会发展必须要承受的阵痛就这么的过去了。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家庭的身上往往是无法承受的。

相关链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1349209/answer/1918628427

看到这里,文摘菌在好奇之下也前去搜索了一下这家湖北科峰传动公司,发现在公司官网上没有任何关于“智能剥虾机”的信息,公司主营业务集中在行星减速机、谐波减速机等。

其参与研发的机器人也并未提供任何详细信息。

公司官网:

http://www.kofon.com.cn/

面对名不副实的高科技产品,我们应该怎么办?

从目前的信息来看,“智能剥虾机”虽然有点名不副实,但要说是“智商税”,似乎也谈不上。

毕竟“强离子排毒仪”“磁场理疗仪”“黄金能量石”等等,这些都是利用“高科技”概念来包装和营销产品。

比如之前大热的“量子波动速读”,其宣称孩子只要通过培训,可以运用量子波动的力量,在1-5分钟内看完一本十万字的书籍。

相关培训机构表示,这是“运用HSP高感知力进行量子波动速度,大脑呈现动态影像,1-5分钟看完一本10万字左右的书籍,并且可以把内容完整复述出来”。

直到去年1月,教育部正式通报“量子波动速读”相关培训机构的处理结果,5家机构被约谈或取缔关停,“量子波动速读”这出闹剧才总算是告一段落。

根据新华网报道,此类名不副实的相关热点话题层出不穷,固然与公众科学素养不足有关。但另一方面,新产品上市之前,难道没有对该产品的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估吗?某种意义上说,一些骗局之所以能玩下去与管理不善有关,值得反思。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报道:

http://www.xinhuanet.com/comments/2020-01/17/c_1125472318.htm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1349209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