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世民到底篡改了哪些历史,而令后世所不齿

关于当权者篡改历史,古今中外皆有之。有些是不够客观,比如司马迁将长平之战的失败归咎于赵括一人;有的是涂抹和编造以达到各种目的,比如历史上的君王出生之时都会有天降异象;再比如欧美和整个西方世界关于二战,都进行片面性的宣传报道,夸大诺曼底登陆的作用,而忽视二战中流砥柱苏联的巨大牺牲。再比如英国历史上政绩颇为亮眼的查理三世,因为对文人苛刻,而被莎士比亚和后世描绘成“驼背的暴君”。

虽然说自春秋以来,史官是最具风骨的,其存在的意义乃记载君王、宫廷和国内发生的大事记,一直到明清时期,君王的起居录名义上是皇帝也不能看的。但是历朝历代,哪有那么多正气凛然和不怕死的史官,司马迁强硬一次,但是最后一代史圣,却落了个死因不明的结局。

李世民到底篡改了哪些历史,而令后世所不齿

天可汗

毕竟国人自古以来就极为重视身前生后名声,所以哪有帝王不改历史啊。而且我们翻阅这些典籍,根本找不到相关证据,只能从一些历史事件的旁枝末节来进行推敲,来发现一些篡改历史的小端倪。据自古以来的学者表述,李世民修改唐高祖李渊的起居录之事基本可以确定,一代史学家章太炎甚至在《书唐隐太子传后》中说:"太宗既立,惧于身后名,始以宰相监修国史,故《两朝实录》无信辞"。

而提及中国历史上篡改历史的皇帝,那想必大部分人都会脱口而出一个名字,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那为什么历代君王篡改历史的事迹层出不穷,为何独独李世民的名声这么大呢,无外乎两点,李世民改得多且力度大,而且还不太避讳人言,毕竟偷偷改点小纪录和大张旗鼓大幅度篡改历史,这性质也是不一样的。

而自古以来,文人又比较守古礼,史书由文人写,而文人古板,必然会痛斥李世民的这种行为,这也是可以理解的。那我们今天就来看看,李世民到底篡改了哪些历史,才让后世对其这种行为嗤之以鼻。

其实不难理解,毕竟李世民乃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受害者,虽然天纵奇才,可无奈却是个老二,更重要的是,老大身体还相当好,在嫡长子继承制度已经相当明确的唐代,李世民即位只能通过非法手段。而要堵住天下芸芸众生之口,就必须造就一个合理的理由,也就是所说的皇位继承天命说。

李世民到底篡改了哪些历史,而令后世所不齿

李世民篡改历史

1、夸大功劳

其实以李世民在李唐立国和扩张统一的功绩,完全没必要夸大功劳,就可以稳坐皇位。毕竟功劳都实打实地在那里,灭薛仁杲解救了李唐政权的灭顶之灾,然后征刘武周,拿下了并州。然后进取中原,先后拿下王世充和窦建德,为李唐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击败刘黑闼,确定了李唐在河北的统治。可以说,李世民在李唐一统中起到了定鼎之功。按理说,李世民就算躺在功劳簿上,取代李建成当太子或者继承皇帝之位,也不会遭致太多非议。

但是李世民想要的不止于此,他想做一个没有任何污点的圣明天子,所以他要做到四个字“名正言顺”。而名正言顺要求就高了,换句话说,他要让所有人都认为,李唐就是李世民建立和打下来的。所以,太原首义变成了由李世民主导和推动,李渊被李世民赶鸭子上架,逼到不得已才被迫率兵南下。

与此同时,引用和编造一些天生异象,表示了李世民的天命所归,然后在各种战略和战绩上片面性报道,最终就是,李唐在立国之战中,李道宗、李元吉、李建成等等宗室亲戚都不行,只有李世民一人能打胜仗。

而李渊也绝非庸碌之辈,其深谋远虑,抓稳时机,趁隋炀帝远在江都,悍然起兵突袭关中,掌握了地利之势,成为夺取天下的关键,前期腹黑,后期崛起,这样的人自然非实录中那样的踌躇不决之人。

李世民到底篡改了哪些历史,而令后世所不齿

李渊和李建成

2、贬低李建成

要想名正言顺,光是证明自己行还不够,更重要的,还得表明嫡长子配不上皇位,无论从私德还是能力都完全不配,更重要的是,还要犯有大错。所以,作为失败者李建成所有的功绩都被否定,同时还对其进行了大面积抹黑。

李建成乃李渊长子,自幼受重点培养,在李渊镇守太原期间,李建成独自在河东经营,能够笼络一帮人为李唐所用,所以,我们可以肯定李建成并非无能之辈。在李渊入主长安之后,李建成随即被立为太子,很明显,这件事并非因为李建成是嫡长子的缘故,更重要的是,这件事是李渊对李建成在李唐建国过程中所立下的功劳的肯定。当然这些全部被李世民否定了。

李世民到底篡改了哪些历史,而令后世所不齿

李建成势力

而在李渊在位的八年间,李建成稳坐东宫,手下有魏征、薛万彻、李元吉、罗艺等一批顶级人才为心腹,能内能外,能文能武,实力很强大,而且取得了大部分文官的认可和信服,在长安的势力很强大,从这可以看出李建成在李渊时期很有政治影响力。特别是常年协助李渊处理政务,政绩斐然,这些都是李世民所不能比的。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不光全部抹去了李建成在李唐建立和稳定过程中的功劳,还为其安排了很多昏庸的故事。首先是勾结边将,欲行谋反,显然这事不合理,造反这种祸害全族的事,很显然不是随便做的,需要被逼绝路且迫不得已,而当时李建成稳居太子之位,且在关中势力完全压制李世民,有什么必要造反。

然后,诬陷李建成与李渊的后宫女人通奸,这就更不会发生在李建成身上,毕竟李建成深得很多人拥护,且自幼有名师教导,只需要蛰伏待机,怎么会在争储最后时刻犯这样的错误。另外,将李建成树立为恶魔,而将李世民表述成受害人的模样,其最后奋起反抗,也是被逼得迫不得已,这么一来,人设就立住了。

李世民到底篡改了哪些历史,而令后世所不齿

玄武门

李世民到底篡改了哪些历史,而令后世所不齿

玄武门之变示意图

3、伪造玄武门之变始末

玄武门之变,按照李世民的说法就是,李渊心中想要改立李世民为太子,李建成心中惶恐,暗生小人之心,于是联合李元吉,想方设法地排挤和挤兑李世民,后来接连构陷李世民,再加上李渊误信谗言,李世民地位岌岌可危,后来忍无可忍,最后在玄武门外设下埋伏,趁李建成想要入宫进谗言,然后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

然而历史可能并非如此,武德末年,由于天下逐渐归于一统,又有李靖和李道宗在南方征讨,所以李世民和功臣集团渐渐被冷落,而且更重要的是,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文官集团基本都站在了李建成这一边,李元吉负责京畿戍卫,手握大军,再加上薛万彻等人,整个关中地区绝大部分武装势力都掌握在李建成手中。

而李建成步步蚕食李世民的势力,如此发展下去秦王府将会被东宫全面压制,而秦王府背后的功臣集团自然不愿意,所以李世民在逼到了最后的绝路上,只能带领心腹在玄武门埋伏,最终趁乱诛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但是此举之后,东宫势力反扑,薛万彻几乎攻下了秦王府,还是李世民带着李建成的人头,才平息了这场内乱。可见,玄武门之变,若不是李建成和李元吉伏诛,李世民要想在长安起事,是基本不可能成功的,可见大势不在李世民掌控之中。

其实种种迹象表明,若不是李建成仁慈,李世民势力早被剿灭。

李世民到底篡改了哪些历史,而令后世所不齿

李世民手下

李世民到底篡改了哪些历史,而令后世所不齿

玄甲军

4、全面否点隋炀帝

后一个朝代否定前一朝代的最后一位皇帝,乃是常情常态,比如周朝将纣王描绘成了历史级别的暴君,再比如王莽被立为篡位奸贼之首,其头盖骨还被收后世王朝收藏了上百年。

而李世民则全面否定了隋炀帝的功绩,将其描绘为穷兵黩武的暴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