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尼泊尔入侵清朝,乾隆为什么舍近求远从黑龙江调兵?事后发现真高明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部,历史上在其境内生活着十几个不同的部族,18世纪初,其中三个部落向清朝称臣进贡,开始成为清朝的藩属国。

到了18世纪后期,位于尼泊尔西北地区的廓尔喀部落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据史料记载,廓尔喀人世代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是典型的山地民族,他们身体健壮、民风彪悍、好勇斗狠、战斗力超强。在国王博纳喇赤的带领下,廓尔喀人很快统一了尼泊尔各部 ,并建立了尼泊尔王国。

尼泊尔入侵清朝,乾隆为什么舍近求远从黑龙江调兵?事后发现真高明

之后,廓尔喀人中断了和清朝的往来,并不断在双方边境地区制造摩擦。乾隆皇帝在位期间,曾多次派兵镇压廓尔喀人的入侵行动,但并未从根本上打击廓尔喀人的侵略行为。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廓尔喀人借西藏动乱之机,以“西藏运往之食盐掺土”等为借口,派兵大肆入侵藏地。乾隆皇帝立刻命令驻藏大臣和四川总督带兵平叛,当他们带领满、汉、藏兵4000余人赶赴廓尔喀边境地区时,敌人早已退兵。原来面对来势汹汹的廓尔喀兵,藏地统治者与他们私下签订了合约,承诺每年向廓尔喀人交纳金钱。

得知此消息后,乾隆皇帝大怒,惩办和撤职了一大批藏地官员。但由于廓尔喀人已经退兵,乾隆也就没有再兴兵讨伐。

尼泊尔入侵清朝,乾隆为什么舍近求远从黑龙江调兵?事后发现真高明

可尝到甜头的廓尔喀人,在三年后的1791年,再次派兵入侵藏地,相比第一次,这次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攻占了佛教圣地札什伦布寺,年仅10岁的七世班禅额尔德尼在部下的护送下落荒而逃,敌人将寺内的金银佛像一抢而空,甚至还夺走了乾隆皇帝册封班禅的金册。

乾隆皇帝为此大怒,决定派兵彻底解决西南地区廓尔喀人的威胁。这次他没有让四川和西藏的军队自行出击,而是谨慎的派出了名将福康安和海兰察。在军队的调集上,除了西南地区常备的四川兵、藏兵外,乾隆还下旨从千里之外的黑龙江调遣一支“特种部队”,参与征讨廓尔喀人的战争。

打位于西南的廓尔喀人,为何要从远在千里的黑龙江调兵?就因为他们是“索伦达兵”,是清朝军界的NO1。

尼泊尔入侵清朝,乾隆为什么舍近求远从黑龙江调兵?事后发现真高明

据《黑龙江外记》记载,发源于东北的满族八旗入关之后,将黑龙江地区的少数民族,全部称为“索伦”,这其中包括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翰尔族。

这些部族全是生活在大小兴安岭地区的游牧民族,生存能力极强,人人都是天生的骑射高手,从康熙年间开始,清朝从黑龙江索伦各部抽调精壮,组成了一支“索伦八旗”,之后每年都会举行演习,久而久之,索伦八旗就成了清军中的“特种部队”。例如当时领兵的大将军海兰察,就出自索伦达兵。

对于索伦达兵的战斗力,乾隆皇帝很清楚,他评价索伦达兵“人甚健壮,强健敏捷,盛京之兵亦不敌索伦兵。”而要对付擅长山地作战、近战的廓尔喀人,索伦达兵无疑是最佳人选。因此乾隆才不远千里,调索伦达兵入藏出征。

尼泊尔入侵清朝,乾隆为什么舍近求远从黑龙江调兵?事后发现真高明

由于路途遥远,这支索伦达兵足足走了几个月才赶到前线,在此期间,很多大臣上书乾隆,要他下令全线反击,可乾隆坚持不允许,他表示一定要等索伦达兵到达后才可发动反攻。

1792年四月,横跨南北的索伦达兵终于抵达前线,乾隆皇帝立刻命令福康安和海兰察发动进攻。结果在第一战,索伦达兵就给廓尔喀兵来了一个下马威,一场短兵交锋过后,索伦达兵斩杀和活捉了800多名廓尔喀精锐士兵,从那之后,廓尔喀人一蹶不振,连连败退,不久清军就攻入了廓尔喀人的领土,并迫使廓尔喀国王投降,亲自到北京朝见乾隆皇帝。最终,这场战争以清朝全胜告终。

纵观整个清朝,索伦达兵一直活跃在西北边疆,从西藏到新疆,处处有索伦达兵浴血奋战的身影。他们为维护清朝边疆的稳定,和中华民族的完整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