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月薪3万的程序员到底能为公司带来多大收益?

在讨论月薪三万的程序员一个月能给公司带来多大收益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很有趣的问题,问题如下:

有个地主有一块固定大小的土地,需要租给农民去种植。

农民每种出一斤粮食,地主就能获得三元钱的收入,农民能获得一元钱的报酬。

第一个农民一年可以在这块地上种出1000斤的粮食,按道理他一年能有1000块的工资。一个农民种这块地当然不能保证地主的最大收益,所以地主决定再招一些农民来种植。

但两个农民却不会种出2000斤粮食,只能产1000 + 900 = 1900斤,代表第二个农民能为这块地增加900斤粮食的收益。

为什么呢?

大家可以这样考虑,如果每个农民的产量永远和前一个一样,那么只要用一小块地,就可以生产出全中国人需要的粮食了,只要不断增加农民就行,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农民的产量是递减的。

同理,三个农民在这块地一年能产 1000 + 900 + 800 = 2700斤粮食,代表第三个农民能为这块地增加800斤的粮食。

......

以此类推,第n个农民只能为这块地增加1100 - n * 100斤的粮食。也就是说,招10个农民就能使这块地的收成最大。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算出总产量为:

( 1000 + 100 ) * 10 / 2 = 5500斤

那么问题来了:

农民的工资怎么发呢?

这里给大家四个选项,请先别看后文,投票试试看:

月薪3万的程序员到底能为公司带来多大收益?

.

我猜,大部分人可能会选择第三个——按总收成平均分,每人550元。其实,我的第一反应也是第三个,可是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的。

现实生活中,答案应该是第四个,每个农民都是100元。

因为每个人对粮食的贡献都只有100元,也就是每个人的产量都只有100斤!

首先,粮食可以生产出来,不仅靠农民的劳动,还要有土地,产量绝不只是农民的贡献。

其次,最后一个农民对粮食的贡献是100斤大家肯定没有异议,如果让第一个农民最后一个来,他也只能贡献100斤;而让最后一个农民第一个来,他的贡献也将是1000斤,而不再是100斤。也就是说,第一个农民的产量多,唯一的原因就是他是第一个来的,可以利用的土地多,而最后一个农民只能用第一个人10%的地。

简单地说,这十个农民的劳动贡献是没有差别的,都是100斤,即“任何人都只值100元”。

这就是资本,他们的目的就是用最低的成本去获得最大的收益。

公司就好比那块地,员工就相当于农民。

农民能种出粮食的前提是有地可种,否则他再勤劳也不会有任何产出;同理,员工也无法脱离公司。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主会发现有的农民种地勤劳、技术好、产量高,而有的农民天天打酱油,地主就会给有的人涨薪,有的人降薪,工资于是出现了差异化。

员工也是如此。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月薪3万的程序员到底能为公司带来多大的收益?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以腾讯为例:

腾讯财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

营业收入为:1,472.03亿元;

净利润为:524.99亿元。

腾讯员工大约有41000人,那么平均一下:

每人每月能为公司带来60万左右的收入;

每人每月能产生21.3万元的净利润。

当然了,在这41000人中,高工资的程序员只是少数。这样看来,月薪三万的你至少能为公司带来工资20倍以上的收入,n倍左右的净利润(n至少大于10)。

你现在还觉得月薪三万的工资高吗?

但这也无可厚非,没有公司这块地,我们又上哪里去种田呢?

所以,改善生活的方式无非就是:

  1. 好好种地,等地主多赏点粮食;
  2. 跳槽换个地主,虽然可能新地主给的粮食多,但是种地时间要求996,并且这块地还特别难种;
  3. 有了一定的积蓄后自己承包一块地,成为一个新地主,招一群农民为自己种地,不过很有可能遇见一年也不下雨、买不起牛耕地、没有产出、发不起农民工资的情况,风险很大。

大公司的程序员一定要注意一点:

千万别满足于会用工具,适当时去造一下轮子也未尝不好,毕竟在大地主的田里种地,要锄头有锄头,要牛有牛的,工具很齐全也好用。

但指不定你哪天去了小地主那里,虽然给你的报酬高,但是没有牛,也没有锄头。千万别需要自己去打造一把锄头的时候,应付不过来。

毕竟有句话叫: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嘛。

本文作者:二胖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

大数据前沿

”,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