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POSIX下三种time(atime,mtime,ctime)

在windows下一个文件有三种时间属性:

1>创建时间

2>修改时间

3>访问时间

相似的在Linux下一个文件也有三种时间属性:

(与windows不同的是linux没有创建时间,而多了个访问时间)

1>访问时间(access time 简写为atime)

2>修改时间(modify time 简写为mtime)

3>状态修改时间(change time 简写为ctime)

关于Linux底下三种时间的简单介绍:

atime:(access time)显示的是文件中的数据最后被访问的时间,比如系统

的进程直接使用或通过一些命令和脚本间接使用。(执行一些可执行文件或脚本)

mtime: (modify time)显示的是文件内容被修改的最后时间,比如用vi编辑

时就会被改变。(也就是Block的内容)

ctime: (change time)显示的是文件的权限、拥有者、所属的组、链接数发

生改变时的时间。当然当内容改变时也会随之改变(即inode内容发生改变和Block内容

发生改变时)

下来小编我给大家看一个实例

    首先打开我的终端Terminal,(cd XXX)进入自己所要建文件的目录底下(我的

目录为cmd),(touch xxx,建一个文件,我的文件名为file.txt)),(vim xxx)打开

你所建的文件,并且修改其内容,退出该文件。

POSIX面向多个connector, 比如nodejs的fs核心模块, 做portless的crud也是非常方便的.

查看这三种时间:

使用的命令为:

stat filename           

如下图:

在此说明:

(因为我们在创建文件之后修改过文件所以三个时间是不一样的,如果只是单纯地创

建文件,那么它们三个应该是相等的。)

  扩展知识:

         另外,从kernel2.6.29开,还默认集成了一个relatime的属性。可能是因为在文件读操作很频繁的系统

中,atime更新所带来的开销很大,所以很多SA都在挂装文件系统的时候使用noatime属性来停止更新atime。但是有些程序需要根据atime进行一些判断和操作,所以Linux就推出了一个relatime特性。

使用这个特性来挂装文件系统后,只有当mtime比atime更新的时候,才会更新atime。事实上,这个时候atime和mtime已经是同一个东西了。所以这个选项就是为了实现对atime的兼容才推出的。并不是一个新的时间属性。使用方法就是通过mount -o relatime /dir来挂装目录.

             》》》》》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