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万历丙午重修吴山越国汪王祠记

明万历丙午重修吴山越国汪王祠记

汪长富 汪封林 汪湧/整理

汪 王 庙 志 略

责任者及责任方式:汪文炳

年代:民国25年[1936]

版本:刻本

文种:汉文

总册数:1册

描述:书衣题吴山汪王庙志略

初编:据清光绪32年(1906)刻版重印

明万历丙午重修吴山越国汪王祠记

明万历丙午重修吴山越国汪王祠记

岁万历甲辰秋,余奉命来佐浙藩。缅维家乘备载,王祖当隋唐之际,保障杭、睦、婺、 饶、宣、歙诸州。而杭婺即今之武陵,宝婺是其地也。不肖承乏此邦,溯厥先烈。闻有祠据 吴山之巅,而亟齐沐走谒之,则庙貌端严,千载如故。其创建、修葺岁月,具载《史左丞记》 中,兹不具论。

谨按王祖以武德四年九月甲子奉表归唐,高祖大悦,曰:“华来,东南定矣。”即日刊 印,命都督宣、歙等六州,赐爵越国公,食邑三千户。夫炀之不道,古所未有,王政不纲, 豪杰并起。故《朱子纲目》于大业之盗,悉以“起兵”书之,而不曰“反”,明人得诛之也;于炀之死,曰“隋人弑其君广”,而不曰“帝”,明其非共主也。王祖生当其时,有西向问 罪之志,而力弗逮,乃以一旅之众,仗剑而兴,六州安堵,伊谁之赐。及罪人斯得,唐高祖 入关,知天下大势已定,顾谓群下曰:“日月出矣,爝火不熄,可乎?”乃籍其土地、兵民, 奉而归诸有道,使民不知有战斗兵革死徙之苦,其功岂在钱武肃下!至其出处之正,识见之 卓,名节之完,又昭揭不啻日星也。

明万历丙午重修吴山越国汪王祠记

仰维我太高祖皇帝迅扫胡元,厘正祀典,淫祀之祠,一切报罢。而新安乌聊山先祠,则 颁给榜文,聿加崇敬;其他各宗亲祠,则随其聚族所在而建竖之者,不可枚举。吴山故有祠, 非亲祠也,亦非若乌聊山之创自贞观者也,杭之士人后王祖十有余年而俎豆者。独其山巃嵷 崷崒,趾不数武,以故门庑缺而未备。余因鸠工覆篑,旋即表里郁盘,每一及门,俯瞰镜湖、 孤山、苏堤诸胜,一览无遗。甫竣事,忽从族人所得王祖遗像一轴,而武德四年之诰,宣和 二年三月之赞,咸弁诸首。窃念此像之传旧矣,余一旦得瞻拜先容于三十五代之后,其威灵 精爽,尚凛凛有生气,非神物护之,恶能及此?爰命工勒石,置诸祠右,以垂永久。第以越 国肇封武德,贞观中奉诰书者,再历宋元及我大明,其追崇王号、锡诰加封者又十有二,宜 乎杭之士人越数千百载而崇德报功,乞灵祠下者无虚日也。信哉!与吴越国王并垂不朽矣。 余以裔孙忝藩兹土,偶于对越骏奔之暇,诠次其梗概如此,若能充拓殿宇,表彰先烈,尚有 俟于后之君子。

时万历丙午年仲春月穀旦

赐进士出身、中大夫奉敕督理粮储漕务、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三十五代孙道亨顿首拜撰。

按:道亨,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大司马,为越国公七子爽公之裔,由婺而迁居江南灊邑。 其七世孙学渭,咸丰初年迁居富阳县源溪汪村。此碑记载《灊山谱》。

明万历丙午重修吴山越国汪王祠记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