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58年,贵州公安逮捕一名贫农,发现竟是潜逃8年的国军特务

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全线溃败,蒋介石无力挽回局势退守台湾,可是他并不甘心失败,临走之前他在大陆留了很多特务,伺机而动企图“东山再起”。

这些国民党特务隐姓埋名,勾结当地的土匪恶霸,通过暗杀党员干部以及为远在台湾的蒋介石输送情报等方式破坏新生政权。

为了稳固新生政权,净化社会环境,新中国成立以后,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的运动,通过群众举报政府惩处等方式揪出了一大批反革命分子,基本肃清了国民党残留在大陆的特务、反革命分子。

1958年,贵州省公安机关接到举报,声称有一名贫民形迹可疑,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立即对这个贫民开始进行抓捕。经过调查审讯之后才发现:这个农民的身份可不简单,他是一名潜逃了八年的国民党特务,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从一个家境优越的官二代成长为抗日名将

他的名字叫郑蕴侠,1907年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一个官宦家庭,他出身高贵家境优越,父亲郑宗尧曾经留学日本,是日本东京帝国大学高材生,曾经是同盟会成员也是孙中山的追随者,学成归来以后他的父亲曾在孙中山的大元帅府任职,成为了孙中山的左膀右臂。

1958年,贵州公安逮捕一名贫农,发现竟是潜逃8年的国军特务

郑蕴侠

在这样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郑蕴侠自幼便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他也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成年以后顺利地进入上海法学院学习法律,毕业之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

此时的郑蕴侠可谓是文武双全,北伐战争打响以后,他加入国民党队伍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由于他曾经在上海法学院学习精通律令之道,所以他被何应钦安排到了第一军军法处担任上尉军法官。

有了上海法学院和黄埔军校这两张“金字招牌”,当时的郑蕴侠在国民党军中简直就是天之骄子,成为各个部门争抢的对象,很快便在国民党军队中脱颖而出,得到了国民党高层的赏识与青睐,犹如踏上了“青云之路”。

1933年以后,他先后任国民政府中央司法院法制专员、军法执行总监部司法长等职务。

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了全面侵华,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上疯狂肆虐,侵犯我疆土,戮我同胞,辱我姊妹,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1958年,贵州公安逮捕一名贫农,发现竟是潜逃8年的国军特务

卢沟桥事变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无数中华儿女奔赴战场奋勇杀敌,此时的国共两党也冰释前嫌,迎来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兵合一处将打一家,一致对外共同抵御日本侵略者。

满怀爱国热情的郑蕴侠,也曾带领部队亲赴战场,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38年,台儿庄战役打响,此时的郑蕴侠奉命率领一个政工队支援前线,日军兵临藤县城下,此时的藤县城硝烟弥漫炮火连天,他带领政工队死守阵地,先后五次江阵地从敌人的手中抢过来,最后终于等到援军的到来。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1958年,贵州公安逮捕一名贫农,发现竟是潜逃8年的国军特务

台儿庄战役

由于抗战的需要,郑蕴侠被国民党高层调往后方,他先后担任《世界日报》采访部主任、《自治周报》总编、军委会坚信通讯社社长等职,在此期间,他大力宣传民族抗战,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决心。

后来,他又跟随中国远征军一起远赴缅甸战场,在战场上,他作战英勇,多次带领部队参加战斗,为中国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一名抗日名将。

从一个人人敬仰的抗日名将沦为国民党中统特务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郑蕴侠被中统收编,成为中统麾下的一名特务,开始了他的特务生涯。

1946年,他先后指挥、组织了重庆的“沧白堂事件”和“较场口血案”, 亲自指挥打伤郭沫若、李公朴等人,不仅如此,他还领特务去捣毁新华日报社,逮捕了多名共产党员以及民主革命人士。

1958年,贵州公安逮捕一名贫农,发现竟是潜逃8年的国军特务

郭沫若

由于郑蕴侠的反共行为得到了国民党高层的赏识,他便从此踏上了青云路,很快他便被提拔为中统少将军衔。他原本以为,今后肯定会飞黄腾达,可谁知道他的高官厚禄以及荣华富贵随着国民党军队的全线溃败而烟消云散。

解放战争进行到后期,随着三大战役的结束,国共两党的军事实力发生了变化,使得中国国内局势发生了根本转变,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节节胜利,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

随着国民党军队的全线溃败,蒋介石无力挽回败局,只能带领国民党残军退守台湾。

仓皇出逃开始了逃亡的生活

当时,郑蕴侠的司机李增荣是一名红色特工,是中共打入敌人内部的地下党员。随着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南各省,重庆、成都等城市也得到了解放,驻扎在城市中的国民党将士纷纷四处逃散。

1949年12月,中共地下党组织命令李增荣活捉或者打死中统大特务郑蕴侠,由于郑蕴侠在从重庆逃往成都的过程中,郑蕴侠身边的士兵太多,他没有机会下手只能在郑蕴侠乘坐的车子上做了手脚,然后,眼看着郑蕴侠坐车逃跑了。

1958年,贵州公安逮捕一名贫农,发现竟是潜逃8年的国军特务

当李增荣将情况向负责剿匪的同志报告之后,重庆军管会立即与成都军管会取得联系,并发电报提醒成都军管会一定要注意这个中统大特务郑蕴侠。

郑蕴侠乘坐汽车逃往成都的过程中,由于车子被司机李增荣做了手脚,在半路途中车子便抛锚了,他只能徒步前往成都。

可是此时凭借着其专业素养,他深知如果穿着军装进入成都无异于自投罗网。

于是,郑蕴侠立即脱下军装,佯装成一名小商人化名“何安平”来到成都,投奔与他有姻亲关系的王元虎。

王元虎曾经担任国民党川军师长,他到了王元虎的家中之后,王元虎的岳母告诉他,王元虎已经起义了,此时的王元虎已经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并且参加学习去了。

很快,王元虎便回到家中,见到郑蕴侠之后,盛情的款待了他,并热情的让其留在家中住下,吃完中午饭之后王元虎便坐车离开了。

此时的郑蕴侠心里七上八下的,因为王元虎是刚起义的国民党军队,他想,如果王元虎要想得到共产党的信任,就必须要立功。

1958年,贵州公安逮捕一名贫农,发现竟是潜逃8年的国军特务

闻一多

而此时的郑蕴侠的到来,不正是羊入虎口吗?他心里非常的忐忑,害怕王元虎为了向共产党邀功而出卖自己,拿自己的性命去纳投名状。正所谓:小心驶得万年船,为了保住性命,他决定不辞而别。

于是,郑蕴侠找了个理由离开了王元虎家,然后他在城里找一家偏僻的小旅店住下,为了方便打探消息,他每天都出去转悠希望能够打听一些有用的消息。

有一天,郑蕴侠走在成都城里的一条小巷子里,突然有人拍了他的肩膀。这个举动吓了他一身冷汗,他不知道此时谁在他的身后。

于是,高度警惕的他出于自保下意识地用手掏枪,结果,他的手却被对方给死死的按住。

正在着急的时候,郑蕴侠定睛一看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老朋友名叫尤绍五,曾任中统局专员也是共产党想要抓捕之人。

他们二人刚想叙旧,一看周围都知道大街上并不是说话的地方,于是二人便来到了他住的旅馆。

小心翼翼地尤绍五,查看房间四周并无异常之后,然后将房门插好,这个时候他才唉声叹气地说:“如今国民党大势已去,剩下咱们如丧家之犬,这可如何是好,咱们现在该何去何从,你知道吗?现在很多中统和军统两系的人都到成都军管会自首去了,祈求宽大处理,你去登记了吗?”

郑蕴侠说:“咱们当初对共产党的所作所为,别人心里没数咱们自己还不清楚吗,如果咱们现在去自首共产党会给咱们宽大处理吗,如果此时去自首那不是自投罗网去送死吗?”

1958年,贵州公安逮捕一名贫农,发现竟是潜逃8年的国军特务

较场口惨案

听到郑蕴侠说的话之后,尤绍五也垂头丧气地说:“是啊,我进入中统的时间比你还长,真要是去自首的话,共产党能放过我吗,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待尤绍五走了以后,郑蕴侠整宿未眠,他辗转反侧就是无法入睡,此时的他正在仔细思量自己将何去何从。

经过仔细思量,郑蕴侠终于有了路线目标,他想:如今要是回到台湾是不可能了,如今各大机场都被解放军派重兵把守,但是国内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安全,此时只有溜出国境才算真正的安全,此时只有前往云南,通过云南前往缅甸,而且当初抗日的时候我曾经带兵去过,对那的环境十分熟悉。

安乐寺银元换人民币被擒

天亮之后,郑蕴侠将手枪藏好,前往当时成都最大的金融投机市场安乐寺,他想把10块银元换成当时共产党发行的人民币,以便于日后逃亡中的路费。

可谁知,郑蕴侠刚从贩子的手上换完人民币,突然成都军管会的人马包围了安乐寺市场并将所有私自兑换的银元全部搜走,还将他们带回收容所。

由于长期从事特务活动,郑蕴侠的心里素质非常好,此时的他镇定自若地掏出化名为“何安平”的身份证明。从工作人员的言谈举止中,他知道自己并没有暴露身份,这次只是在进行一场打击金融投机犯罪的活动。

虽然郑蕴侠的心里素质非常好,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但是也让他吓出了一身冷汗。结果损失了一些钱财,但是同命比起来,他还是十分庆幸的。

成都军管会只是让郑蕴侠学习了几天便将他放了出来,对于他来说总算是有惊无险。

出来之后,凭借他多年来的经验得知此时的成都并不安全,他立即离开了成都开始了逃亡之路。

如意算盘落空,过上了东躲西藏的生活

郑蕴侠一路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云南,可是当他到达滇缅边境的时候,却发现此时的边境也早已有人民解放军把守,要想出境难于登天,就这样他出逃他国的如意算盘就此落空。

没有办法郑蕴侠只能继续在国内过着东躲西藏隐姓埋名的生活了,1950年,他在一位曾经的好朋友的帮助下,成功的进入涪陵的一个榨菜厂里帮忙,虽然挣得不多,但是他却能以小工的身份在那里过一段安稳的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朝鲜半岛发生内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组成联合国军公然出兵,悍然干涉朝鲜内政并将战火引到中朝边境。

由于此时的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政权还不稳定,美国料定中国不会出兵。虽然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是中国人民从来都不惧怕战争,于是中国人民组成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随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

1958年,贵州公安逮捕一名贫农,发现竟是潜逃8年的国军特务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了筹备战略物资,保证前线供应,郑蕴侠所在的榨菜厂也开始忙碌起来。随着战争的持续进行,在朝鲜战场上,前线战事吃紧,物资短缺。

为了保证物资供应,中国共产党专门派人到榨菜厂进行卫生监督,同时督促生产。

郑蕴侠原本是来这里是避难的,此时的他就害怕见到共产党员,生怕与他们接触,让自己的身份暴露。

为了防止身份暴露,郑蕴侠立即离开了榨菜厂,为了保命他不得不继续开始逃亡。

这次,他吸取了前几次逃亡的教训,他将目标定在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贵州省。

郑蕴侠几经辗转,最终选择了贵州省务川县一个偏僻的小镇,这个小镇地处偏远,人烟稀少,非常的隐蔽。他以“刘正刚”这个名字在小镇里安顿下来,平时以商贩的身份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

曾经接受过专业的特务培训的郑蕴侠,凭借自己的潜伏的本领,很快取得了当地居民的信任并在这里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小家庭,与妻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般的桃源生活,不仅如此之后他还被当地政府评为了贫农。

郑蕴侠原本以为,他今后都可以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但是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随着时间的流逝,由于他曾经受到过高等教育那种经过多年知识的积累而培养出来的气质是掩盖不住的,所以他在那个愚昧落后的村子里显得格格不入。

行踪败露,最终被捕入狱

1957年,由于郑蕴侠在镇子里表现优异,被派往县里学习,他以为自己已经潜伏了多年,所以在言谈举止上便没有过多的留意,可谁知他在与领导交谈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俗的谈吐吸引了领导的注意。

身为当地的父母官,县领导深知在那个小镇子里大部分都是文盲,几乎没有人念过书,而在于郑蕴侠交谈的过程中,能够听出来他不是本地人,而且他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

这位县领导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于是便派人对郑蕴侠进行调查,经过调查发现郑蕴侠确实有很多地方都让人觉得可疑,于是凭着县领导的直觉,猜测他很有可能是潜伏的国民党特务。

于是这位县领导立即向公安部门举报,公安部门接到举报之后立即对郑蕴侠实施抓捕。

奇怪的是,当公安机关找到郑蕴侠的时候,他并没有反抗而是乖乖的束手就擒。

在审讯的过程中,他对自己的身份供认不讳,但是他对自己的罪行却拒不承认,直到公安拿出中共地下党拍到他烧毁资料的照片时,他才如实的交待了自己所犯的罪行。

经过审判,郑蕴侠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宣判之后,他被关押在四川第十劳改总队。

在服刑期间,发现他的颈部有恶性毒瘤,监狱领导知道后,立即将他送往医院治疗,经过医生的治疗和监狱精心的护理,他的身体很快便康复了。

改过自新,重新做人

死里逃生的郑蕴侠如今大梦初醒,回想起之前他对共产党以及革命人士的所作所为此感到非常惭愧,可是如今共产党又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拯救了他的性命,一种感激之情油然而生,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改造。

后来,郑蕴侠被调往华蓥山煤矿煤运站改造,在那里服刑的过程中,他积极配合监狱领导的工作,自觉接受改造,由于他表现出色多次受到监狱领导的表扬。

1975年,由于郑蕴侠积极参与改造,他被毛主席批准特赦出狱,终于重获自由。

1958年,贵州公安逮捕一名贫农,发现竟是潜逃8年的国军特务

郑蕴侠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中统特务,如今还能光明正大地站在新中国的蓝天之下,自己再也不用再东躲西藏的过着日子了,想到这他不禁热泪盈眶。

出狱之后,郑蕴侠回到务川县,被安排在县城二中担任老师。

1981年,政协务川县委员会成立,郑蕴侠作为特邀人士当了政协委员,并明确为驻会委员。

在出狱后的几十年里,他充分认识到自己曾经的错误,为了弥补错误他想做一些对党和人民有意义的事情。

他凭借自己的才华根据自己的经历,书写了很多有历史价值的文章,不仅如此他还致力于中国两岸统一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09年,郑蕴侠在贵州的家中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享年102岁。

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劝导一个人改过自新远比结束他的性命更有意义,就像郑蕴侠一样,他在被逮捕以后,我们党用真诚感染了他,让他改过自新。所以,他在出狱之后才做了很多对党和人民有意义的事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