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国古代根本没有玻璃,只有简单的窗户纸,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窥?

古装剧里,经常出现用手沾点口水戳破窗户纸然后窥视屋内的情景,好像中国古代因为没有玻璃,只能用纸糊窗户,非常不结实,然而实际上,玻璃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晋朝也已出现玻璃窗,至于保护私隐,古人有自己的其他考量。

中国古代根本没有玻璃,只有简单的窗户纸,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窥?

(明代雕花玻璃窗)

上古时代,祖先们居住的环境非常简陋,别说窗户纸,就是门窗也是没有的,直到商周时代门窗出现普及以后,但纸也还没有出现,自然不可能用纸来糊窗户。

先秦时代,糊窗户的主要材料是绢帛之类的纺织物,但这些都是富贵人家用的,普通百姓的住处,要么就用简单的草席做窗户,要么就压根儿只有个窗户架子而已。

直到东汉时期,虽然蔡伦发明出了纸,但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并未用纸来糊窗户,蔡伦纸由于一开始制作工艺比较复杂,而且质量不太好,用处非常有限,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开始稍微普遍用于糊窗户。

最初的纸窗质量也不好,而且也比较精贵,就算是有钱人家,往往也是用废纸制成纸糊来糊窗户,还是有不少人用竹帘、草帘来做窗户遮挡。

中国古代根本没有玻璃,只有简单的窗户纸,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窥?

(传统木窗与现代玻璃)

南北朝中后期,随着造纸技术的大幅度改进,纸的质量迅速上升,更加薄透而且结实,同时价格不断降低,这一时期,纸窗才渐渐成为了主流。

古人用来糊窗户的纸不同于用来作为书写材料的纸,是一种经过加工的油纸,需要在桐油里反复浸泡,这样的纸更加结实而且不容易受潮湿影响,并且更透光。

其实,古人用的真正的纸窗用纸,还是比较防水的,古装剧之中那种用手指沾口水戳窗户的场景其实并不适用于所有纸窗,只有那种质量差的纸窗,可以用水沾湿戳破并且不会发出什么声音。

然而比较正规的油纸窗户,其所用的油纸并不怕水,一旦硬戳,就会发出不小的动静,很容易引起屋内人的注意。

中国古代根本没有玻璃,只有简单的窗户纸,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窥?

(捅破窗户纸)

除了绢帛轻纱之类的纺织物还有纸之外,宋朝时期还出现了一种比较特别的材料,叫做明瓦。这是一种使用山羊角、贝壳还有片状云母矿石,经过不断打磨所制成的材料,完成之后就会有类似玻璃的半透明效果。

明瓦更加结实而且通透,但其造价实在非常高昂,可不是寻常人家能够用得起的,《红楼梦》中贾府用的就是明瓦。

其实在纸窗出现之前,房屋采光是个很大的问题,贵族们虽然还能使用绢帛之类,但效果其实并不好,而且成本非常高,直到纸窗出现之后,这些问题逐渐就得到了解决。

古代真正的纸窗既能采光也能挡风,即便是破损了也方便进行修补更换,尤其是高韧性不容易破损也不怕受潮的窗户专用油纸诞生以后,纸窗算是相当优良了。

中国古代根本没有玻璃,只有简单的窗户纸,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窥?

(传统木窗)

现代人通常使用的是玻璃窗,很多人觉得古人没有玻璃窗是因为没有玻璃,其实这样的观点大错特错,先秦时代,玻璃就已经在中原出现,不过当时的玻璃并不透明,而且造价极高,是一种相当珍贵的材料,不可能用来做窗户。

按照目前的考古出土,中国最早的玻璃器出现在战国时代,传说中的蜻蜓眼时代更早,也是一种玻璃器。

汉朝时期,玻璃器皿开始有所普遍,而且当时已经出现玻璃窗,《世说新语》之中记载,晋武帝寝宫使用的是倚仗绿色玻璃窗,而《西京杂记》之中,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居住的昭阳殿之中,窗户也是绿色玻璃。

南越王墓之中,的确出土了西汉时代的青绿色平板玻璃,这也证明了古代中国玻璃窗虽然少,但并非没有。

中国古代根本没有玻璃,只有简单的窗户纸,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窥?

(汉墓出土青色平板玻璃)

从汉晋一直到明朝,玻璃窗一直都有,明朝与清朝初期西方玻璃传入之前,各种绘画作品之中也都有玻璃屏风、玻璃窗的出现,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能够使用玻璃窗的,非富即贵,而且国内产的玻璃透光性不好,更多是用于装饰。

清朝时,西方无色透明玻璃工艺传入后,率先在宫廷使用,原本用得就不多的本土玻璃窗,自然也被人们所淡忘。

至于维护私隐方面,古人其实也有自己的考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古人想要从人心教化方面,从根本上阻止人们进行违背“礼”的窥视行为的同时,当然也会在硬件方面想办法。

古人的房屋布置建设通常都是迂回式的,并且在屋内靠近窗户的地方,往往会放个屏风,这样就算窗户有洞,也很难看到屋内各处。

中国古代根本没有玻璃,只有简单的窗户纸,如何防止被外人偷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