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基层防疫人员的24小时:接送人、搬物资、巡逻…… 任务来了就出发

作者:历史控制

1月5日,牟学坤开心了一整天,原因是当天早上他和同事接回了两名辖区解除隔离的群众,不仅是他们这组,当天,其他组的同事也相继接回了从酒店解除隔离的市民。这是一个好消息,尽管后续的工作繁杂,但陆续解除隔离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而来,这是一个抗击疫情向好的兆头。

基层防疫人员的24小时:接送人、搬物资、巡逻…… 任务来了就出发

牟学坤是西安市莲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西关中队的一名队员。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他们本身的职责变成了副业,主业是“好帮手”,就是哪里缺人去哪里,准备随时接受调遣。

1月5日上午7时,牟学坤和同事雷刚被分为一组,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去接隔离酒店中解除隔离的人员回家。“这批算是最早被隔离的人员,已经在酒店隔离了14天了,检测一切正常,现在需接回再实行14天的居家隔离。”牟学坤说,他和雷刚要做的是把解除隔离人员接上后,送到他们所在的小区,跟小区物业做完交接手续就可返回,“但还是要求我们做二级防护,我们在西稍门十字见的面,是家住丰庆路某小区的一对夫妻,明显能感觉到两人的激动。”牟学坤说,当天同事被分成多个小组,分头行动,当天仅他们辖区,就接回十几例解除隔离人员,也因此,这份好心情伴随了他一整天。

基层防疫人员的24小时:接送人、搬物资、巡逻…… 任务来了就出发
基层防疫人员的24小时:接送人、搬物资、巡逻…… 任务来了就出发

上午9时,牟学坤和雷刚接到的第二个任务是去西关正街社区搬菜,去了后看到好几辆车停着,每辆车上都挂着横幅,能看出是从好些地方拉来的,都是好心人捐的,心里就止不住的感动,大家埋头开始卸菜,卸完再分菜,分完菜就到下午近2点了,“发菜的环节就交给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小区的志愿者们,我们就撤了。”牟学坤说,期间,单位的同事打电话叫回去吃饭,说给留了饭,但似乎不是太饿,收到新派的任务是八佳巷口有流浪人员需要求助,“想着忙完这个再回去吃饭,也费不了多长时间。”

开车寻找流浪人员,最终在环城西路的一家酒店附近,找到了一名流浪者,看上去是一名长期在外靠乞讨为生的男子,男子表示愿意去临时救助点,牟学坤和同事与就近的红庙坡临时救助点联系,随后将流浪男子送往该救助点,此时,已是下午3时。“考虑到现在大街上空无一人,担心还有流浪者在路上,又和同事开车返回,在大街小巷里转了一个多小时,看有没有遗漏的。”下午近5时,俩人刚商量着说没事回单位吃饭去,结果又接到了紧急的新任务:要送某封控区内的一名孕妇去医院就诊。

基层防疫人员的24小时:接送人、搬物资、巡逻…… 任务来了就出发
基层防疫人员的24小时:接送人、搬物资、巡逻…… 任务来了就出发

“这名孕妇是住在丰庆路某封控小区。”牟学坤说,他和雷刚做好防护后,赶往小区,接上孕妇就往大兴医院赶。

“她晚上9点多做完的检查,我们需要负责把她送回小区。”当晚近10时,牟学坤和雷刚将就诊完的孕妇送回居住地后,然后返回单位。晚10时,牟学坤说,他俩吃上了当天的第一顿饭,说不累是不可能的,但吃完饭后身上的乏劲能缓解些。吃完饭后接到新的任务,和之前上班的夜晚安排一样,就是去搬防疫物资,再按要求分拣,“这个工作量比较大,我们负责搬运分拣西关街办设置的60多个核酸采集点的防疫用品,搬完就接近次日凌晨4点,分拣完是6时30分,回到单位,收拾完就下班了,下个班的同事7点接班,我们可以回家休息24小时。”

牟学坤说,不止他的工作生活被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也乱了,“但一时的忙碌不算什么,如果能让更多的隔离人员解除隔离,让支援我们的医护人员都尽早回家,我们的城就痊愈了,这是我的期盼,相信也是很多人的期盼。”

华商报记者 苗巧颖

基层防疫人员的24小时:接送人、搬物资、巡逻…… 任务来了就出发
基层防疫人员的24小时:接送人、搬物资、巡逻…… 任务来了就出发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基层防疫人员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