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唯一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解放后授衔的人,名字很耳熟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在北京中南海隆重举行,十大元帅、十名大将诞生,5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授予中将和少将军衔的分别有177人、1360人,而在被授衔的军人中还有一位特别的人物,是唯一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的人,是最年长的中校,名字很熟悉。

他是唯一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解放后授衔的人,名字很耳熟

他便是蒋维平,原名蒋顺发,出生于1878年,家境贫寒,童年时期就学过徒,做过徒工、张工,时逢乱世,清朝廷需要士兵,蒋维平又在乱世中难以维持生计,于是便进了李鸿章所负责的军队。

后又在袁世凯、段祺瑞部下从军,在北洋军中甚至做过副团长一职,但民国初期,军阀混战,蒋维平又是没多少心思的人,并且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物,虽说是心软之人,但别人未必会看到自己的善意,反而会因为言语而记恨在心,蒋维平也看到过因为说错话而丧命的事情。

他是唯一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解放后授衔的人,名字很耳熟

1930年,蒋维平离开了军队,回到老家学医种地去了。第二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我国人民义愤填膺,蒋维平也有爱国之心,再次从军,在宋哲元第二十九军第三师担任管马处主任委员,志在抗日,只是该军不久后就解散了,因此蒋维平再一次返家,开了一家西药店。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彼时蒋维平已经六十岁,但他还是想要参与到抗日中,不过蒋维平不知要如何进行。而正在他思索时,八路军第120师359旅挺进平西,于1938年上半年路过蒋维平的家乡。

他是唯一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解放后授衔的人,名字很耳熟

蒋维平当即就关掉了药店,带着所有药品,还有他的义子,前往房(山)良(乡)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长操村参加了革命。虽然蒋维平的年纪已经大了,但他对国家却有一篇赤诚之心,苦心钻研中西医学,深入民间收集药方300余种,配制丸、散、膏、丹等40余种……

我军部队里关系简单,大家都是为了国家,主动加入抗日行列,即使蒋维平脾气不小,爱骂人,但少有人会记在心里,大家都知道蒋维平救死扶伤,心肠特别好,并且蒋维平对伤员、病人从来不发脾气,有时候还拿出自己的津贴,给伤病员买营养品。

他是唯一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解放后授衔的人,名字很耳熟

1943年,65岁的蒋维平担任了南泥湾九龙泉719团农场场长,他带着全场百来号人,辛苦开荒了400多亩,不仅达到了粮食自给,还上缴了公粮2.88万公斤,同时还开办了木共厂、碾米坊等,在蒋维平的带领下,719团农场成了第359旅的第一模范农场。

在解放战争时期,蒋维平又担任了八路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分院的副院长,在清风店战役和石家庄战役中,亲自率领着医护人员救治了1200余名伤员,还亲自管理了400多名伤员组成的连队。

他是唯一参加过清军、北洋军、国军,解放后授衔的人,名字很耳熟

清末民初,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批爱国人士,他们的殷切期盼就是祖国能够赶出外敌,百姓的生活越过越好,因此他们无怨无悔的付出,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发光发热,所以我们也不应该忘却像蒋维平这般的人物。

1955年,已经77岁的蒋维平,被授予了中校军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