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外籍博士称:郑和下西洋是假!中国学生反问一句,让他哑口无言

如今一说到“专家”、“学者”,很多人都保持举棋不定的态度,你说他们权威吧,可他们的言论经常自相矛盾;你说他们不专业吧,但确实有过硬的学术背景。所以“砖家”这个词,应运而生,用来形容那些说话不负责的假专家。

外籍博士称:郑和下西洋是假!中国学生反问一句,让他哑口无言

今天故事里的外籍博士,居然在中国大学演讲的时候,公然说出郑和下西洋是明朝皇帝编造出来的谎言,是假的!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我们中国人都很熟悉,不过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明成祖朱棣其实就已经开始了沟通海外国家的行动。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派尹庆出使古里、满剌加(当时尚未建国),1404年又去了爪哇和苏门答腊,但这些都是初步探索。

外籍博士称:郑和下西洋是假!中国学生反问一句,让他哑口无言

由于明代初期朱元璋的努力,明朝的经济得到了极大提升,让中国海外贸易得到发展,这一切的一切,为郑和下西洋的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等到朱棣上位,中国广州等沿海大城市已经发展得非常繁荣了,那么海外贸易就成了头等大事,毕竟中国的丝绸、瓷器,对于欧洲人来说,都是价比黄金的稀罕物,而且中国也需求他们的香料,何乐而不为呢?

外籍博士称:郑和下西洋是假!中国学生反问一句,让他哑口无言

1405年7月11日,三宝太监郑和正式率领船队下西洋了。后来他又出行了6次,完成了七下西洋的壮举。他们先后到达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如: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等等,最远到达了东非和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船只和船员最多,也是15世纪欧洲地理大发现航行以前,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航行。当然,对于郑和船队到过的地方、范围和航海目的,历来都有争议,但是几乎没人质疑郑和船队海上航行过的事情。

外籍博士称:郑和下西洋是假!中国学生反问一句,让他哑口无言

直到一位叫林炎平的加拿大籍华人出现,他是加拿大McGill大学理工科博士,还在2010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的书,这一天,他来到了中国的一所大学演讲,提到了郑和下西洋的事情。

外籍博士称:郑和下西洋是假!中国学生反问一句,让他哑口无言

作为理工科博士,他分析道:“明代史料记载,郑和当年乘坐的船长44丈4尺,阔18丈;中者长37丈,阔15丈,换算成今天的单位,这艘船足足137.72米长,宽度接近60米,这么算的话,船只排水量在2万吨左右。可是中国古代的船只都是木造的,没有钢铁的支撑,是不可能达到的。加上这些船是平底船,想要远航,风浪一大风险太高。”

所以林博士推断,“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是朱棣为了展现自己国家的实力,编造出来的谎言。他一说完,一位年轻的中国学生就举起了手,表示反对。

外籍博士称:郑和下西洋是假!中国学生反问一句,让他哑口无言

学生问道:“我以前去过爪哇、东非等地,那些地方到现在都还有郑和的纪念碑、寺庙,大家也知道郑和船队的故事,难道他们都为了配合中国皇帝朱棣,一起撒谎?”

林博士无法作出回答,场面十分尴尬。其实当年一位洪保太监的墓出土,墓碑上写着“充副使,统领军士,乘大福等号五千料巨舶。赍捧诏敕使西洋各番国、抚谕远人”,洪保太监是郑和船队的主要统领之一。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见,当时明朝的船已经达到五千料(料为古代计量单位,或以一石粮食为一料,或以两端截面方一尺、长七尺的木材为一料),是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航船。

外籍博士称:郑和下西洋是假!中国学生反问一句,让他哑口无言

笔者以为,林博士的出发点可能是科学、理工方面,但他忘了我们中国老祖宗们的智慧,当年秦军强弩射程达800米,且能破甲,是当之无愧的“黑科技”,我们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你们觉得呢?

参考资料:《明史》《客座赘语》《中国通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