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4年前:他是许世友的勤务兵,4年后:他就当上副军长!

许世友戎马一生,驰聘沙场,所向披靡,立下了无数赫赫战功。出自少林是的他,不仅自身实力极其强悍,军事指挥能力也堪称世界一流。因此,许世友的大名早已在军中人尽皆知。所谓兵强强一个,将强强一窝,许世友如此出色,他麾下的战将们自然实力非凡,比如:聂凤智,王近山、王必成等人,都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

4年前:他是许世友的勤务兵,4年后:他就当上副军长!

许世友

在许世友众多的麾下战将中,有些地位仅次于许世友,也有些能够与他同级的,却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他。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英雄,是一位超越许世友的天才。起初,他只是许世友麾下的一名勤务兵 ;后来,他成为了许世友同心协力的搭档,再后来,他超越了许世友,成为了许世友的顶头上司,此人名叫:陈海松。

陈海松于1914年出生在湖北,家庭贫困,母亲自幼去世,儿时有幸上过几年私塾。虽然人穷,但陈海松志不穷,1930年,年仅16岁的陈海松参加了儿童团,并出任儿童团团长,他从军的志向很简单:一定要为劳苦大众翻身。

4年前:他是许世友的勤务兵,4年后:他就当上副军长!

陈海松

但参军可不是闹着玩,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所以父亲闻讯后,急忙加以劝阻。陈海松自小聪明,一眼看出了父亲的担忧,于是乎,他故意不参加儿童团活动,天天在家耕地,以消除父亲的顾虑。父亲眼见陈海松不参军了,还以为劝阻奏了效,为此还高兴不已。

殊不知,陈海松的志向比他想象中的要坚定。一天早上,一支纪律严明,井然有序的军队浩浩荡荡地从大路向北开来,这支部队便是“徐帅”的主力红军。恰巧,陈海松的家就在大路旁边,他灵机一动,锄头一扔,光荣地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结果这一走,陈海松再也没有回来过。

4年前:他是许世友的勤务兵,4年后:他就当上副军长!

报名时,一位营长(许世友)发现陈海松非常聪明,二话不说,直接“抢”过来让其当了自己的勤务员。加入红军后,陈海松因表现出色,作战勇猛,很快就被提拔为连指导员。

陈海松不仅聪明伶俐,且记忆力十分要好,进入连队没几天,他就能一一叫出全连战士的名字。授课时,他只要将材料看一遍,便能了解全局内容,并整理出一套清晰的讲课方案。因此,每次上政治课,他总能滔滔不绝地讲起来,不仅逻辑清晰,而且通俗易懂,切合实际,因此深受战士们的拥戴。而他的威望,正在这些优秀的举动中一步步提高。

4年前:他是许世友的勤务兵,4年后:他就当上副军长!

陈海松的出众能力很快就得到了上级赏识,很快就从连指导员晋升为营政委,不足半年,又从营政委晋升为团政委。

但好景不长,红四方面军在反川军3路围攻期间,进行了一次“大肃反”,陈海松不幸被抓。此事还惊动到了“徐帅”那里,在徐的眼中,陈海松为了革命竭尽全力,呕心沥血,是个难得的好战士,又这么可能是“改派组”呢?因此,他立即给陈昌浩打电话力争。很幸运,在徐的干预下,陈海松保住了的性命,但被撤掉职务和党籍,变成了普通的士兵。

虽然没了职务,但这并不能阻挡陈海松身上的锐利光芒。在一次战斗中,陈海松被临时任命为副营长,负责率部守住阵地,抵抗来犯敌军。此战,陈海松只有一个营的兵力,面对的却是整整5个团的敌人,敌我兵力悬殊过于巨大,想要完成任务,难度是非常巨大的。

4年前:他是许世友的勤务兵,4年后:他就当上副军长!

但陈海松力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及丰富的战斗经验,死战了3天3夜,最终力挽狂澜,不仅打退敌军,守住阵地,还歼灭了高达2500余名敌人。

陈海松如此出色,每次作战都将军事指挥的能力展现得淋漓致尽,明察秋毫的“徐帅”又岂会让他怀才不遇?终于,部队在行军至旺苍县时,徐帅等人召开了会议(此前因陈海松变现出色,已经恢复党籍和职务),将陈海松升任为红25师政委,师长是许世友。

此后,红25师在陈海松、许世友的指挥下,沉着应战,无论是近战,还是远战,亦或者是阵地反击战,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每次都以极小的代价获取战斗的胜利。1934年9月,自黄媌垭歼灭战后,红四方面军粉碎了刘湘的6路围攻,此时,陈海松因立下许多赫赫战功,被提拔为红9军政委(红9军下辖红25师、27师),而副军长是许世友,陈海松由许世友的勤务兵,成了许世友的顶头上司,这一年,他才刚刚20岁。

4年前:他是许世友的勤务兵,4年后:他就当上副军长!

1935年初,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面军决定发动陕南战役。这次战斗,陈海松率部同兄弟歼灭了敌49旅;2月,率部攻打凤仪场,迫使敌军1个团投降;4月,率红25师同兄弟部队(27师)包围江油,俘虏3000余人……

1936年10月,红军开始了西征,一路上,陈海松指挥红9军,顺利度过了黄河。但不幸的是,在古浪战斗中,红9军被敌人包围,付出很大的牺牲后才突出重围。1937年3月,西征还在继续,西路军大队进入梨园口,红9军奉命扼守山口。

4年前:他是许世友的勤务兵,4年后:他就当上副军长!

此时,红9军经过多次激战,人数已不足千人,而敌军却多出10倍有余。为保证机关人员的安全转移,陈海松带着700余名战士坚守阵地,敌我双方对峙一阵之后,红9军弹药明显不足。可敌人的疯狂进攻从未停止过,坚持了一阵,红9军已经弹药殆尽。

陈海松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战斗,随即发出一声怒吼:“杀”,所有全体战士们用刺刀和石头拼命。最终,陈海松带着战士们拼杀了整整7个小时之久。厮杀声越来越弱,红9军的战士们越来越少,当阵地上最后一名红军战士是倒下时,天空中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

此战,红9军除了一名战士脱险外,其余700人全部牺牲。而陈海松本人也身中8弹,壮烈牺牲。至此,一代年轻有为的军事天才,还没来得及施展更多的抱负就长眠在了河西走廊之中。

4年前:他是许世友的勤务兵,4年后:他就当上副军长!

陈海松能征善战,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军级干部,堪称军事天才,就连“朱老总”都忍不住感叹道:“陈海松是红四方面军最年轻有为的军级指挥员!”可天不遂人愿,这样的军事天才却没能走到最后,实在令人惋惜。英雄虽已逝,但英魂永世长存,向您致敬!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