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郭布罗·婉容的名字正是出自于文苑奇葩《洛神赋》中,可见婉容父亲荣源对其女的珍爱和期盼。可是随着光阴的流逝,谁又能想到这个拥有如此美妙的女子竟如飞蛾般与火共舞,最终成为一撮齑粉,在凝冷的空气中消散。
花样年华的少女婉容
婉容作为家中的最饱含期待的女儿,并没有像当时的其他女子一样被要求无才便是德,相反,她的父亲给与了婉容很多良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词曲诗赋出口成章。

作为清朝的贵族,她的成长环境是平凡百姓无法想象的,她曾骑着皇帝赏赐的宝马在疆域驰骋,也曾坐过国外流行的“洋车”;她曾用纤细的手指轻抚古筝,也曾用好奇的目光打量黑白相间的钢琴;她曾将秀发散于地面由侍女梳理,也曾在发廊打造时尚的发型;她曾将满族服饰作为自己的珍爱,也曾用旗袍将东方女士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作为满清最后的皇后之前,一切美好的事物都能与这名女子环环相扣。而婉容也没曾想,红砖绿瓦的皇宫,将成为她美好的终结。
婉容悲惨婚姻的开端
1922年,16岁的婉容被选入宫,成为满清历史上最后一名拥有“皇后”称号的女人。虽然当时民主共和的狂潮席卷全国,但溥仪和皇后婉容的婚礼仍不失皇家礼遇。迎亲队伍浩浩荡荡,迎亲礼品更是数不胜数。不仅清朝的文武大臣,甚至国外的要员都来参加这场婚礼。与婉容一起嫁给溥仪的,还有一名叫做文秀的妃子。她也为后来婉容的悲剧埋下了引线。
成婚后的婉容和溥仪日子还算美满,婉容不仅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且懂英文,这让溥仪喜出望外,并对婉容疼爱有加。他们一起学习交流,溥仪还为婉容专门聘请了英文老师,两个人的关系也慢慢升温。
可惜因为溥仪的生理缺陷,两人之间仅仅在精神上情投意合,实际上还是存在很深的隔阂。此外还有淑妃文秀与自己争宠攀比,这让婉容更加苦恼。在多次热情收不到回复后,婉容心灰意冷。后宫的冷寂和嫉妒让她的脾气越发暴躁起来,这也使得溥仪越发厌恶这个曾经知书达理的红颜知己。
婉容的委屈和苦楚无处排遣,就开始在香烟和鸦片中寻求心理上的“宁静”。随着时间的推移,婉容抽烟成瘾,鸦片成为了她唯一的“良药”。1924年11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溥仪逐出紫禁城,后宫也跟随着溥仪离开了红砖绿瓦的深宫,来到了天津。
对于婉容来讲,回到天津就像鸟儿回归了山林,她在天津自由的飞翔,褪去了宫内的锦衣玉袍,换上时尚的旗袍高跟鞋,甚至一改曾经在宫内的传统发式,烫出了一头的卷发,并长期出入社交场合。
此时的婉容才感觉到多年未曾有过的自由和快乐,但她对文秀的态度一如既往,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的描述,婉容买什么,文秀就一定要买;文秀买的东西,婉容要买得更好,不然都对不起她皇后的身份。
结局已定,婉容悲惨的一生
此时的婉容沉浸在精神和物质中无法自拔,而溥仪却还想着卷土重来的美梦,将重振清朝的希望寄托在日本人身上。最终使得溥仪和婉容感情破裂的导火索是文秀的“刀妃革命”,这让溥仪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被休的皇帝。
这事被报道的沸沸扬扬,溥仪被万人耻笑,但溥仪并没有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反而将矛头指向婉容,认为是因为婉容对文秀的欺压,导致了他的颜面尽失。这场婚姻在溥仪的冷淡中无声的消散了。
后来的溥仪彻底沦为日本人的傀儡,面对日本人的监视和限制,婉容决意出逃。多次出逃不利,她从没放弃,但在最后一次,她被三格格出卖,逃跑成了泡影,从此她选择了自我毁灭。
对于生活,婉容已经彻底绝望,更加肆意的放纵自己,终日沉迷于鸦片,甚至私通侍卫并产下一女。但出生不久后就被溥仪扔进烧锅炉中,此事虽没有被婉容知晓,但她还是被打入冷宫,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得婉容精神崩溃,彻底成为了一个疯子。
1945年8月11日,婉容等人被游击队俘虏,1946年婉容被转到延吉监狱。没有鸦片,她生不如死,加上长期的烟瘾早已把她的身体腐蚀。同年8月,贵为皇后的婉容僵死在监狱,看守将她的遗体用席子随意包裹下就扔到了臭水沟旁,她凄惨的一生到此画上了句号。
结语
被家中视为掌上明珠的婉容,在经历了母仪天下的荣光后,就再也失去了曾经的模样,她的一生都被禁锢着,这荒诞的经历竟出自贵为皇后的身上,封建制度的枷锁竟如此恶毒,毁灭了婉容的一生,实在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