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很有才华的永瑆为什么没被乾隆立为太子?只因他有一特殊癖好

乾隆帝活的时间太长,导致他的儿子们纷纷早他一步离世。乾隆帝晚年,不算出继的儿子,挂在他名下的只有四子:八阿哥永璇、十一阿哥永瑆、十五阿哥永琰、十七阿哥永璘,皇位只能从这四个人中选出。

老八脚部有疾,不得乾隆帝欢心,直接排除。乾隆帝也看不上不学无术的老十七。乾隆帝只能在老十一和老十五之间选一个,结果中奖的是老十五,即位为嘉庆帝,改名颙琰。

很有才华的永瑆为什么没被乾隆立为太子?只因他有一特殊癖好

乾隆帝为什么不选永瑆?

在富察皇后所生二子永琏、永琮早逝的情况下,二人都是庶出,谁都不占这个便宜。不过,清朝和其他朝代立嫡长子不同,一般会遵行立贤不立长的原则,看谁的能力强,更合适当皇帝。

要说才华,永琰不如永瑆。永瑆的书法在当时名噪一时,乾隆朝四大书法家,永瑆和铁保、刘墉、翁方纲并列。永琰的字也能看,但和永瑆没法比。

永瑆除了字写的好,文学成就也在十五弟之上。永瑆著作等身,《诒晋斋随笔》、《仓龙集》、《诒晋斋法书》都是他的作品,流传当时。

在诸皇子中,永瑆的汉化非常明显,你看他的别号——诒晋斋主人,号镜泉。如果不知道他的皇阿哥身份,外人还以为他是个呼啸山林的文坛雅士。

而这两点,决定了他在乾隆心中的地位不高。

很有才华的永瑆为什么没被乾隆立为太子?只因他有一特殊癖好

第一点、乾隆帝熟读历史,诸子争位时,有才华的皇子往往是失败者。比如曹植被曹丕挤掉(曹丕本人也是大家)。当上皇帝的才子,比如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后蜀后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宋徽宗赵佶,都没好下场。

乾隆帝的三大爷胤祉,是康熙皇子中公认的大家,编撰《律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但正因为如此,康熙才不会选他,先选老二胤礽,再定老四胤禛(雍正帝)。康熙帝和乾隆帝都知道,太有才华的人,性格偏于软弱,这样的性格在官场能压得住吗?

第二点、乾隆帝自身汉化,经常在宫里穿汉服游玩。不过,他反对满洲亲贵汉化,认为这会埋下大清亡国的祸根。乾隆帝经常要求满洲亲贵要苦练骑射和满语,不要学汉人士大夫的“轻浮”。但凡有人学汉人士大夫那样,自称某斋主人,某室主人的,都要被乾隆帝痛骂。永瑆这两个劣势都占了,乾隆帝出于维持满洲统治的角度,也不太可能选择永瑆。

很有才华的永瑆为什么没被乾隆立为太子?只因他有一特殊癖好

乾隆帝不选永瑆,还有一个荒唐可笑的原因——永瑆是大清少见的铁公鸡王爷,一毛不拔。 永瑆像他的侄子道光帝,惜财如命,让他花一两银子,还不如杀了他……

永瑆不是因为囊中羞涩才被迫沦为铁公鸡的,而是以当铁公鸡为乐。成亲王府有个外人不能进的小金库,永瑆只要赚到钱,就把银子存到小金库。日积月累,永瑆也攒了80万两银子,在这当时可不是小数。但是永瑆宁可让银子长白毛,也不动用一两银子。不用银子,吃饭怎么办?永瑆就近取材,什么能吃就吃什么。他有一匹心爱的马死了,永瑆非常难过。永瑆对这匹爱马表达了十二分的敬意:府上所有人都不准吃别的,今天全部吃马肉。

堂堂成亲王府,成了屠宰场,大家杀马忙得不亦乐乎。有人割马肉,有人架大锅……

消息传出去,沦为官场笑柄,把老爹乾隆帝气个半死,把永瑆骂得“马”血淋头。

很有才华的永瑆为什么没被乾隆立为太子?只因他有一特殊癖好

还有一件糗事。永瑆的福晋富察氏出身高贵,她的姑母是乾隆帝一生挚爱的孝贤纯皇帝富察氏,父亲是首辅傅恒。可嫁给永瑆后,富察氏才明白一件事:她在娘家吃香喝辣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不说吃山珍海味吧,大鱼大肉总来几盘吧。对不起,统统没有。当然,丈夫不能让老婆饿肚子,饭总是要吃的。饭菜端上来,富察氏欲哭无泪:小酱菜,清澈见底的稀饭。

你会说福晋从娘家带来不少嫁妆啊,花自己的钱总可以吧。根本没戏,福晋刚嫁过来,她的嫁妆都被永瑆全部给搜刮走了,藏着一间小黑屋里。

乾隆帝因为这事,没少骂永瑆,让他大方点。皇子吝啬如此,成何体统?可永瑆的文人脾气改不掉,乾隆帝只能放弃他。

很有才华的永瑆为什么没被乾隆立为太子?只因他有一特殊癖好

抛开永瑆,乾隆帝能选的,只有看上去比较敦厚的老十五永琰了。永琰早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乾隆帝秘密定为继位人的。此年,永琰14岁,永瑆22岁。虽然从时间上看,乾隆帝选定永琰时间略早,但如果永琰失了圣心,乾隆帝随时可以秘密把他换掉。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