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亮剑》楚云飞的358团为什么一直都维持在5000人?钱伯钧道出了实情

《亮剑》楚云飞的358团为何一直维持在5000人?钱伯钧道出了实情!众所周知,在《亮剑》中,李云龙的独立团原本有1000多人,经过1942年的大扫荡之后,部队伤亡过半,也就是说,此时的独立团估计就剩下几百人了。为了尽快让部队恢复元气,李云龙决定将剩下的半个团全部打散,以连排为单位,划分不同的游击区,然后自行发展。这一招很快就收到了奇效,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独立团就发展到了上万人,尤其是张大彪,一个人就拉起了一支2000人的部队!

《亮剑》楚云飞的358团为什么一直都维持在5000人?钱伯钧道出了实情

经历过平安之战的洗礼之后,独立团仍有7000多人,而这7000多人就全部从新兵变成了老兵。而且打下了平安县城,肯定缴获了不少的好装备,所以此时的独立团兵精粮足,完全可以打一场中等规模的战役。在之后发生的大孤镇事件中,楚云飞仗着自己有5000之众,想霸占大孤镇,结果被李云龙重兵围困,最终不得不狼狈撤走。

《亮剑》楚云飞的358团为什么一直都维持在5000人?钱伯钧道出了实情

大孤镇事件,楚云飞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对李云龙的实力估计不足。很可能楚云飞太久没有派出情报人员,去收集有关独立团的情报了!大孤镇事件结束后,楚云飞不禁留下了这样的感慨:“GCD发展队伍的速度,简直太可怕了!”

《亮剑》楚云飞的358团为什么一直都维持在5000人?钱伯钧道出了实情

相比李云龙的独立团而言,楚云飞的358团明显在发展速度上,要滞后很多。在1940年时,358团就拥有5000人,然而到了抗战结束前夕,358团还是5000人左右,前后一共5年左右的时间,358团的总兵力就一直维持在5000人附近。那么问题来了,楚云飞的358团为何一直维持在5000人呢?钱伯钧道出了实情!

《亮剑》楚云飞的358团为什么一直都维持在5000人?钱伯钧道出了实情

李家镇兵变时,358团一营营长钱伯钧当着楚云飞的面,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央军排除异己,想借日本人之手,消灭杂牌部队。忻口之战,358团伤亡过半,中央没给咱们补充一兵一卒,现在358团的5000人马,都是我们自己扩编的,我们不欠重庆政府的情!” 从这句话中,可以得出,358团的兵员都是自己招募的。一般国军的作战部队,兵员都由上级负责调拨,打光了再由上级重建或者补充。然而楚云飞的358团,上级却不给调拨一兵一卒,仅凭358团的招募能力,是绝不可能招到大量兵员的。

《亮剑》楚云飞的358团为什么一直都维持在5000人?钱伯钧道出了实情

李云龙的独立团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到一万人,是因为有地方组织、民兵、游击队等等,帮忙招募或者直接予以补充。而358团在老百姓中,是得不到太大支持的。而且在抗战期间,楚云飞的358团一直盘踞在大孤山一带,活动区域受限,区域内人口有限,所以招募兵员就更加困难了。就算有老百姓想参军,也估计都去参加八路军了!

综上所述,楚云飞的358团之所以一直维持在5000人,钱伯钧道出了实情,是因为重庆的国民政府不肯为杂牌军调拨兵员,然而仅靠358团的招募能力,是无法招到大批兵员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