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在2016年,一款国产独立游戏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饱受争议,因为当时的舆论普遍以“国产单机死路一条”的声音最大;

意味着冲击市场,在一堆充值氪金的国产游戏里,显得格格不入。

当时说起国产手游,大家可能第一印象是“《天天×酷》”、“《全民打x机》”之类的游戏。至于国产独立手游,那好像就是在说梦话.....

就在这种环境下,心动顶着压力在16年发行了独立游戏《艾希》。

而且,他们竟然成功了。

现在说起艾希,我们知道了它销量很好,评价不错。拿过TGA最佳中文游戏提名、入选过科隆游戏展,甚至有被誉为“国产独立游戏之春”。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但放在当年的环境里,艾希一度饱受争议。

起因就在于它的游戏性上。

一款动作游戏,如果只用四个小时就能打通,那它的关卡设计、美术再好也白搭。

游玩时间太短,爽都没爽到。

很多《艾希》的玩家有不少都是这样的初见流程:出了大门,一路砍杀打完犹大,没了。

然后玩的自己一脸懵逼,恨不能怒摔游戏。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国产独立游戏,就这?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讲真,如果《艾希》仅仅如此,估计还没等出手游版就得暴死。

玩家不傻,只靠国产独游大概能割一波韭菜,但想要立得住脚简直异想天开。

事实上,《艾希》也真的有自己的“绝活”。

熟悉这款游戏的玩家们都清楚,《艾希》真正的玩法不仅是“动作游戏”那么简单,而是多种元素融合其中的游戏。玩家只要不厌其烦地进行探索,每一次游戏都有新发现。

《艾希》的玩法大概能分三层:

最开始玩家扮演艾希,按照旁白的话规规矩矩打完BOSS。游戏流程差不多几个小时结束,这样的玩法既不会触发任何支线,也不会有奖杯。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当玩家开始自发的进行自主探索的时候,《艾希》才会开启第二层游戏玩法。这个玩法的核心在于意识到“旁白君”的存在。

《艾希》里的每条支线,都要跟旁白君“作对”才可以解锁。

当我们不按照旁白的指示,在大桥边反复作死,旁白君就会从冷静转为抓狂,透过屏幕对玩家直接质问:“你TM在逗我吗?!”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而旁白告诫不许踏入的禁区,则被玩家反复闯入。实际上这些禁区是游戏彩蛋最丰富的地方。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当旁白觉得你对这个游戏不感兴趣的时候,它会在《艾希》之外插入高难度的跑酷小游戏。并且会在你失败的时候各种嘲讽。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不得不说,这小游戏真的难。当时很多玩家已经通完《艾希》全流程了,但就是为了这个小游戏专门回来攻克的。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后来,《汐》也真的作为独立游戏发行出来了)

当玩家已经将“雷区蹦迪”作为乐趣的时候,游戏大部分的支线和隐藏彩蛋也逐渐被发现。

此时《艾希》就会展示出它的丰富性:

你可以在游戏里玩游戏,可以挑战无尽模式排行榜,最主要的是,玩家可以真正感觉到“旁白君”的存在。

旁白君像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游戏设计者:他在一家黑心公司当苦逼打工仔,担任旁白策划美工各种职务。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他的梦想直白,那就是担任总经理,迎娶白富美。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然后现实是:他上班摸鱼屡屡被抓,不接老婆电话还要被骂.....

内容极度真实,让人有些怀疑制作组那是不是真有这么个人。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有了旁白君的存在,《艾希》也从一款动作游戏变成了“metagame”(中文译名元游戏)。元游戏的特点在于,当玩家和游戏直接产生互动,并且NPC清楚认识到玩家的存在。

最具代表性的元游戏叫做《史丹利的寓言》,是一款用起源引擎制作的第一人称游戏。但因为这部作品过于硬核,并且元游戏的流传度较低,所以比较小众。所以,《艾希》的成功不单单是因为它是一款元游戏这么简单,而是将这个游戏元素真正做到了本土化。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大家喜欢旁白,是因为它那个贱贱的性格,被调戏之后的无力,以及没事就哼《小苹果》的那种接地气儿。

如果把《艾希》当做一款沙雕动作元游戏,那还不算结束。

我们需要打通真结局,才可以看到游戏的真正内核。

游戏真正的反转在于,当我们接受了旁白是一个“游戏外”的人物时,后者却在真结局揭露真相:原来旁白只是被设计出的程序,所有的言行都是被捏造的。玩家每一次游戏都是旁白的一次循环,每一次系统重启,旁白都会被格式化。

真结局里的旁白明白这点后暴走,扭曲之后的他想要抹消掉包括艾希在内的所有存在。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为了不让玩家妨碍到自己,旁白君直接切断了玩家的控制器。而就在此时,真正的艾希出现了。艾希的自我意识,在此时彻底苏醒,游戏的循环也因此打破。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作为两个世界的存在,玩家与艾希的相遇也就此结束。

在轮回的故事设定之外,《艾希》还有一层“克风”的外衣。在每一个结局的文本中,都有基于克苏鲁故事《黄衣之主》为本的情节描写。

把这些情节穿起来,再结合《艾希》的游戏内容,展现在玩家面前的就会是一个关于“永恒与永生”的克系恐怖故事了。

所以,只要玩家足够有耐心,《艾希》就会一层一层不断展现出它玩法与剧情的精彩。

这就是艾希能拿得出手的“绝活”。

带着如此的质量,艾希杀入了当时单机手游惨淡的市场,然后不出意外的“杀疯了”。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而《艾希》的成功,不仅仅成就了自己,还鼓舞了心动去发掘更多精品游戏,乃至国产厂商继续发行独游的信心。

如果这一炮打不响,我们也很难玩到之后的《笼中窥梦》、《泰拉瑞亚》(手游版)、《风来之国》等一系列精品独立游戏了。

在《艾希》发售以后,国内单机手游市场也不再像之前那样贫瘠。至少后续的每一年都可以看到数个国产单机出现在市场当中。

有了玩家群体,就会产生“厨力”。喜欢艾希的玩家们希望在游戏之外,可以找到发散自己厨力的媒介,结果找了半天,除了游戏啥都没有。这是件很奇怪的事,甚至因此有玩家怀疑,制作组是不是在搞什么动静。

然后,三年又三年,《艾希》的老玩家们已经快等麻了,也没见官方有啥消息。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而如今,艾希以另一种姿态,来到了大家身边。

1月6日,B站官方终于联动玩明堂推出了艾希的实体手办。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最开始看到的时候,我还有点小意外:为啥不是心动官方自己亲自出手办。

但转念一想,作为老粉能发挥一下厨力,就挺知足了。

至少就现在的样品来看,制作方还是能处。至少细节上还是可以的。

这种赛博机能风,比起游戏中的2D风格会更加写实一些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可能大家乍一看,这个艾希怎么和游戏里英姿飒爽的老婆不一样啊?

这个艾希,有点“包子脸”,乍一看还透着一股天真的傻气.....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那我只能说,这也许是一种奇怪的萌点吧。

而且这种“蠢萌”的艾希,不就是打完犹大,解放自己后,把自己养的白白胖胖的真实状态嘛。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这次艾希的手办,算是“买一赠一”。

买一个艾希,赠一个“旁白君”。

在艾希身后,我们可以看到背景板上的一堆弹幕,它们都是游戏中旁白君说过的台词。

看到这些,大家有没有一瞬间想起当时玩游戏时那个碎碎念不停的家伙?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因为这次是预售制,限量499体。所以买不买这个可爱的包子脸少女,大家,全看厨力吧。

如果没抢到,也不用担心。情报姬这里也会抽一份艾希手办。

反正白嫖,赌一手自己的运气,来测测欧非也不错!

没点绝活,拿什么搞国产独立游戏?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