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作者:鉴君观察
2021年11月17日,备受网友关注的哈尔滨市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张明杰受贿、滥用职权一案,迎来了公开宣判,最终张明杰被宣判无期徒刑。

消息一出,很快登顶热搜榜。不少网友感叹“大快人心”、“民心所向”、“终于遭到报应了!”

张明杰到底是谁?为什么她被判无期的消息会引起网友们这么大的关注呢?其实这起案件会受到这么大的关注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她是歌手曲婉婷的母亲;其二,她是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大风厂”贪污案的原型。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奢侈成风的留学生涯

张明杰被捕后,大家只当是一次打苍蝇老虎的反腐工作,结果当知情人爆料,张明杰是歌手曲婉婷的母亲后,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曲婉婷的个人信息也被人扒了出来。

提到曲婉婷,可能还有很多人不是特别熟悉,但如果提到吸毒的李代沫,你的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一首歌——《我的歌声里》。这首被李代沫翻唱带火的歌,原唱正是曲婉婷。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曲婉婷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中,母亲身居“高位”,父亲却只是当地园林局的一名美工,为人低调谦和,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勤勤恳恳。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张明杰在结婚后却看丈夫越觉得不顺眼,认为丈夫“不上进”,不能给这个家带来多大的经济收入。不安于现状的她,最终选择和前夫离婚,并且带走了曲婉婷。

为了不亏欠女儿,张明杰很舍得给女儿花钱。九十年代,人均收入还不高的时代,曲婉婷就已经拥有了一架几万块钱的钢琴,货真价实的“天价钢琴”。而当时很多普通工人的工资,一个月才仅仅几百块而已。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张明杰的控制欲很强,不仅在和前夫的关系中如此,对待女儿也十分苛刻,她总想让女儿按照自己的规划前行,最终导致母女二人之间冲突不断。进入青春期后,曲婉婷和母亲的摩擦越来越多,张明杰的解决办法就是给钱,适应经济控制。虽然曲婉婷最终还是向金钱屈服,但也让母女间的感情渐渐疏离。

最终,张明杰将16岁的女儿送到了加拿大读商学院。热爱音乐的曲婉婷当然不愿意按照母亲的安排生活,既然无法选择专业,那就消极对待。每天开着豪车在街头溜达,在豪宅中和朋友们过着奢侈玩乐的生活,任由时光浪费。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张明杰最终向女儿“妥协”,让女儿选择了心仪已久的音乐专业。而彼时一年的学费就要20多万,这还不算曲婉婷的生活费。

张明杰的个人工资不过几千块钱,她又是如何负担起女儿高昂的学费和奢侈的生活呢?答案不言而喻。

毕业以后,曲婉婷和母亲的关系缓和了很多,追逐音乐梦想的曲婉婷还回到了哈尔滨开演唱会。但大家对这个籍籍无名的小歌手没啥感觉,所以音乐会票房十分惨淡。

为了维护女儿的面子,张明杰动用自己的私人人脉关系,让这场本来成为曲婉婷音乐史上的笑话,成功地回转了一些。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人民的名义》大风厂的原型

在《人民的名义》中,蛇蝎美人高小琴和丁义珍官商勾结,让原本价值10亿人民币的地皮最终被高小琴用几千万就拿下了。

这听起来似乎非常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真实上演了,主人公就是张明杰。

张明杰的身份是哈尔滨市发改委副主任、市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是正局级干部。2004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国企改制的大浪潮,原种场也在改制单位之一。原种场的全称叫做“哈尔滨市原种繁殖场”,主要生产工作是粮食蔬菜的育种,厂区内内设耕地、试验田和职工住房,占地面积约150万平方米。

早年间,为了获得经济来源,原种场用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进行抵押,向银行贷款1350万。但因为后来效益不理想,原种场无力偿还这笔贷款,最终银行将其打包卖给了食品公司一刘姓副总。

刘副总出价75万买下了原种场,却向原种场开价750万,这样一笔巨款,原种场拿不出,最后改制工作也陷入了僵局。

到了2007年,张明杰负责分管农业开发与农村建设工作,原种场的改制任务也就落在了她的肩上。张明杰给原种场支了招,让工人们到政府门前拉横幅,就说“省高官某某指使姑爷刘某强买原种场资产包”。

果然,刘副总态度立刻软了下来,将750万的天价压到了125万。可是这笔钱,原种场依旧拿不出。此时一个名叫黎华家居的公司“仗义疏财”,拿出了125万,“帮助”原种场拿下了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没人注意到,这正是张明杰布下的一个大局。

张明杰找人进行了评估,最终认定原种场的改制资金为6000余万元,买家正是东江农业科技公司。

这么看起来似乎一切没什么奇怪,但黎明家居和东江农业科技公司的真正大老板,正是曲婉婷的舅舅,张明杰的亲哥哥。

换言之,张明杰凭借自己的手段,将原本价值23亿的原种场地皮。以6000多万元的超低价钱卖到了自己家。

这还不算完,原种场改制牵涉到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张明杰再次将自己的手伸向了职工1100多万元的安置费。

566名职工等着这笔钱救命,但他们没想到,自己等来的是,工作黄了不说,连那一点可怜的安置费,也“不翼而飞”了。

其他省份的人很难想象,东北的冬天究竟有多冷。去年冬天,很多北方地区迎来了零下十几度的“超强寒冬”消息,直接登顶热搜。却很少有人知道,这样的气温在东北多么稀松平常。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而原种场的工人“被下岗”的那一年,锅炉房也被废弃,没有了暖气,许多人在零下24度的房子里,艰难度日。因为没钱买煤炭,下岗职工只能捡一些碎煤渣来烧,呛鼻子又有煤气中毒的危险,却依旧宝贵得不得了。那年是十年里气温最低的一年,离开了取暖源,半条命就交到了阎王手里。

因为太冷,有些人睡下之后,就再也没能醒过来。

除了冻死、饿死的职工外,那些无钱看病的职工同样可怜。

因为没有收入,没有安置费,甚至连医保这些基础保证都没有。有些职工生了大病,看到巨额的治疗费唉声叹气,没钱医治就是死路一条,还不如早早自我了断,能给家人省下一些生活费。一些人带着对张明杰的恨意,对世界的留恋,对家人的不舍,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些都是因为张明杰的贪欲,她踩着这些可怜人的尸体“如鱼得水”,过着富足的生活,心中却没有一丝丝的后悔。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曲婉婷和张明杰

2011年,原种场的地皮上盖起了房子——怡景森林城,属于哈尔滨先发置业有限公司开发投资。项目开工的第二年,就已经开始对外售卖,并且承诺只需要再等上一年,就能住进新房子。

转眼间三年的时间已经过去,房子才只盖了一半,工程就停了下来。其中不少买房者都是农民,也有一些人是为了给孩子买个房,借的五分利息的外债。

但他们不仅没能住进新房子,还欠下了一屁股的债,感觉生活已经黑暗至极。

当时原种场改制的时候,张明杰制定了异常苛刻的合同,大部分的职工都被迫无奈签了字,只有十一个人拒绝签字。这十一个人就成了自动离职,仍然没能阻止原种场的悲剧。

2014年,中央第八巡视组来到了哈尔滨巡视,当年那十一个没有签合同的职工,将张明杰的种种劣迹上报给了巡视组,张明杰落马,随后就进入了长达七年的羁押期。

云尽孝的曲婉婷,真的无辜吗?

很多人觉得,张明杰做的这些事情,为什么要来指责曲婉婷?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曲婉婷真的无辜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曲婉婷不可能不清楚,自己母亲的薪水是否和她的生活水平所匹配。但她却坦然吃着母亲递给她的人血馒头,过着挥霍的奢侈生活。

在早年的采访中,曲婉婷称赞自己的母亲是一位“英雄”:“她是一个勤奋的人,她给了我能得到的最好的生活,不管她是如何得到。”

这句话还能再猖狂些吗?简直就要直接挑明,我知道我妈的钱从哪儿来的,但这又什么关系,反正我花得很开心。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曲婉婷和加拿大市长男友

曲婉婷用这些下岗职工的救命钱,来到了加拿大追求他的音乐梦想。可这个梦想的背后,是566个支离破碎的家庭,也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可你以为张明杰和曲婉婷的母女关系很好?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张明杰被抓走的那段时间,曲婉婷正忙着和新男友约会,并且帮助男友参与市长竞选。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有网友爆料,这位市长男友当时还没有离婚!曲婉婷是以第三者的身份进入了这段感情。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后来,曲婉婷的微博大部分都是在宣传自己的新歌,或者和市长男友秀恩爱,只有一次发过想念妈妈的文案。直到半年后,有人爆出了张明杰和曲婉婷的身份,她才“勉为其难”地开始在网络上“云尽孝”。

最让网友感觉愤怒的,是曲婉婷的一句“冤案”。

她不止一次发文质疑中国的司法公正,说自己的母亲的案件是冤案,有一搭没一搭地转发一些刑讯逼供的文章,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表面上这位“孝女”为了母亲的事“殚精竭虑”,但实际上却过着奢侈享受的生活,远在海外,没有丝毫回国的想法。如果真的是冤案,如果真的孝顺,为什么不回国探望母亲,为什么不积极找律师为母亲辩护?

那个“云尽孝”的曲婉婷,如何从歌坛新锐,“作”成了路人皆骂?

答案只有一个,她只是为了营造一种人设罢了,实际的她却根本不爱她的妈妈,更舍不得母亲贪污给她带来的富裕生活。

身为一名地方官员,张明杰的从政生涯充满了污点,最终锒铛入狱;身为一名母亲,没有教养好自己的女儿,本该幸福的一家人,因为她所谓的“上进心”,变得支离破碎,女儿也成了和自己一样,对待至亲的亲友冷血至极。

或许,曲婉婷如今的所作所为,才是对张明杰最大的“判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