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亲历台海风云|石一宸将军亲历三次“台海危机”(八)

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石一宸将军亲历三次“台海危机”。今天继续讲第二次“台海危机”:“炮击金门”。

亲历台海风云|石一宸将军亲历三次“台海危机”(八)

石一宸

说来难以置信,以风卷残云之势将蒋介石逐出了大陆的毛泽东,多年来在台湾海峡采取的基本上是战略守势。真正对蒋介石具有致命威胁的攻击准备历史上仅存一次,那是在海南岛、舟山群岛解放之后——台湾称之为危险的1950年7、8、9三个月——那段短暂的时间内。

如若不是朝鲜战争爆发和美国介入台湾海峡,人们肯定将会欣赏到继郑成功、施琅之后历史上第三次也将是最为声威宏大波澜壮阔的一次征台行动,一次其规模、气势仅次于二次大战盟军在诺曼底登陆的军事壮举。

遗憾,来自朝鲜的战火无情地将日臻完备的作战计划击碎,迫使毛泽东南兵北调,将军事战略重心极不情愿地北移。从此,在台湾海峡表现活跃、积极、总想跃跃一试大显身手的一方仍然是蒋介石。

自1950年至1958年,他的占有很大优势的海空军几乎全面控制了闽台间的海域和天空,向大陆沿岸发射,丢下了数以千、万计的炮弹和炸弹,他的并不占有优势的陆军也放胆策动了千余次从连、排至师、团规模的针对大陆的袭扰、突击行动,并有若干次小有所获。与艾森豪威尔签订了“协防条约”,获得了美国人提供的“保险”后,蒋介石更加卧薪尝胆,战志高涨……

台湾海峡水火不容的形势早已白热化到这样一个程度,不管从哪里飞溅来一颗火星,都会引发剧烈的爆发。于是,对有几十年交情的“老朋友”进行一次叫他真正觉到疼痛的打击,成为毛泽东老早就在酝酿和思考的问题。

毛泽东悄然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在福建前线,他不缺炮弹,只缺时机。战争看来不可避免,问题只是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何等规模开场——落幕。1958年,中东的偶然不过是使台湾海峡的必然得以实现,并有了自身相当生动、丰富的表现形式。

毛泽东继续讲话,着眼点仍是美国。

“为了达到侵略别国的目的,美国到处打着反共的招牌,这是他的侵略本质决定的,它是一只凶恶的真老虎,也是虚弱的、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但在远东、台湾地区,美国有着海空优势,是否会卷入,值得考虑,我们要有所准备,他来打我们怎么办?局部战争会引起大规模冲突。

“我们的主要作战对象是蒋介石,尽量不与美正面冲突,因此,我们的海空军不出公海作战,并要防止误击美机、美舰,即不示弱,也不主动惹事。

“以中央军委名义发个电报,命令各大军区立即进入紧急战备,把作战任务下达给福州军区和海军、空军、炮兵,越快越好。

“以地面炮兵实施主要打击。第一次炮击几万发炮弹,以后每天打1000发,准备先打三个月。以后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

这一天的军委扩大会议,是毛泽东最后一次亲自决策和部署重大战争行动。一篇洋洋洒洒的开场白,已经明晰简要勾勒出他的战略意图和战术原则。而他常胜的奥妙和指挥的精髓从来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面对强敌,敢于应战,不退缩,不手软;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谨慎从事,量力而行,知已知彼,不打无把握之仗。

如果把他此次作战的战略战术概括为“通过打蒋而打美;既要打疼蒋又要避免与美直接作战,”可以想象,掌握好其中的“度”是达成目的的关键,而这个“度”之中,又隐含着多少驾驭大势的高超技艺和有声有色的戏剧性啊!

正因为如此,“炮击金门”作为一篇相当奇特玄妙的大文章,为毛泽东富有传奇色彩的军事生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亦成为中国及世界军事史上颇具研讨价值的经典之作。

8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彭德怀说,蒋介石如放弃金、马,我们不妨网开一面,让他撤。现在,他要固守金、马,那么,这一仗迟早要打,晚打不如早打。我们研究,真打起来,美国确实是个未知数,但不怕,主席讲过,道义在我方,人心在我方,政治主动在我方,地理优势在我方,军事上,我们也不差太多。还有,大家在朝鲜交过手,互相都摸底了嘛。总之,打,有风险,但有利。

毛泽东基本赞同彭德怀的观点,他引经据典地说:《聊斋》里面,有一个“狂生坐夜”的故事。说的是夜深时分,某书生和一个鬼面对面坐着,鬼作出各种嘴脸吓唬书生,书生照此办理,也龇牙咧嘴地吓鬼,最后还是鬼先抬屁股跑掉了。

现在,我们同美国也面对面坐着,大家心里都怕。我们也怕,美国有原子弹,航空母舰,你能不怕?可是美国真的就那么想打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有6亿人口,有那么大的国土,有社会主义阵营,他心里其实也怕。谁更怕谁呢?我看还是美国人怕的更多一点吧。

毛泽东的手在空中有力地一挥,指着地图上的金门岛:不要怕,狠狠地打,把它四面封锁起来。我们此次是直接打蒋,间接打美!

王尚荣赶紧插话:主席是否还有登岛作战的考虑?

毛泽东:先打3天,无非两种可能,登与不登。好比下棋,我们走一步看一步。

王尚荣又问:主席,您看,炮击时间……?

毛泽东对彭德怀说:哎,这几天没有见到叶飞嘛。打电话叫他到北戴河来。司令官不在,仗如何打?

王尚荣接住话茬:我立即打电话通知叶政委,估计明天能到。明天是8月21日,再给前线两天准备,炮击时间定在8月23日,正好是个星期六,敌人容易麻痹。可以吗,主席?

毛泽东:好嘛,就是你说的这个“八·二三”。叶飞一到,就开炮!

毛泽东“打”的决心已下,台湾海峡,即将迎来惊天动地的时刻。

今天就说到这里,请继续关注石一宸将军亲历三次“台海危机”,下期节目再会。

亲历台海风云|石一宸将军亲历三次“台海危机”(八)

李立(法学硕士,曾任《两岸关系》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统一论坛》杂志社执行总编辑,现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政党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海峡之声版权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辑:夏蕾 编审:丁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