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她是丫鬟出身,晚年凄惨死在草棚,却为国家培养了五位栋梁之才!

引言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他受到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正如赵歧在《孟子题词》中写到的那样:“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如果不是母亲的远见,孟子在长大后就不一定能获得那么大的成就了。

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为国家的兴旺强盛尽心尽力。

1

梁启超先生的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波折,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梁启超先生在广州参加乡试,成功中举,主考官一眼就看出了这个年轻人的才华,将自己的堂妹李蕙仙许配给了他。两人结婚时,李蕙仙带来了两个陪嫁丫鬟,一个叫阿好,另一个叫王来喜。

她是丫鬟出身,晚年凄惨死在草棚,却为国家培养了五位栋梁之才!

▲梁启超旧照

阿好脾气不好,又不听使唤,不久后便被梁家赶出了家门。而另一个丫鬟王来喜则是聪明勤快,深得梁氏夫妇的喜爱和信任,甚至夫妻俩将财政大权都交与她掌管。

唯一令梁启超先生感到美中不足的是,“王来喜”这个名字有些过于俗气了,实在是不美。于是便给她改了个名字,叫做王桂荃。

她是丫鬟出身,晚年凄惨死在草棚,却为国家培养了五位栋梁之才!

▲王桂荃

没有读过书的王来喜虽然不明白这个名字的内在含义,但是在她眼中,才华横溢的老爷起的名字自然不会差。于是,在今后的一生中,她都沿用了这个名字。

2

直到梁启超先生和李蕙仙成婚之后的第十年,他们才迎来了第一个孩子,也就是后来的梁思成先生。这对于夫妻俩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喜事,因为有了儿子,就不用再担心梁家香火断绝的问题了。

她是丫鬟出身,晚年凄惨死在草棚,却为国家培养了五位栋梁之才!

▲梁思成画像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摆在夫妻俩面前——就如同母亲一样,儿子的身体还是很弱,让人感觉随时都会夭折一样。对此,梁启超先生可谓是愁白了头。

作为妻子,李蕙仙也很焦虑,但她很快就拿出了一个办法——纳妾。而这纳妾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她的陪嫁丫鬟王桂荃。从这一点来看,李蕙仙其实是很聪明的,她知道,为了延续梁家的香火,丈夫未来纳妾的可能性很高,而自己也不好阻止。既然无法阻止,那为什么不选择一个不会对自己不利的人呢?况且,在那个年代,陪嫁丫鬟成为侧室是非常常见的事,这在外人看来也不会奇怪。

于是,在李蕙仙的撮合下,十八岁的王桂荃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成为了梁启超先生的侧室。在加入梁家之后,她也“不负众望”,总共生下了四男二女六个子女。

她是丫鬟出身,晚年凄惨死在草棚,却为国家培养了五位栋梁之才!

▲梁思永旧照

但是,虽然王桂荃已经成为了梁启超先生的侧室,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梁启超先生在李蕙仙生前却很少公开提到她,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梁启超先生一直提倡“一夫一妻制”,但他本人却已经有了侧室,这要是传出去了,那该怎么服众呢?因此,对于王桂荃他始终是避而不谈。

王桂荃对于名分却并不怎么在乎,她所希望的,就是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她也希望自己在别的方面能够帮到家里人,而她也确实办到了。

她是丫鬟出身,晚年凄惨死在草棚,却为国家培养了五位栋梁之才!

▲李蕙仙旧照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李两家人逃亡日本。谁也没想到的是,当时还是个小丫鬟的王桂荃第一个学会了日语,这对全家人的生活都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可以说,王桂荃已经渐渐地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无论是梁启超李蕙仙夫妇,还是孩子们,都是离不开她的,这在后来的生活中也有所体现。

3

梁启超先生和李蕙仙都在20世纪20年代就去世了,留下王桂荃一个人,一个人带着9个孩子,艰难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她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为了不让孩子们辍学,她一个人努力工作,供起了全家所有孩子的学费。

她是丫鬟出身,晚年凄惨死在草棚,却为国家培养了五位栋梁之才!

▲梁思礼晚年近照

在王桂荃的努力下,9个孩子全都顺利地长大成人。其中,梁思成先生成为了知名的建筑学家,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之父”;梁思永先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考古教育的奠基人;梁思达先生成为了经济学家;梁思忠先生参加了抗日战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马革裹尸;梁思礼成为了导弹控制专家,是中国导弹控制系统研制创始人之一。可以说,他们能有这样的成就,与王桂荃的付出是分不开的。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1968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她与子女们被迫四散分离。由于常年的劳累和病痛的折磨,她再难负担得起这样的奔波劳顿,在一个草棚中溘然长逝,享年85岁。

她是丫鬟出身,晚年凄惨死在草棚,却为国家培养了五位栋梁之才!

▲梁启超墓

“文革”结束后,子女们在梁启超先生和李蕙仙的墓旁,栽上了一棵“母亲树”,以纪念这位为家庭操劳了一生的伟大母亲。

结语

《诗》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希望大家能在父母还在时多陪陪他们,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天才追悔莫及。

参考资料:

《诗经》

《孔子家语》

《孟子题词》

《梁启超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