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朝之谜:张三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公元1418年,明成祖朱棣诏令大臣胡广前往湖北武当山寻觅一位道长,临行前再三告诫他,倘若寻不见此人,回来便要处死。

于是,胡广飞马赶到武当山,随后是亦步亦趋叩拜仙山,端的是磕头如捣,诚心敬意,希望能用一颗至诚之心感动山上那位奇人随他入京见驾,哪想到,待他转遍全武当,依旧没能发现那位道长的踪迹。

就在他万念俱灰地打马下山时,忽于路上见到一位道长,但见此人风姿魁伟,大耳圆目,须髯如戟,身上着一件补丁道袍,人显得十分脏乱,一问之下,恰是皇上让他寻觅的世外隐逸高人——张三丰!

胡广一时惊喜交加,匆忙下马向张道人连连施礼,恳请他赴京朝见永乐大帝,张三丰听完捋须哈哈大笑,他对胡广道,自己这段时间正在参加天上太上老君的仙丹盛会,刚吃了几粒丹药,便有道童禀报民间圣上要寻他求教,本来自己不想参与国事,没想到皇上竟以大臣性命相要挟,无奈之下,自己只好先到京师拜会了皇上。

言罢,张三丰飘然而去。胡广听完半信半疑,却也只好回京复命,结果到朝中一问,张三丰果然来过。

明朝之谜:张三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据《明史》载,胡广主要任务是寻找建文帝。那么上述所言无论真假,张三丰在大明王朝的确声名显赫,无人不知,那么他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明史》中介绍,张三丰生于元朝末年,是辽东懿州人,本名张全一,又叫张君宝,号玄玄子,因他平时不修边幅,世人多称他为“张邋遢”。

张三丰曾在终南山从师于火龙道人,练就一身绝技,后来师成下山,从此浪迹江湖,四海为家。

张三丰为人极有个性,而且十分聪明,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性格是诙谐幽默,路上说话做事时常引人发笑。

更绝的是他无惧严寒酷暑,一年四季只穿一件单薄衣衫。但他饭量惊人,吃一顿饭往往需用斗量,而有时还能几天也不吃一粒米。

张三丰终日游戏红尘,每天走啊走,乐啊乐,一天他路过武当山下,抬眼一望,不由得惊呼一声:“此山他日必定大为兴盛!”

于是,张三丰飞步上了山顶,开始结庐而居,打算在此长期居住下去,可没过多久,他耐不住山中清苦寂寞,便又远游而去。

说起“三丰”这个道号,其来历与宝鸡有关。

史载:一天,张三丰站在金台观旁,凭栏向南眺望,忽见对面鸡峰山巍峻挺拔,三座尖尖的高峰挺立苍润,直插云霄,秀丽可人。

恰巧这时,旁边有人问他尊姓大名,他便随手一指渭河对岸鸡峰山,说自己号“三峰”,后改为“三丰”。

明朝之谜:张三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一天,他入住宝鸡一座道观,当晚,他忽然对身边徒弟们说自己快要死了,过不多久,他果然盍然而逝,徒弟们全都失声痛哭,末了只好先将他放入棺材。

次日正要下葬时,忽听棺材内有声响,众人打开棺材一看,张三丰竟又活了过来,而且还笑着跨出棺材,说自己适才在天上游历了一番,此举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张三丰的事迹传出后,是越传越神奇,就连皇上都听说了。

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出使臣查访张三丰,结果久寻无果。到了永乐年间,又有人提起张三丰,明成祖朱棣十分好奇,很想见见这位百年不遇的世外高人,因此派人赴各地到处寻找。

因有建文帝失踪一事,所以不明就里的人们还以为成祖这是在托名寻找建文帝呢。

不论事情真假,成祖却是找过张三丰,后来因叹福缘浅薄,无缘得见仙人,遂下定决心为张三丰做点事情,因此命工部召集三十万民工,拨银百万两,重建武当山被战火焚毁的房屋宫殿,还塑了一座张三丰像,派专人管理,并亲赐“遇真宫”匾,从此武当山名声大振,香客云集,成为天下著名的圣山,也就应了张三丰当初的预言。

明朝之谜:张三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我国武术有外家与内家之分,外家历来以少林为尊,而内家则以武当称雄。

看过金庸小说的朋友知道,其中张三丰因习练《九阳真经》,逐渐悟到以柔克刚的太极拳法。

在其他小说中,也有说张三丰见到喜鹊斗灵蛇,啄蛇头而蛇尾攻之,啄蛇尾则蛇头攻之,啄蛇身而头尾一齐攻之,接着,蛇趁喜鹊惊愣之际,突然发难,便吓跑了喜鹊。张三丰从中悟到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武功。

民间有关张三丰的传奇故事实在太多了,通过史料可知,张三丰定有其人,武当山的发达也与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于内家拳是否是张三丰所创,因时间久远,让人不得而知,综合以上分析,张三丰应有一身超出常人的武功,再加上他行事洒脱不羁,所以也就难免被时人称为活神仙了。(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李广乐园)

网图侵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