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在大城市生活这么苦,为什么大家还是不愿意离开

作者:文青志

1

清晨挤上透不过气的地铁,只能租郊区的房子,每天加班到深夜,可能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子。

在大城市的生活,就像是一场末流淘汰游戏,人们永远在追赶,城市永远在淘汰,走得慢的人就会吃不上饭,跑不快的人就会被这种无情的城市抛弃,因为永远都有源源不断的人涌进这个城市,有人离开,有人留下。

而当我们问起,在大城市生活这么苦,为什么大家还是不愿意离开?

大部分的人还是想说,因为曾经的梦想,曾经的理想,永远的追求。

不想向现实妥协,不想向冷眼的人认输,这是一场和自己的战争,也是证明自己的方式。

这是一场勇者的游戏,用青春和汗水去闯荡的游戏。

在大城市生活这么苦,为什么大家还是不愿意离开

2

这些年,给我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更多的边缘地区的孩子走出来,去到大城市发展。

在今年的黑龙江选调考试中,给出了充足的福利:报销来回车费,下车就送一套波司登羽绒服,拿着准考证可以在哈尔滨全城免费打车。

这样的福利,让我们见到了求贤若渴的东北,更是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大城市发展。

而来到大城市就意味着成功吗?当然不是。

家里有一位旁系哥哥,已经三十四岁左右,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之后,就一直在北京拼搏。

没房没车没结婚,已经被家里老人催促很多次让其回家发展,但是他迟迟没有回来。

或许是已经习惯了大城市的生活,也可能是不能接受麻烦的交通,落后的医疗水平,费时的行政效率,看不到未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家乡的一切都不能足够吸引一位在大城市生活十多年的人回来。

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一定要在北京发展呢,家里人都在家乡,回来好像也挺好的。”

他回答:“自己很多同学在北京待了四五年之后都回去了,大家觉得我也会马上被迫回家,但是我没有,我觉得北京充满希望。”

他后面动情的对我说:“你知道吗,当时大学刚毕业,工资还没到手,自己也不想问家里要钱,下班之后回住的地方需要两块钱坐地铁,一个馒头一块钱,当时自己全身上下刚好只有三块钱,那一天自己的晚饭就是那个馒头,那天之后自己真的就是身无分文,那种回家之后空荡荡的感觉真的很难忘,有时候也会忍不住就偷偷哭,现在想想真的感觉不容易,但是我还是挺过来了。”

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家公司的高管,收入可观。但是他给我最大的感受不是回家之后多么阔绰,而是思想层面的差别,言行举止中满是小乡野市民没有的礼貌、周到、素养。

或许他还是不能在北京买房买车,但是却收获到回家发展的同学不能体会到的更精彩的生活。

只要自己享受,别人就无法劝阻,其他现实因素便也只是助长自己成长的催熟剂。

在大城市生活这么苦,为什么大家还是不愿意离开

3

大城市意味着竞争和挑战,相比于小城市的轻松和自在,在大城市需要不断学习才不至于被淘汰,有些人会被现实因素打败,但有些人却会越挫越勇,在一片陌生的原野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还记得王宝强只身北漂,最开始住着最便宜的地下公寓,天天吃着馒头,跑着千篇一律的龙套。最后他成功了,是他的努力和坚持不懈,更是他的不放弃。

还记得之前在北京地铁口唱《安河桥北》的民谣歌手宋冬野,如果不是在大城市的地铁口唱,在一个小乡村的村口唱,想出名恐怕很难很难,多难得的才华恐怕也只能孤芳自赏。

大城市很辛苦,但是大城市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机遇,也意味着更多的可能和发展。

那些在大城市失眠的年轻人,那些在一线城市住着地下公寓的追梦人,那些受尽生活磨难和艰辛还不肯离去的奋斗者,他们不是不怕苦,只是害怕辜负。

辜负自己的理想,辜负自己的希望,辜负本应该拥有的可能。

人生有千百种方式,选择怎样的生活,就选择了怎样的人生。

有些人的人生是细水长流的安稳,有些人的人生是惊涛骇浪的刺激,无论是安逸度日,还是拼搏闯荡,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去过好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人生,就够了。

在大城市生活这么苦,为什么大家还是不愿意离开
在大城市生活这么苦,为什么大家还是不愿意离开

—关于作者—

文青,用心写文,热爱摄影

若文字可以带来一点点思考,陪你度过漫长岁月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