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红25军前后有5位军长,他们在后来的革命历程中都有怎样的发展

在红军历史上,红25军是一支名声在外的部队,当年长征到达陕北的红军,除了三大方面军以外,还有红25军,而且红25军是第一支到达陕北且部队人员没有减少反而增多的部队。

红25军自建立之日起到抗战时期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前后有6年的时间,期间有5人担任过红25军的军长,本文就跟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5位军长。

1、首任军长旷继勋

1931年10月25日,鄂豫皖苏区抽调了红4军第10、第11、第12师部分部队,在安徽六安县麻埠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由旷继勋担任军长。

旷继勋,贵州思南人,早年曾在川军当兵,1926年通电响应中共领导的沪顺起义并于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旷继勋率部发动了蓬溪起义,加入红军队伍。之后旷继勋到洪湖地区,担任红6军军长,1930年12月,旷继勋被派到鄂豫皖苏区担任红4军军长,在旷继勋的率领下,红四军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红25军前后有5位军长,他们在后来的革命历程中都有怎样的发展

旷继勋

1931年10月,红25军组建后,旷继勋调任红25军的军长,率部参加商潢、苏家埠等战役,为粉碎敌人第三次“围剿”,进一步扩大根据地作出了贡献。然而他反对张国焘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严厉批评了张国焘家长制作风等问题,1933年6月被张国焘在四川通江洪口场杀害,时年38岁。

2、第二任军长蔡申熙

1932年7月,蔡申熙接替旷继勋担任红25军军长。

蔡申熙,湖南醴陵人,1924年从孙中山陆军讲武堂转入黄埔一期学习,同年秋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两次东征和北伐战争。1927年8月蔡申熙参加了南昌起义,后任起义部队第11军24师参谋长。

红25军前后有5位军长,他们在后来的革命历程中都有怎样的发展

蔡申熙

1930年初蔡申熙被派到鄂东南地区领导游击斗争,在这里他参与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并担任军长。1931年1月第15军与第1军合编为第4军,蔡申熙担任第10师师长。期间他曾担任彭杨军事政治学校校长,为鄂豫皖苏区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

1932年7月,蔡申熙接替旷继勋担任红25军军长,同年10月,蔡申熙率部与敌人在湖北黄安河口镇战斗时,腹部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6岁。

3、第三任军长吴焕先

1932年11月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湖北黄安檀树岗重建红25军,吴焕先担任军长。

吴焕先,河南新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与领导了黄麻起义。而后相继担任了红四军第十二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第25军第73师政治委员,参与了鄂豫皖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剩下的部队被重新组建为新的红25军,吴焕先担任军长。

红25军前后有5位军长,他们在后来的革命历程中都有怎样的发展

吴焕先

1934年4月,红28军和红25军合编成新的红25军后,吴焕先改任红25军政委,与前后两任军长徐海东和程子华率部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扩大红二十五军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5年8月21日,红二十五军在甘肃泾川四坡村附近南渡汭河时遭国民党军突然袭击。吴焕先在指挥部队抢占制高点的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28岁

4、第四任军长徐海东

1934年4月,徐海东率领的红28军与吴焕先率领的红25军在河南省商城县豹子岩会师后,合编成新的红25军,徐海东担任军长,吴焕先改任政委。

徐海东,湖北大悟人,早年曾当了11年的窑工,1927年参加了黄麻起义。参与创建了鄂豫皖苏区,先后担任营长、团长、师长等职务。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后,徐海东率领红27师与郭述申领导的部队合编为红27军,徐海东担任79师师长。

红25军前后有5位军长,他们在后来的革命历程中都有怎样的发展

徐海东大将

红25军重建后,徐海东担任副军长兼74师师长,1933年10月红25军主力转移后,徐海东率领余下的部队组建了红28军并担任军长。1934年4月与吴焕先汇合后担任新组建的红25军军长。当年11月,红25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名义开始长征,改任副军长,由程子华当军长,后来程子华改任红25军政委,徐海东又任红25军军长。

抗战爆发后,徐海东所在的部队改编为115师344旅,徐海东担任旅长,后又担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等职。1940年之后,徐海东由于身体原因长期处于休养状态,甚至缺席了整个解放战争。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1970年去世,终年70岁。

5、第五任军长程子华

1934年6月,程子华被派到鄂豫皖苏区工作并被任命为红25军军长,原来的军长徐海东改任副军长。

程子华,山西运城人,1926年12月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1927年参加了广州起义,1931年4月被派到中央苏区工作,先后担任过红三十五军第三七团团长, 独立第三师师长,红五军第四十师师长、第四十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第十四师师长,第二十二师师长等职。

红25军前后有5位军长,他们在后来的革命历程中都有怎样的发展

程子华

1934年6月到鄂豫皖苏区后接替徐海东担任红25军军长,1935年8月吴焕先牺牲后,程子华改任红25军政委,徐海东又改任回红25军军长。

抗战时期,程子华担任冀中军区政治委员、冀中区党委书记、晋察冀中央分局副书记兼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程子华被调到东北地区工作,解放战争末期担任四野第十三兵团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程子华被调离部队,先后担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主任、党组书记、民政部部长、政协副主席等职。由于已不在军队工作,所以在1955年没有被授予军衔,1991年程子华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小结:

红25军的五任军长,蔡申熙和吴焕先在战斗中牺牲,旷继勋被错误杀害,程子华调离部队没有被授予军衔,仅有徐海东一人在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以他们在军中的资历,如果都能活到1955年,至少也应该是大将级别的了。

除了这几位军长级别的人物,红25军一共走出了97位开国将军,包括2位上将(刘震、韩先楚),6位中将(李耀、张天云、张池明、陈先瑞、林维先和梁从学)以及88位少将。88位少将中的刘华清和王诚汉在1988年恢复军衔制后又被授予上将军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