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河南出土曹操墓,揭开华佗被杀真相,专家:我们误会曹操2000多年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胡适。

历史上有句话叫“成王败寇”,史书一向都是由胜利者抒写,在三国乱世当中,曹魏似乎不是正面人物,即便夺得了天下,各方面的评价都相对偏低,特别是曹操,一向以“奸雄”闻名后世。

河南出土曹操墓,揭开华佗被杀真相,专家:我们误会曹操2000多年

曹操精通兵法,擅诗歌,俗话说咏诗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曹操在《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是曹操诗作,这首诗也是充分表达了曹操的抱负和理想,从诗中也能看出一点曹操的豁达心胸,即便曹操生性多疑,但也绝对不是《三国演义》描写的那般“奸诈”。

其实明眼人也能看出《三国演义》带着强烈的“捧刘贬曹”现象,毛宗岗版本的《三国演义》在曹操的“奸诈”更显露无疑,他点评:

曹操平生无真,至死犹假,则分香卖履是也。临死无真,死后犹假,则疑冢七十二是也。

河南出土曹操墓,揭开华佗被杀真相,专家:我们误会曹操2000多年

毛宗岗说曹操奸诈了一辈子,临死的时候也不安排国家大事,还要求家属设置七十二疑冢,怕他人掘墓毁尸。

就连苏轼也是点评:平生奸伪,死见真性。

若说曹操“奸诈”,可能确实有点疑心病,毕竟曹操手握大权,想要一统天下没点小心思怎么行,可要说七十二疑冢,那曹操还真是做了一个冤大头。

曹操死前一年多,作《终令》,他就提到了丧事从简,要求“不树不封”,临终前也是交代薄葬,但是并没有提到设立七十二疑冢。

河南出土曹操墓,揭开华佗被杀真相,专家:我们误会曹操2000多年

《三国志》当中也只是提及,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编写《三国志》的陈寿前半生在蜀汉度过,若是他想要抹黑曹操,那在合适不过,当时陈寿将下葬的地点都写得清清楚楚,很显然并没有什么七十二疑冢一说。

七十二疑冢只是《三国演义》杜撰出来的一个情节,为了就是衬托曹操的“奸”,然而在口口相传下,却成了妇孺皆知的千古之谜。

南北宋时期,曹操彻底被定义为奸雄,王安石还作了一首: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邱。蝼蚁往还空陇亩,麒麟埋没几春秋。

这首诗也是在暗示曹操设下了七十二疑冢,元代还有学者实地考察,由于各类史料的出土,七十二疑冢就成真了。

河南出土曹操墓,揭开华佗被杀真相,专家:我们误会曹操2000多年

曹操的“奸”在《三国演义》当中不胜枚举,被后世津津乐道便是曹操杀华佗,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曹操患有头痛病,只有华佗能够医治,华佗诊断后便说: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华佗是打算执行开颅手术,生性多疑的曹操,就认为华佗要杀他,华佗又说:大王曾闻关公中毒箭,伤其右臂,某刮骨疗毒,关公略无惧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

这里还是借用“捧关贬曹”的手法,同时也是进一步说法曹操的疑心病非常重,曹操信不过华佗,将其斩杀。

那么真实的历史真是如此吗?

曹操墓位于河南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有多次被盗的痕迹,2009年进行抢救性发掘,墓葬是一座双室砖墓,占地面积有740平方米,规模宏大,不过出土的随葬品非常少,仅200多件器物,极为珍贵的一共八件。

河南出土曹操墓,揭开华佗被杀真相,专家:我们误会曹操2000多年

这八件基本上都是刻有一些“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短矛”铭文字样,这些文物的出土也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墓室当中还出土了一男两女的骸骨,男性年龄大约在60岁左右,这跟曹操66岁死亡的年龄吻合,在出土的一些石牌中,记载了曹操和华佗之间的恩恩怨怨,曹操曾说:

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

看到这些记载,专家们恍然大悟,表示误会曹操2000余年,我们先来搞清楚曹操跟华佗之前的恩恩怨怨。

华佗确实用针灸之法替曹操治过病,曹操也感到有所好转,便想将华佗留在身边专门替他治疗,但是华佗离家太久了,想要回去一趟,他就假称收到了妻子的家书,暂时回去一趟,曹操没有多问,就放他回去了。

河南出土曹操墓,揭开华佗被杀真相,专家:我们误会曹操2000多年

自从华佗离开后,曹操的头疼病又犯了几次,他就写信给华佗希望他能够回来替他治病,华佗不肯,不愿被曹操奴役,就写信回复曹操说妻子病了,暂时不能回去。

曹操被三番五次的拒绝,也非常生气,就派人去查看,还下达了一项命令,若是华佗的妻子真的病了,就赏赐他4000升小豆,同时放宽期限,若是华佗撒谎,就把他押送回来。

士兵赶到华佗家中一看,他的妻子健健康康,完全没病,华佗也被押送到许昌监狱,华佗也是犯了两条大罪:.欺君之罪、不从征罪,荀彧担心曹操的病情,还替华佗求情,但是华佗的所作所为,已经挑战到曹操的权威,若是不杀华佗难以服众,华佗在狱中也被拷问致死。

华佗的死并不是因为要给曹操开颅,而是因为不听曹操的命令,触犯了权威,曹操心怀一统天下之志,自然要做到赏罚分明,其实从曹操赏赐华佗4000升小豆也能看出,曹操这人心胸宽阔,也有诚信待人的一面,若是华佗没有骗他,又怎会被曹操所杀。

河南出土曹操墓,揭开华佗被杀真相,专家:我们误会曹操2000多年

曹操帐下有许多谋士,基本上都得到重用,就算徐庶不出一计一谋,曹操也没想过杀他,魏文帝时期,更官至中郎将。

《三国演义》虽然借鉴了历史,但罗贯中是以汉室作为中心,蜀汉在他眼里为正统,曹魏自然“乱臣贼子”,从各方面来贬低曹操,也就有理可寻了,但了解曹操的人对他评价都非常高,

陈寿在《三国志》当中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明代李瓒也说:时将乱矣,天下英雄无过曹操。

当然也有一些负面评价,基本上都是说他奸雄、离间骨肉之类的,这些评价大多都受了坊间传说和小说的影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