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1955年,我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军队建设也正式朝着制度化开始推进。

不过,由于是第一次授衔,军区的干部们通常会向少将军衔以上的人摸底,看看他们对待自己军衔的态度。

大家都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很多也不在乎军衔,他们觉得,比起牺牲的战友,自己能活着领军衔,已经是一件荣幸的事情了。

不过也有一些会在乎军衔高低,这也不算错,毕竟军衔是荣誉的象征。

然而,当上级询问孔庆德对军衔的看法时,本来打算给他授予中将军衔,然而孔庆德却表示:自己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孔庆德

论资历,他足以授予中将

军衔并不是领导随便安排的,而是要以事实作为出发点,领导们会结合他们的过往经历以及贡献综合考虑决定。

因此,给孔庆德授予中将军衔,也是应该的。

1928年,孔庆德为了谋求生路参加了国民革命军,三年的时间里,他听说了红军的很多光辉事迹,感觉那边才是穷人的队伍。

凑巧的是,他所在营的营长魏孟贤在六安起义,他便如愿以偿当上了红军。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在做出了正确选择后,孔庆德作战越来越勇猛,从战士到连长,他并没有耗费太多时间,要知道,火线提拔,基本就是敢死队了,还好孔庆德足够幸运活了下来。

在王家围子战斗中,孔庆德率领全连战士奋勇直前,他的脑门上也中了一发土炮弹片,可他却丝毫不在意,让卫生员简单包扎了一下便重新回到了战场上。

而这块疤,却跟随了他一辈子。

在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以后,国民党发动了“三路围攻”,孔庆德所在的连队顺利完成了掩护侧后的任务,这也让他受到了领导的格外重视。

和中央红军汇合以后,孔庆德也升任至36团团长,在过草地的时候,孔庆德便把自己的马让给伤员来骑,自己都不舍得用。

刚刚出草地的包座战斗中,孔庆德再一次负伤,一发子弹穿过了他的左胸,最终在担架上走完了长征的路。

因此,这些在红军时期的壮举,也奠定了孔庆德的地位。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陕甘宁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孔庆德成为了129师385旅769团1营营长,他的部队临危受命,再次被选为先头部队开赴山西抗日前线。

在那场赫赫有名的“夜袭阳明堡”战斗中,3营去袭击机场,而1营则负责牵制日军,孔庆德率部顺利完成了任务,最终保证了整个行动的顺利。

之后,由于日军的火力太过凶猛,八路军主要开始打游击战,而孔庆德的部队也活跃在昔阳、平定一带,他带领部队多次发动突袭,经常让日军抱头鼠窜,措手不及。

期间,有一件非常特殊的工作能体现上级对于孔庆德的信任:护送美国军事观察员去晋察冀地区考察。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此事事关重大,关系着八路军的形象问题,上级非常重视,因此孔庆德也立下了军令状,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由于不能带太多战士,这次护送行动必须万无一失,出现一点点失误都会功亏一篑。

在白天遭遇到敌人的袭击以后,孔庆德果断决定走小路,让所有人都保持静默行军,全部在夜间行动,就这样,他顺利把美国观察员卡尔逊送到了目的地。

卡尔逊在后来还写下了一本书介绍中国革命和抗战,书中也详细提到了孔庆德护送他的这段历史。

1938年3月那场让全国为之振奋的“神头岭伏击战”中孔庆德又出色打了“诱敌战”,当时769团负责突入黎城,孔庆德的的1营在凌晨就打了进去,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又在天亮之前全部撤出,最终使得追击而出的敌人掉进了神头岭埋伏圈。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1939年1月,敌人加大了对根据地的“扫荡”,给抗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孔庆德营部的侦察员发现,日军携带有一门山炮,孔庆德得知以后立即挑选30人组建起了突击队,携带武器闯入日军驻守的村庄,用大刀砍死所有日军后顺利将山炮拖走。

这还是129师在华北缴获的第一门山炮,刘伯承听说以后都非常高兴,这就叫做“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在进攻辽县的战役中,孔庆德的右手又一次被炮弹炸断,由于伤情严重,他也被火速送往129师医院治疗,好在经过大家的努力,孔庆德的手还能用。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到了1942年,革命根据地进一步扩大,军队的人员也得到了补充,上级决定抽调有经验的干部去加强地方武装,而此时的孔庆德也被任命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那会的条件也比较艰苦,孔庆德一边指挥生产,另一边又要指挥作战。

到了1943年,他也升任为司令员,一直到抗战结束。

可以说,抗日战争时期是孔庆德成长最为迅速的过程,凭借着这份履历,在开国之后授予将军军衔就已经没有问题了。

在解放战争期间,孔庆德的表现也更为优异。

在蒋介石刚刚撕毁和平协定以后,孔庆德便立即带领麾下的第四旅开赴前线,从陇海路一直打到巨野,把敌人打得抱头鼠窜。

在1947年的定陶城战役中,第四旅南渡黄河,将逃出定陶的敌军全部歼灭。

在“挺进大别山”的战略部署下,他们更是忍痛销毁了大量重型武器,轻装便行,一路开赴到淮河北岸的华店地区。

第二年,国民党军主力从豫南等地抽兵北上,孔庆德也亲自指挥28旅攻打樊城,一路解放了襄阳,抓获了国民党15绥靖区长官康泽。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康泽

到了1949年2月,军队有了重大调整,桐柏军区变成了解放军58军,孔庆德便开始担任军长的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他便作为首批高干学员来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走到了这里,身经百战、数次负伤的孔庆德永远会被历史铭记。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如此辉煌的履历,却只要个中将

1955年,中南军区的干部部部长刘兴元给孔庆德打了一个电话,简短介绍了关于干部评定军衔的一些条件。

刘兴元最后询问了孔庆德对于军衔的意见和想法。

可提到这些,孔庆德却说:“首先也感谢组织上对我的肯定和关心,不过作为一名从战争时代走出来的幸存者,能够赶上授衔和授勋就已经非常幸运了,无论给我授予什么样的军衔,我都会非常满意。”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刘兴元在听到这些话以后,还是想听听他的具体意见,可孔庆德却说:“无论给什么我都能接受,能授予个校官就不错了,大校或上校中校都可以。”

孔庆德后来也回忆起来这些往事,他始终认为当时并没有开玩笑,虽然这些事情关乎着自己的荣誉,也不可能没有想法,可孔庆德却从另一个角度在思考这些问题。

他在战争中几次受伤,无论是弹片砸中额头还是子弹穿过肺部,只要运气再差一点,他都会牺牲在革命的道路上,可如今,自己还能活着看着新中国的成长,这已经是非常荣幸的事情了。

而且,从人生的轨迹来看,孔庆德有这种想法,确实也能代表着一批人。

他是从山东曲阜一户普通的农民家庭中成长出来的,因为实在是没有其他活路因此走上了参军的道路,他的思想也从“报家仇”转变到“解放人民”,并把他当做毕生的目标。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他说:“在党的领导下,我的思想不断坚定,经历了两过雪山、三过草地,也经历了枪林弹雨,数次重伤都大难不死,然而很多同志都倒在了胜利的前夜。”

从这些话便能看出,这些想法出来以后,肩上的军衔便不再重要,与这些相比,理想才最为重要。

而且,主动降级的故事,并不是在授予军衔的时候才有的。

比如孔庆德在红军时期就当上了师长,不过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大家为了实现最重要的目标,都不计较个人得失,几乎人人都选择“自降三级”,那会也根本不用做什么思想工作,大家心里都有底。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在新中国成立后,大家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也根本不需要在乎这些,一个阶段的目标实现了,得失并不重要。

那会,全国的6个军区月渐渐改化为12个大军区,孔庆德也奉命前往武汉军区参与组建工作,分担军事训练的任务,上级也最终确定,还是授予孔庆德中将军衔,就算再怎么要求降级,校官实在是有些过分。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考虑到军衔制度化刚刚推进,孔庆德也没有再推脱,最终接受了肩膀上的将星。

1955年12月15日这一天是孔庆德将军毕生难忘的。

哪一天,武汉军区举行了授衔典礼,地点便在武汉市委礼堂中,李先念副总理专门出席了典礼,大约有一千多人参与了这场盛大的聚会。

李先念在台上严肃地宣读了授衔和授勋的命令,他代表毛主席向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授予了上将军衔,代表周总理向孔庆德和谭普仁授予了中将军衔。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李先念

其实,在那通电话之后,孔庆德便把军衔的事情给抛到脑后了,在这一天之前,他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将会被授予什么样的军衔和获得什么样的勋章,他也从来没有打听过。

他回忆说:“在听到自己被授予了中将军衔以后,我有点意外,不过更多的是惊喜和激动。”

那一天,孔庆德迈着军人的步伐走上了台,敬礼的时候也格外用力,那枚金灿灿的中将肩章和几枚勋章,也让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重量。

典礼结束后,大家穿上新式礼服拍照留影,当晚还在汉口胜利饭店举办了欢庆晚宴,此时的他,再次想到了那些因为牺牲而无法出席活动的战友,想到了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心里也思绪万千,他频频举杯,也算为舒缓情绪。

在三年以后,孔庆德还真的拥有了一次“降衔”的机会。

1958年,武汉军区召开了党代表大会,当时毛主席也来到了武汉视察工作,期间,主席接见了全体代表,孔庆德正巧站在前排,还和毛主席有了一次握手的珍贵合影,这也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之一。

党代会作出了一系列决定,其中还包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下到基层下连当兵,会议中的18位将军个个都表了态,主动申请下连。

当年10月底,孔庆德脱掉了中将军服,佩戴上了列兵符号的士兵章,那一年,他已经46岁了。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大家一起火车转汽车来到了河南的某个军区,师里的领导赶紧赶了过来,要给各位领导汇报工作,可大家却说:“我们是来当兵锻炼的,不是过来蹲点的,我们手上也没有指挥权,你也不用汇报了。”

这段时间里,所有人都没有受到特殊照顾,和普通战士们实行“五同”制度,结果,当地部队的连长不放心让孔庆德将军站岗,还特意安排了几个人偷偷保护着孔庆德,在被发现后,孔庆德也显得无可奈何,干脆申请去炊事班做饭。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来到了炊事班后,无论是淘米煮饭还是正面发馍,孔庆德可以说是样样在行,一旁的小战士都感到非常奇怪,孔庆德回答说:“当兵不会做饭那能行,红军期间,我们都是自己弄饭吃。”

这些事情也足以看出,孔庆德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中将而感到高人一等,他也始终将自己的初心放在第一位。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1983年,孔庆德按照大军区正职待遇退休,在退休以后,他经常都在关心着国家军队的建设情况。

而且,孔庆德将军也是一位出名的长寿老人,活了100岁。

上级拟授此人为中将,他却表示:我当中将不够格,给个大校就行了

参考

[1]侯红志. 孔庆德生死护送美军军官卡尔逊[J]. 档案记忆,2017(08):21-23.

[2]张炜. “铁嘴将军”孔庆德的百岁人生[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5(03):45-48.

[3]孔庆德,郑珠滨,高飞. “能授校官就很不错”[J]. 福建党史月刊,2009(13):16-18.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