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猪肾移植人体再获成功:无排斥反应迹象,肾换“苹果”将成历史?

去年10月,全球首例基因工程猪肾移植到人体手术,于NYU Langone Health(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完成。这是异种移植手术首获突破性成功,为器官的无限供应带来了新的希望。

短短两个月时间过去,朗格尼医学中心再次启动第二次实验性异种移植手术。

猪肾移植人体再获成功:无排斥反应迹象,肾换“苹果”将成历史?

据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汇编的数据,全美有9万人在等待肾脏移植手术,但在去年全美只有23401人接受了肾脏移植手术,占比仅有25%左右。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20万人等待肾移植,但成功完成的只有9000余例。

在长达十年的发展里,中国器官捐献的发展已经跃升至世界第二。但捐献的发展还远远填补不了需求的缺口,基因工程非人类肾脏移植技术,成了科学家们专研的重点。

“我们又一次在单基因敲除异种移植方面取得了进展!”此次负责主刀的罗伯特·蒙哥马利博士说道。

猪肾移植人体再获成功:无排斥反应迹象,肾换“苹果”将成历史?

据朗格尼医学中心公布的实验细节,此次异体移植手术步骤如下:

蒙哥马利团队获取来自联合治疗公司子公司Revivicor提供的GalSafeTM猪。GalSafeTM猪于2020年12月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作治疗人类的潜在来源,由联合治疗公司研发而成。

蒙哥马利团队将供体猪内的alpha-gal基因“敲除”,这种基因会导致人类产生对猪肾抗体介导的急性排斥反应。

猪肾移植人体再获成功:无排斥反应迹象,肾换“苹果”将成历史?

蒙哥马利团队将敲除alpha-gal基因后的猪肾移植到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的脑死亡人类身上,并在54小时内对尿液的产生和肌酐水平进行观察。此次实验的观察结果为:移植后的肾脏正常工作的关键指标都与人类肾脏移植结果相当,没有观察到排斥反应迹象。

“这可能是每年拯救成千上万人生命的途径。”蒙哥马利博士说。

猪肾移植人体再获成功:无排斥反应迹象,肾换“苹果”将成历史?

如果这项研究最终能够落实应用,那么肾换“苹果”的悲剧将不会再上演,移植器官将会结束“一命换一命”的捐献模式。

维护人类的生命,是科技进步最大价值体现。接连获得突破的异种移植手术,背后是科学医学工作者努力50多年的结果,在此之前“将猪肾替换人肾”的科学家们被视作疯子。而同样被视作疯子的,还有抗老领域的科学家们。

作为该领域中的佼佼者,哈佛医学院终身教授大卫·新克莱尔(David Sinclair)曾在其所著的书籍中说道:“没有任何生物学定律说我们必须变老。”

猪肾移植人体再获成功:无排斥反应迹象,肾换“苹果”将成历史?

将变老当做一种疾病,然后去治愈它,这明显比异体移植手术要更加疯狂。毕竟,需要更换器官的人和都会变老的人比起来,显得是那么的渺小。

深耕抗老研究30年,由新克莱尔发现能提早介入老化进程的NAD+前体(WLNAD类物质),已经被全球各大顶级学府列入研究。即便是在国内,清华、北大、同济、广体等也相继发表该物质的实验论文,关注度颇高。

据新克莱尔发布在学术期刊《CELL》的论文资料,这种普遍存在于人体内的物质会在25岁后急剧减少,当该物质水平不足以支撑人体内细胞修复、能量代谢等工作时,一些老化指标便会发生变化。

猪肾移植人体再获成功:无排斥反应迹象,肾换“苹果”将成历史?

和联合治疗公司研发出可以用作人体肾脏来源的GalSafeTM猪类似,莱特维健生物公司也从非人类来源研发出可外源补充的“WLNAD类物质”,其在一些人体实验中被证明恢复老人肌肉能力等指标,从科学幻想真正走入现实生活。

继日本在2020年将该物质列入食品原料后,国内众多平台也陆陆续续出现上述WLnad类物质成品。有人将其称为“普通人的保鲜剂”,也有人盛赞科技的进步,而这还只是生命科学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

很多人恐惧科技的进步,担心科技会扰乱现有的秩序规则,但无论是异种移植手术还是抗老领域技术,科学家们都从未急功近利。作为异种移植手术的研究的领军人物,蒙哥马利不止一次站在临床人体活体异种移植的反对方。

猪肾移植人体再获成功:无排斥反应迹象,肾换“苹果”将成历史?

2019年蒙哥马利参加了美国器官移植大会,他就以人类活体临床时机不成熟为由,提议先以脑死亡的人类遗体作为实验对象,逐步向人类活体临床过渡。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移植研究所教授陈忠华认为,异种移植手术获得历史性的进步,但并不意味人类很快就能实施异种移植手术。人们还需等待,客观谨慎的等待新科研成果的到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