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1年一名农民,进乡赶集无意看见一张主席像,说:他曾是我带的兵

诶,他曾经是我带过的兵啊!

”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农喊道。

你谁啊,这话可不能乱说……

”周围的人都被这个老农嘴边的话惊了一下。

我没看错,这就是我的好兄弟润之啊!

”老农解释道。此言一出,在场的人都愣在了原地。

51年一名农民,进乡赶集无意看见一张主席像,说:他曾是我带的兵

1951年,一位老农照常进乡赶集,想着把家里的产的粮食卖掉换点钱。可是,一上午过去,自己辛辛苦苦从家里拉来的粮食仍是没有人上前询问价格,到了中午,老农实在是扛不住毒辣辣的太阳,口渴得很,就想着去讨口水喝。

思来想去,最终,老农还是决定去不远处的乡公所,里面一天都有政府人员值班。

到了乡公所后,一幅毛主席的肖像画吸引了老农的注意,老农愣在原地看了许久,直到工作人员上前询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时候,老农才缓过神来,“

哦,哦,我能不能讨一碗水喝?

见老农嘴唇干得厉害,工作人员连忙把老农领进了屋子里,给老农倒了一杯水。将一杯水猛灌下去的老农,再一张嘴就把在场的所有吓了一跳,只见老农指着毛主席的画像喊道“

我想起来了,我说怎么看着这么眼熟,他曾是我带的兵啊!

看周围的人都不相信自己说的话,老农接着解释道,“

我没看错啊,这就是我的好兄弟,毛润之嘛!

这位讨水喝的老农究竟是谁?他又为何口口声声说毛主席是他曾经带过的兵?

51年一名农民,进乡赶集无意看见一张主席像,说:他曾是我带的兵

据了解,老农名叫彭友胜,此时已经67岁。出生于湖南省衡东县一个小村子的他,童年时期因家里贫穷仅上了半年的私塾,便以放牛为生,在其15岁时,就离开了老家外出谋生活,当时,正值清末时局动荡,1907年,没赚到钱的彭友胜索性决心参军,不为别的,就为讨口饭吃。很快,彭友胜因身材强壮、表现优异被提拔为了“副目”。

说起彭友胜与毛主席的故事,还得从“武昌起义”爆发开始说起。

一、初次相遇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面对清军的残酷镇压,位于湖北省的革命军强烈请求新军能够加入,见此局势,湖南新军的领军人当即回复,同意起义支援,并下令攻下长沙城。

18岁的毛泽东,早就盼望着这一天到来,在得知武昌起义全面爆发的消息后,毛泽东下定决心要加入进去,“参军”是18岁的毛泽东的首要目标。

决心参军入伍的毛泽东,便和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同收拾行囊,前往汉口。此时,长沙城外的起义军也已到达城门口,随时准备攻城。

51年一名农民,进乡赶集无意看见一张主席像,说:他曾是我带的兵

就在毛泽东一行人准备出城时,才得知,长沙城马上也要爆发起义。

被拦下的毛泽东一行人,欣喜若狂,既然这样,自己何必舍近求远呢。

5天后,辛亥革命成功结尾,毛泽东当即便前往驻扎在长沙城内的起义军军营。可是,在毛泽东多次表示自己很想要参军,负责征兵的军官大哥都严肃拒绝了他,还强调说,“

必须有可靠的人作担保,否则你是进不来的。

一心想要参军的毛泽东哪想过那么多,以为是军官大哥故意刁难他,便告诉军官大哥自己是一个人在长沙城,找不来人做担保。

谁曾想,这个负责征兵的军官当即就不耐烦地赶毛泽东走,年轻的毛泽东气不过,随之与军官发生了争执。

就在两人越吵越烈时,一个名叫朱其升的士兵路过这里,将毛泽东拉了过去,问道“

小兄弟,发生什么事儿了?跟大哥说说,看看我能帮上什么忙?

”毛泽东便将自己想要参军,却被告知要担保人。

见毛泽东有一种书生气质,与军队里的糙汉子给人的感觉大不相同,朱其升便将毛泽东引荐给了当时的“副目”彭友胜。

51年一名农民,进乡赶集无意看见一张主席像,说:他曾是我带的兵

在朱其升给自己讲过原委之后,彭友胜便开口询问毛泽东,“

小兄弟,给我说说你为什么不好好念书,却想着要当兵?

”毛泽东便将自己的想法和身世全都告诉了彭友胜,义正言辞地说道“

投笔从戎,乃我之幸。

见毛泽东年纪轻轻如此有志气,彭友胜转身就去找了负责征兵的军官,说“

我现在就是毛泽东的担保人,你看毛泽东现在能不能参军?

”与彭友胜交好的征兵军官,在彭友胜的担保下,也不好再说什么,就把毛泽东的名字写在了花名册。

之后,彭友胜就给毛泽东安排其他的住宿、吃饭问题,还邀请毛泽东做自己的上铺,怕毛泽东拒绝的彭友胜,更是直言道:“

你睡上铺,我睡下铺,咱俩之后就是上下铺兄弟,什么事儿都有个照应,这你可不能拒绝我啊。

就这样,毛泽东成功加入了当时的湖南新军,成为了彭友胜的手下的士兵。

51年一名农民,进乡赶集无意看见一张主席像,说:他曾是我带的兵

二、过命交情

在毛泽东加入队伍后,彭友胜格外欢喜这个带有书生气质,脑袋灵活的年轻人,两人的关系越走越近。

一天,应上级指示,彭友胜所率领的队伍必须前往另一个距离150多公里的战区待命,所以,毛泽东他们必须连夜行军。

行军路上,不仅面临着路程遥远的困境,道路的状况更是糟糕,队伍翻过一座山,还要再翻过一座高山,当时的毛泽东因体力不支,便落在队伍后面。负责断后的朱其升见毛泽东满头大汗,担心出什么意外,便和毛泽东一道跟在队伍后面。

没想到的是,半夜突然下起了大雨,本就危险重重的山路更加难走,为了安全起见,毛泽东和朱其升两人便放慢了步伐,小心前进。

在两人互相搀扶走到陈家大土弯时,突然发现他们两个好像脱离了队伍,此时,两人都已精疲力尽,不想落后的二人在调整片刻后,想起身继续前行。

51年一名农民,进乡赶集无意看见一张主席像,说:他曾是我带的兵

就在此时,发现毛泽东和朱其升两人不见了的彭友胜找到了对方,见他们安然无恙便松了一口气。毛泽东和朱其升两人在“副目”彭友胜到来的时候,悬着的心,也放进了肚子里。

考虑到毛泽东和朱其升体力不济,再加上即使现在起身追赶,也恐怕赶不上大部队,当下彭友胜便提议,在村子里休整一夜,明早再赶路。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三人刚刚找到落脚的地方休息下时,不远处的马蹄声就将三人惊醒,正常来说,在这一混乱的年代,马蹄声即意味着有战乱,因此,或许“敌人就在不远处”。

躲在草屋的三人,在不了解具体情况之下,不敢轻举妄动。直到,敌人的搜查声越来越近,彭友胜决定换个地方隐蔽。

经验相对较多的彭友胜,在多次惊险躲过敌人搜查之后,带着毛泽东两人躲进了一个隐蔽性极好的阴沟里面。

然而,敌人似乎是不搜查到人便不肯罢休,整整三天,村子里被敌人翻了个底朝天后,敌人的搜查才结束。

毛泽东、彭友胜和朱其升三人便在这条阴沟里,不吃不喝地躲了整整三天三夜,直到敌人撤离后的第二天,三人才与大部队汇合。

可以这么说,这一次的经历,使毛泽东成长许多,共同经历过生死的两人结下了过命的交情。

51年一名农民,进乡赶集无意看见一张主席像,说:他曾是我带的兵

三、互道离别

1912年3月,半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辛亥革命也取得了完全胜利,清政府垮台,溥仪退位。此时的毛泽东,觉得自己现在的任务已经完成,想要回学校继续攻读。

某一晚,下定决心的毛泽东便私下去找了彭友胜,真诚地对彭友胜说明了自己的想法,“

副目,我想回学校继续读书,想要离开部队,但这只是暂时的,如果需要的话,我会回来的,来找您,我就是想要听一下您的看法。

早就觉得毛泽东志不在此的彭友胜,还是想要劝一劝毛泽东,毕竟毛泽东在入伍的这半年时间里,表现非常优异,再加上,毛泽东有文化,所以在队伍里,深受众人的喜爱,便对他说:“

润之啊,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你要是留下来的话,将来肯定大有作为。

下定决心的毛泽东,还是拒绝了彭友胜的挽留,直言“

现如今,革命已经完成,我留在这儿也没什么意义了,倒不如回去继续念几年书,填填肚子。

最终,彭友胜还是答应了毛泽东退伍的请求,彭友胜清楚,毛泽东再继续留在此地,只会耽误他的前程。

51年一名农民,进乡赶集无意看见一张主席像,说:他曾是我带的兵

第二天,彭友胜便将毛泽东即将退伍的消息公布了下去,战友们一时之间都难以接受,纷纷来劝毛泽东多留一段时间,对此,毛泽东还是没有改变心中的想法。

为了欢送毛泽东退伍,战友们决定给他办一场小酒席送行,这场小酒席的菜单上还着重要求,一定要有一份红烧肉,因为毛泽东最爱的菜便是红烧肉。

在最后,送毛泽东到车站的彭友胜实在是忍不住,多次背过身去擦眼泪,临别一刻,彭友胜哽咽地交代毛泽东,“

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咱们后会有期。

”在车来的时候,还强塞给毛泽东两枚积攒很长时间的大洋。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这一别,两人再见面的机会几乎为零。

四、书信现真心

之后,两人再次相见时,便是在中共一大召开之后,此时的毛泽东,正在逐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彭友胜也已官至少尉排长。

在广州再次相见的两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从下午一直聊到深夜,两人才依依不舍地道别。

51年一名农民,进乡赶集无意看见一张主席像,说:他曾是我带的兵

在两人见面不久后,面对蒋介石的“消极抗日”政策,彭友胜觉得这有违自己的初心,便离开了军营,回到了老家湖南省衡东县。

回到老家后的彭友胜,从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不愿再被中国国情所困扰,一心一意做起了农民,心里整天惦记着庄稼的播种和来年的收成。

以至于,彭友胜只知道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农民翻身做主了,这一切都是伟人毛主席的功劳,却不知,这位毛主席就是曾经的毛润之。

直到1951年3月,出现了文章的开篇一幕,彭友胜至此才得知,伟人毛主席便是当年手底下的毛润之。

51年一名农民,进乡赶集无意看见一张主席像,说:他曾是我带的兵

其实,彭友胜早就料到毛润之日后必定会有不凡的成就,但是,怎么也想不到他会成为国家主席,被惊讶到的彭友胜回到家才缓过神来。当即就去找了村里识字的先生,请代写一封信,并寄给了毛主席。

在信中,彭友胜首先就告诉了毛主席,自己被划为了贫农,还分了土地,这一切都是毛主席的功劳,以及其他的一些问候,最后,彭友胜还在信中暗暗提到,看主席能不能给他找个养家糊口的活。

信寄出去,等了一月都没等到回信的彭友胜刚准备放弃时,邮递员送来的一封毛主席的亲笔回信。

在信中,毛主席直言自己收到彭友胜的回信很是高兴,在信中还询问老大哥的身体是否还安好,

最后说道,如果家里着实困难的话,你可以拿着这封信,去湖南省省政府找程星龄程主席,他会替我照顾你。

毛主席的这封信,字里行间都写满了对于彭友胜能够来信的高兴,全篇都透露着两人昔日的情谊。

之后,在彭友胜带着这封信去找程星龄主席时,彭友胜才知道,为了能够真正照顾到他,毛主席还亲笔为此给程星龄写过一封信,信中表示:若是有人带着毛主席的亲笔信前来寻求帮助,定要关怀。

51年一名农民,进乡赶集无意看见一张主席像,说:他曾是我带的兵

知道毛主席良苦用心的彭友胜更加感激不尽,了解到毛主席爱喝茶的彭友胜,在房子前后都种满了茶树,每年都会采一批最好的茶叶,寄给毛主席。

收到茶叶的毛主席,也十分感动,专门让中央办公厅回了一封感激信,此外,毛主席还特别交代要告知彭友胜老大哥,自己很喜欢喝他种的茶,不光自己喜欢,其他的领导也很喜欢,希望彭友胜能够保重身体,每年都寄些茶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