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何乾隆和嘉庆都认为皇位非道光不可?原因其实很简单

为何乾隆和嘉庆都认为皇位非道光不可?

在这篇文章,笔者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相信大家在看完这篇文章,就会知道答案的。

道光在执政期间,虽没有取得秦皇汉武的卓越政绩,但他不贪暴、不淫逸,为政勤勉,常常以“

俭德

”自律,对皇朝的建设只能说苦劳大于功劳,后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平庸的执政者。而就是这位平庸的人,却得到了乾隆和嘉庆的共同认可,极力去拥护他为帝国下一任接班人,难道是两位贤君看走眼了吗?非也,这其中也是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原因。

嫡长子的身份

为何乾隆和嘉庆都认为皇位非道光不可?原因其实很简单

自周建立帝国之后,皇室规定了嫡长子继承皇位制度,这一制度深刻影响了中国千年的发展。这种嫡长子继承制形成了封建社会的文化认同,而这是道光继承皇位的主要因素。

道光帝是嘉庆帝的嫡长子,自嘉庆帝原配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所生雍正经历了康熙时期的“

九子夺嫡

”之争,深知皇位之争带来的巨大危害。他为了让之后的皇位传承有一个相对平稳的交接,建立了秘密建储制。

首先、在当时封建文化影响下,乾隆帝还是有嫡子情节的,虽然自己没能传位于嫡子,但对道光帝这个嫡出的孙子,乾隆帝还是会另眼相看,这是人之常情。

为何乾隆和嘉庆都认为皇位非道光不可?原因其实很简单

其次,嘉庆帝的庶长子穆郡王早夭,三子绵恺乾隆六十年才出生,乾隆帝去世时绵恺才虚四岁,还是个孩子,英明、聪慧与否,还没有表现的舞台,而道光帝生于乾隆四十七年,换言之,乾隆六十年之前乾隆帝的法定继承人嘉庆帝只有道光帝一个儿子,乾隆帝自然对这个孙子充满期望!

最后,道光帝在乾隆帝活着时已经十几岁了,在中国古代,十三四岁就已经结婚生子了。所以,乾隆帝对这个“

成年

”孙子的表现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比对绵恺之类还是孩子的孙子更喜爱一些。更何况,道光帝本身还是有其独到之处的,并不是“

废柴

”,乾隆帝喜欢这个孙子太正常不过了。

能文善武,多才多艺

为何乾隆和嘉庆都认为皇位非道光不可?原因其实很简单

如果只是凭借嫡长子的身份登上皇位是不够的,起码还需要让人心悦诚服的才能。

道光在当时确实是有才能的!那年,八十岁的乾隆率领满朝文武打猎,将绵宁带在身边。九岁的绵宁一出手,竟然射中一头鹿。乾隆很开心,当中赏赐绵宁黄马褂和花翎。为了纪念此事,乾隆还赋诗一首:

“尧年避暑奉慈宁,桦室安居聪敬听。老我策骢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

赞美皇孙比自己更早出道,对大清江山后继有人感到无比欣慰。

为何乾隆和嘉庆都认为皇位非道光不可?原因其实很简单

如若只是武义高超他只能是一位将领,但他在小时候就展现了恐怖的学习天赋。

清史记载,道光帝“

六龄就傅,聪明天亶,目下十行

”。

这说明道光帝小的时候不仅头脑聪明,而且反应敏捷,试想能够一目十行的人能有几个呢?道光在同时代同年龄算是优秀的人了,这样多才多艺的人怎能不惹他人喜爱呢?

拥有领袖气质

治理一个国家,需要威严,需要领袖的气质,这样才可以在暗流涌动的国家中,保证自己的国家繁荣昌盛。道光也在历史中证明了自己拥有这份能力。

在天理教徒进攻紫禁城之时,其他皇子见状都慌张逃命,唯有道光帝挺身而出,冷静分析着战局,组织同入侵者反抗,并利用自己武器“

鸟枪

”击毙了数名天理教徒,最终在“先进武器”的威慑之下,天理教徒未能得逞。

为何乾隆和嘉庆都认为皇位非道光不可?原因其实很简单

事后,嘉庆帝对道光帝大加赞赏,加封其为智亲王,连同绵宁用的武器也被加封为“威烈”。可见,道光帝的胆识还是非同一般的,通过这件事让嘉庆看出他并非池中之物,继而从众多皇储中脱颖而出,他的皇太子之位也更加稳固。

清朝的落寞,道光虽是由古代到近代的皇帝,但他并没有大刀阔斧带领大清完成转型,千年的农耕经济在人们脑海中的地位也是根深蒂固,但这是违背历史发展的规律,最终也没有挡住大清衰落的脚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