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谈优势说不足,黄山市委书记凌云用了45页PPT

作者:上观新闻

1月4日,2022年元旦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黄山市委七届二次全体会议召开,通过相关《决定》和《决议》,进一步明确黄山市发展目标,部署全市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

“当务之急,是落实、落实、再落实。”黄山市委书记凌云在会上讲话时开篇明意,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起跳、奋勇争先,谱写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设新篇章。

谈优势说不足,黄山市委书记凌云用了45页PPT

樊成柱/摄

凌云通过PPT演示的方式,用45页的文字图表与数据,分析黄山发展不足与优势所在。其中,具体深入的剖析了黄山发展经济现状与全省平均水平、省内相关地市、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差距。一串串具体数字、一行行形象文字,直白而犀利,坦率地晒出了黄山存在的不足之处,让与会者深受触动、凝神深思。同时,凌云通过生动具体的数据与表述,详细分析了黄山市具有的历史人文、地理区位、综合交通、生态环境等四大发展优势,以及今年以来各项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鼓励党员干部与群众要树立发展信心,在新的一年继续奋发崛起。

她说,这一年来,黄山市的这些优势被挖掘整合利用,经济社会发展已呈现很多喜人的趋势变化,正在不断刷新外界对黄山的固有印象和认知。一年来,黄山和徽州两个顶流IP破冰出圈,中外文化创意产业安徽发展大会、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暨生态产品博览会等25场重大活动轮番上演,相继斩获2021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等10余项国际国内荣誉,荣获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五连冠”,成为全省唯一三捧“长安杯”城市,“看黄山的”正成为一种转变和共识。

谈优势说不足,黄山市委书记凌云用了45页PPT

一年来,“创意黄山”建设全面推进,“双招双引”风生水起,九大新兴产业破题推进,2000余批次客商前来商洽考察,立顿茶叶等502个项目相继落地,引进百名博士入企合作或挂职,一大批80、90后青年人才在此创业追梦,黄山成为长三角第五大高铁枢纽,“全面融入长三角、对接京津冀、链接大湾区、走向全球化”开放大格局加速形成,“到黄山去”正在成为一种现象和趋势。

谈优势说不足,黄山市委书记凌云用了45页PPT

一年来,“四千工程”扎实推进,体悟实训争先恐后,黄山的干部视野打开了、格局提高了、能力增强了、激情迸发了,动起来、跑起来、走出去、沉下去的干事状态愈发浓厚,“有黄山样”正在成为一种标签和气象。

谈优势说不足,黄山市委书记凌云用了45页PPT

凌云称,黄山市既要看清差距、又要看足优势,既要特别清醒、又要特别自信,把握新风口、拿出新状态、拼出新局面。差距逼人奋起,必须增强危机感。如果把黄山市放到长三角比较,差距则更大,在白热化的区域发展竞争中,标兵越跑越快,追兵越赶越急,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只有苦干实干拼命干,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跟上步伐、实现超越。优势催人奋发,必须增强使命感。正视差距是为了保持清醒、防止盲目乐观,看清优势是为了鼓足干劲。要激发有一必争、有冠必夺的奋进姿态,摆脱坐井观天、小富即安的中游心态,干出不俗业绩、闯出新的天地。黄山市要把自身发展放在全国全省的大格局中去定位,放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来审视,事事坚持“跳起来摘桃子”,每一名党员干部要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劲头干事创业,把工作做到精致、极致。

据知,经综合考虑,黄山市今年经济增速已确定,延续了去年增幅高于全省、长三角平均的积极态势。凌云要求,各地各单位都要按此谋划自身发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实事求是、精准测算。要自我加压、奋力跳一跳。要扎扎实实抓产业、抓实体、抓招商,推动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经济发展实现量的增长、质的提升。

黄山市已经确定今年要抓好“十大行动”。具体是:有效投资攻坚行动、六业千亿乡村产业振兴行动、九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行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推进行动、改革开放深化拓展行动、城乡品质提升行动、山水人文保护提升行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落实行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行动、政治生态优化行动。

凌云要求,在工作推进中,任务要实,各地各单位要细化任务分工、健全推进机制、领导要以上率下。近期,黄山市将启动新一轮双招双引攻势,还将召开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年动员会,传递项目为王、项目至上的强烈信号,全面打响有效投资攻坚战。

凌云称,现实工作中,党员干部要杜绝“四热四冷”。即“热在上层、冷在下层” “热在牵头部门、冷在其他部门” “热在概念、冷在内容” “热在前面、冷在后面”。要抓项目谋划、要抓项目招引、要抓项目落地。建立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服务制度,签约项目要加快落实开工条件、开工项目要全面提速建设进度、在建项目要早日运营达效,用目标倒逼责任、用时限倒逼进度、用督查倒逼落地。

谈优势说不足,黄山市委书记凌云用了45页PPT

凌云表示,黄山市要把抓落实体现到促进共同富裕上,包括大力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工程,推进城镇低收入群体关怀计划,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聚焦农村居民增收致富,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培育壮大“田园徽州”公用品牌,发展乡愁经典产业,提升农旅融合效益,锻造更多经济强村。要把抓落实体现到为民办实事上,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切实解决学位、床位、车位、厕位等群众关心问题,确保在教育集团化办学、医疗高品质服务、城市数字化转型、安全生命线工程、改善人居环境、防汛抗灾体系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让群众感受到家门口实实在在的变化。

栏目主编:赵翰露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来源:作者:安徽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