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蒋介石后代刻意隐瞒身份回大陆故居,一个小细节,被管理人员认出

1996年春,蒋介石生前最爱的孙子,48岁的蒋孝勇查出食道癌晚期,这个春天,将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抹绿。

蒋孝勇有一个未了心愿,不多的时日里,他想回大陆奉化溪口扫墓。

开始,家人不断劝他放弃回大陆,肿瘤不断恶化,经不起长途跋涉的远行。可他固执的认为,不管多危险,都要走这一遭。

蒋孝勇思乡情重,源于他祖父的疼爱。他的童年,是蒋家最落魄的时候。

小岛上的岛主,心情不好时,只要听到孙子蒋孝勇喊三个字:“爷爷好,”立马像换了个人,可见,他在老蒋心中的分量了。

他从小知道爷爷一生最大的功绩,也明白爷爷和父亲暮年最大心愿,就是大陆故乡。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死而有憾。

(1949年蒋介石最后一次祭母)

从1949年败退台湾后,至死不能回大陆一步,临终交代,棺木暂不落地,想叶落归根。

等待回大陆安葬的遗愿,难为着蒋家几代人。

在多方的努力下,蒋孝勇心愿终于实现了。于是,家人的陪伴下,他踏上艰难的回乡路。

作为蒋家后人回大陆,心里无疑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过去那些年大陆对蒋家口诛笔伐,而台湾也是“反攻大陆”之声响彻云霄。浅浅的海峡隔断的不仅是乡愁,也是历史记忆。

随着时间流逝,大陆人对蒋家态度有了很大变化,从“蒋匪”到如今的抗日领袖。

1996年秋,全家从台北飞往北京,因当时两岸来往不似现在密切。

蒋介石后代刻意隐瞒身份回大陆故居,一个小细节,被管理人员认出

官方安排,此行是鲜为人知的旅行。国台办给浙江方面只简单的说“台湾来的客人”。

蒋孝勇一家人和大陆游客一样,买了门票,跟着导游,游览一个个景点。

第一个景点是蒋母墓道。蒋孝勇深情地看着墓碑,想起了爷爷蒋介石的遗愿,想起了至今仍离地而厝台湾慈湖寝陵里的浮棺。

等机会葬于他的母亲身边长久陪伴,蒋孝勇眼圈红了,不能替爷爷完成心愿,他很难过。

第二个景点是丰镐房。这是他父亲蒋经国儿时住的地方。

导游讲解时,蒋孝勇操一口宁波话,和导游自然交谈起来,导游不可思议。

原来,蒋介石蒋经国在台湾,生活中依然讲老家方言,蒋孝勇是打小熏陶。当导游问他是否是老乡时,蒋孝勇只是幸福地笑了笑。

蒋介石后代刻意隐瞒身份回大陆故居,一个小细节,被管理人员认出

当导游对着蒋经国全家福,跟蒋孝勇讲解蒋家的历史时,他发现正对着自己的这位台湾游客,跟照片里的人像极了!

导游的惊讶,引起了丰镐房的管理人员的注意,上前举着照片看了又看,十分确定,他们就是蒋介石的后代。

因为是不公开的一趟旅行,意外被认出,蒋孝勇转身走开了。留下身后兴奋的议论。

蒋孝勇儿子蒋友柏传记中,有这样一段动情的描写:

“我知道,父亲这一刻身体颤抖了。仿佛一股暖流穿过。我此刻何尝不想停下来?何尝不想代父对管理人员和导游说:‘是,我就是这房子主人的后代!’强忍着激动的心,我没这么做。扶着病重的父亲,慢慢走出了这个生命原点的家。”

蒋介石后代刻意隐瞒身份回大陆故居,一个小细节,被管理人员认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