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情商越低的人,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越喜欢做这4件事,一看便知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也非常看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古人已经为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其中不少理论至今仍然十分受用。酒桌文化其实也是我国比较传统的一种社交方式。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美食总是能够带给人们快乐,有时也能够促进一段关系的发展,或是一笔交易的完成。

如果一个人拥有较为良好的餐桌礼仪,常常会给他人留下较为不错的印象,会让他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更好的人缘。

情商越低的人,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越喜欢做这4件事,一看便知

因此在和别人共进晚餐,尤其是参加他人的宴会时,我们更应该牢记一些基本的礼仪准则,这样才能够帮助我们维持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情商越低的人,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越喜欢做这4件事,所以你的人缘就会变得越来越差。

一、不带礼物赴宴

大部分人从小跟着父母耳濡目染,已经对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有了一定概念。无论是托人办事,还是简单地团聚庆祝,中国人总是喜欢带上一些礼品表达自己的心意。

但出于社交礼仪,不少人在收到礼品时,总是会客气地附和几句。

情商越低的人,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越喜欢做这4件事,一看便知

其中最常见的客套话就是,人来了就好,不需要带什么礼物。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不然,即使是最好的朋友邀请你参加饭局,两手空空前去敷衍,也会让对方觉得非常尴尬失望。对于宴席的主人来说,他们看重的并不是这一份简单的礼物。

只是我们携带礼物前去赴宴,往往更能够表达出我们对这次宴会的重视,以及对宴席主人的尊重。

这些礼物的价值并不一定太高,但只要能够表达你的心意,让主人明白你的真实感受,同样可以让你们的感情更进一步。

情商越低的人,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越喜欢做这4件事,一看便知

心理学中有一个被称为人际互动学的分支,其中就明确指出,任何一段人际交往关系都是建立在索取与获取之上。换句话来说,你来我往互相付出索取,才能够让一段感情维持得更加长久。

没有人愿意长时间一味付出,却始终得不到任何正向的情感回馈。哪怕你此时经济周转不佳,一份简单的应季水果作为礼物,也可以让宴席主人感受到你的心意。

倘若你长时间索取,没有回应,即便你与对方的感情十分和谐,这份感情也终究会有消耗殆尽的一天。

有不少现代人都厌倦人际交往,或是觉得和他人相处十分劳累,就是因为他们总是无法得到正向平等的回馈。

情商越低的人,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越喜欢做这4件事,一看便知

其实最美好的人际关系便是礼尚往来,在得到他人付出的爱意后,及时用行动回馈对方。

二、轻易评价菜品

我们需要意识到,即使饭局主人与饭菜没有直接关系,这顿饭菜同样是饭局主人宴请好友的“礼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饭局主人的面子。

有的人或许觉得自己性情直率,遇到自己不喜欢的饭菜便直接点名批评,认为自己仅仅是在对饭菜的口味进行评价。

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已经让宴席主人非常尴尬,甚至会让心思敏感的人产生嫌隙与猜疑。

情商越低的人,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越喜欢做这4件事,一看便知

一些人或许也会认为,你这是在暗指宴席主人招待不周,从而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因此在参加饭局的时候,应该尽可能夸耀味道鲜美的菜品,而不是刻意提出某个菜品口感不佳。

如果总是在饭局上抱怨菜品,也会将这种负面情绪传达给他人,让人觉得你是一个爱抱怨,没有家教的人。

即使你认为自己与宴席主人关系十分亲密,也不应该在大庭广众下指责菜品不佳,事后用开玩笑的方式讲出自己的建议,反而是更加妥善的方法。

三、真的将自己当成客人

情商越低的人,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越喜欢做这4件事,一看便知

不少人到朋友家做客时,总是会觉得过于拘束,不敢随意行动。而主人也常常会说一些客套话来缓解尴尬,让你安心做好一位享受的客人。

无论我们和主人的关系如何,我们都应该意识到,这只是一句流于表面的客套话。

如果长时间心安理得地将自己当成客人,认为主人一家就应该尽心尽力地招待自己,这段感情很快就会因此破裂。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也应该适当做一次东道主,邀请对方到自己家中做客,或是在做客的过程中帮主人做一些小事。

情商越低的人,在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越喜欢做这4件事,一看便知

比如帮主人处理一些来不及处理的垃圾,或是在就餐前帮忙摆放碗筷,这些小细节都会成为你的加分项,让主人发自内心地敬佩你。

四、没有及时回馈对方

任何一段关系都是你来我往的,长时间接受一方的付出,只会让对方觉得越来越沉重,逐渐放弃维持这段感情。

如果好友在某一时间请你吃饭或是到他家中做客,我们也应该在近期以同样的方式招待对方,这样别人才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重视,以及对这段关系的重视。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编辑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