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时期,曹操到底盗取了谁的墓葬,能够养活自己15万军队三年?

在考古界流传着一句话,名字叫做“汉墓十室九空”,为何这样说呢?汉朝喜欢实施厚葬,大量的金银珠宝随着逝去的王公贵族进入了墓穴,然而不幸的是,这迎来了大量盗墓贼的窥视,其中中国历史上的最大的盗墓贼,就是东汉末年的三国军阀,魏国奠定者曹操。

三国乱世,战乱不断,打仗是一项烧钱的职业,而曹操在斗争初期,地盘只有那么一点大,部队也没有多少,到哪里去弄钱呢?

三国时期,曹操到底盗取了谁的墓葬,能够养活自己15万军队三年?

曹操就打起了过去那些贵族墓葬门的算盘,设立了专门人员去发掘他人墓葬,因为中国古人对先人的遗体是非常尊敬的,这样光明正大的刨别人家的坟肯定说不过去,盗墓的人自然也就被大家称之为贼,曹操认为这个名字是不雅,有污自己的名声,因此他将这些手下人为“摸金校尉。”,汉代的学者陈琳在《为袁绍檄豫州》中写道:“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揭露曹操的暴行。

三国时期,曹操到底盗取了谁的墓葬,能够养活自己15万军队三年?

在三国争霸的初期,曹操势力范围任然很小,经常有时候打下来的城池还来不及休整,就被其他人攻占,曹操也是如此,没有一座常年稳定下来的根据地,此种情况是极其危险的,这就意味着,曹操部队的粮食,无法等到当地农民麦熟,安然收取,很难得到稳定给养,而曹操刚刚收编了黄巾降军,拥有15万庞大的军队,吃饭成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不得不说,盗墓确实能够为曹操收购大量的军饷,变成了他在诸侯之间的一个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袁绍手下的主簿陈琳大骂曹操脸皮厚的原因。

三国时期,曹操到底盗取了谁的墓葬,能够养活自己15万军队三年?

而曹操在发掘一个豪华墓葬之后,竟然获取了养活15万军队三年的财宝,他盗的究竟是谁的墓穴呢?根据分析,曹操盗的应当是位于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刘武的墓穴。

刘武是刘邦的孙子,汉文帝的儿子以及汉景帝的同胞弟弟。因为皇亲国戚的关系,他的一生享受进尽了荣华富贵,然而娇生惯养的刘武还是有着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想在皇帝的位置上坐一坐。

三国时期,曹操到底盗取了谁的墓葬,能够养活自己15万军队三年?

不过哥哥汉景帝雄才大略,深得人心,人世间的皇帝肯定是没得机会做了,但刘武希望能够死后能过一把皇帝的瘾,因此命令人建造规模巨大的陵墓,并且陪葬了巨额的财宝,因为刘武的封地梁国方圆三百里,倒也有能力满足他的心愿。

相信刘武也没有想到,自己煞费苦心经营的墓葬,反倒便宜了曹操,陈琳在檄文当中如此描述曹操盗刘武墓:“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考虑到陈琳博士是在袁绍手底下做事,多少有点抹黑曹操嫌疑,那我们就来看下南北魏郦道元所写的《水经注疏》记载:“操引兵入砀,发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宝数万斤。”

三国时期,曹操到底盗取了谁的墓葬,能够养活自己15万军队三年?

当时很多人对于曹操的这种行为非常的不屑,而《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于曹操如此鄙夷,可能也是因为他的这种行为。

三国时期,曹操到底盗取了谁的墓葬,能够养活自己15万军队三年?

曹操在公元218年曾经发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而是要将自己埋在贫瘠土地,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封土,不植树。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不知道这是不是曹操究竟是因为节俭,还是害怕自己死后,也被掘墓,但是不管怎么样,对老百姓来说还算是一件好事,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后来的曹丕、曹睿等魏国继承人严格遵守曹操的遗嘱,自己的墓葬并没有铺张浪费,而是一切从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