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四军后来又发展了两个支队,司令员都是谁?为何没授军衔?

提起新四军,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成立于抗战爆发后,由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来。成立之初,新四军共辖四个支队,分别是陈毅的第一支队、张鼎丞的第二支队、张云逸的第三支队和高敬亭的第四支队,全军共计一万余人。随着战争的进行,新四军后来不断发展,又扩编了两个支队,分别是第五支队和第六支队,那么这两个支队的司令员都是谁呢?为何后来都没有授军衔?我们接着往下看。

新四军后来又发展了两个支队,司令员都是谁?为何没授军衔?

第五支队成立于1939年5月,当时为了打开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地区的抗战局面,新四军正式成立了江北指挥部。不久,江北指挥部所属的部队进行了整编,在第四支队第八团的基础上,组建了新四军第五支队。第五支队下辖三个团,共计2000余人,司令员是罗炳辉。

新四军后来又发展了两个支队,司令员都是谁?为何没授军衔?

罗炳辉大家都不陌生,他早年从旧军队加入红军,是一位能征善战的骁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罗炳辉曾担任红九军团军团长,可见其能力之强。抗战爆发后,他来到新四军工作,担任过第五支队司令员、江北指挥部副指挥等职务。解放战争中,罗炳辉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兼新四军第二副军长。但令人惋惜的是,他于1946年6月21日因病去世,终年49岁,没能参与军衔评定。否则以罗炳辉的战功和资历,日后必定封将授勋。

新四军后来又发展了两个支队,司令员都是谁?为何没授军衔?

第六支队成立于1939年11月,由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吴芝圃率领的豫东游击第3支队、萧望东率领的先遣大队合编而成,是开辟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的主力部队。第六支队共有1000余人,司令员和政委都是彭雪枫。

新四军后来又发展了两个支队,司令员都是谁?为何没授军衔?

彭雪枫很多人都听说过,他可是我军一个文武兼备的全才。论带兵打仗,彭雪枫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是战无不胜的一员虎将。论学识文化,彭雪枫创办《拂晓报》,亲自编写教材,理论水平极高。皖南事变后,彭雪枫改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但令人惋惜的是,后来彭雪枫在与顽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终年37岁,因此也没能参与授衔。

新四军后来又发展了两个支队,司令员都是谁?为何没授军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