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雍正王朝》邬思道教老十三明哲保身之法,却为何不规劝年羹尧呢

雍正继位回府当晚,邬思道向其提出三不可用的托辞,表示要找一个既能吃得上饭,又能让皇上找得到的地方“半隐”起来,得到了雍正的允准。临行之际,老十三胤祥前来送别,邬思道把明哲保身的办法教给了他。

《雍正王朝》邬思道教老十三明哲保身之法,却为何不规劝年羹尧呢

老十三天真率性,行侠仗义,是康熙诸皇子中有名的“侠王”。当他得知邬思道在辅佐四哥登上大位后不以从龙功臣自居,反而选择悄然远遁,替他感到万分惋惜。于是在邬思道临行之际,老十三匆匆赶来践行,对邬思道说了一声“我们对不起您呐!”。

邬思道原本不想多事,但在听到老十三这句发自肺腑的道歉后,决定把明哲保身的办法教给他,以免他日后栽跟头。邬思道的办法就两招,一是拼死辞掉铁帽子王,二是收敛锋芒。

《雍正王朝》邬思道教老十三明哲保身之法,却为何不规劝年羹尧呢

老十三根本不相信一直爱戴和尊敬的四哥会做出鸟尽弓藏之事,邬思道却说明日他的话就能验证,雍王府里那些专门办秘密差事的人即将消失得无影无踪。老十三想起高福的失踪,再结合邬思道的话,内心不禁打起了寒颤……

那么邬思道为何会把明哲保身的办法教给老十三,却不规劝年羹尧呢?

首先,邬思道十分欣赏老十三的为人。他天真率性,从不掩饰,侠肝义胆,忠贞不二,始终坚定的支持胤禛参与夺嫡之争,从无觊觎之心。但他不黯人情世故,不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今后难免会因为触怒皇上而栽跟头。邬思道把明哲保身的办法教给他,就是为了让他今后少栽跟头,疏远了他和皇上之间的兄弟之情。

《雍正王朝》邬思道教老十三明哲保身之法,却为何不规劝年羹尧呢

其次,老十三是善纳忠言之人。虽然有时候他办事过于莽撞,说话时口无遮拦,但内心却光明磊落,能够虚心接受别人对他的规劝和批评,尤其对邬思道的聪明才智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作为相交十多年的朋友,邬思道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对他做一番规劝,好让他心中有数,避免日后锋芒毕露,招来大祸。

最后,年羹尧刚愎自用,桀骜不驯,即使有人好言规劝,他也不会听从。邬思道早就看穿了年羹尧的为人,因此不愿自寻烦恼地去规劝他。事实上,年羹尧奉命到南京述职期间,接待他的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就曾规劝他:“多一点仁心,少一分杀气!”可年羹尧充耳不闻,依然大肆杀戮,屠杀江夏镇七百余口。

《雍正王朝》邬思道教老十三明哲保身之法,却为何不规劝年羹尧呢

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即使没有邬思道临行前的规劝,就凭老十三的为人,雍正也不可能加害于他,最多是给他敲敲边鼓,警告一下。年羹尧被贬之前,雍正也多次对他敲边鼓警示,奈何他自恃功高,装聋作哑,这才迫使雍正不得不痛下杀手,对他一贬再贬,最终赐他自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