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看了老师当众霸凌孩子的新闻后,说说什么样的孩子老师不敢惹?

1、

元旦假期大家都在忙着跨年,谁也想不到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还会发生老师带头霸凌孩子的新闻。

看了老师当众霸凌孩子的新闻后,说说什么样的孩子老师不敢惹?

2021年的最后一天,北京一所小学一年级某班,老师正带着孩子一起庆祝元旦。庆祝活动中有一个小男孩表演唱歌,也许是因为声音特别大,也许是唱得不够好听,台下有几个孩子捂起了耳朵。

这时老师拎起了其中一个捂耳朵的小女孩,进行了批评。

其实事情发展到这里一切还挺正常,本来别人在台上表演,如果不喜欢可以不听,但当面捂耳朵的确显得非常不尊重。

可是孩子对他人尊重不是天生的,是要从给予他们教导的人那里学来的。可是从视频中两位老师表现出来的情形看,老师自己就没有给予孩子尊重,又何谈孩子要去尊重其他的孩子。

老师出言不逊让女孩站到教室后面,小女孩犹犹豫豫不情愿却又不敢正面反抗。整件事情中,两位老师最坏的地方就在于那句“你都激起民愤来了”。

明明是老师当着全班孩子的面,说那个女孩不站到教室后面是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是老师带头对小女孩发动了“攻击”,才有后面其他孩子对她“群起而攻之”,这种“发动群众打群众”的打法是老一辈老师最喜欢做的事情,却偏偏还要让孩子去背那个“激起民愤”的锅。

不仅如此还让全班同学都讨厌她,于是事情的走向从正常的批评教育,变成了老师带头欺凌那个女孩。

看了老师当众霸凌孩子的新闻后,说说什么样的孩子老师不敢惹?

虽然现在涉事学校已经出来道歉,但是在此之前涉事老师一直不觉得这样批评孩子有什么问题。

因为从后续家长的回复里可以看出,这段视频之所以流出,是老师自己发布到了家长群里,可见这样的事情在她们的认知中是习以为常的事。

看了老师当众霸凌孩子的新闻后,说说什么样的孩子老师不敢惹?

现在已经是2022年了,大环境不但要求孩子学习进步,家长也被要求紧随其后,但如果老师还是以前的老师,那显然就跟不上现代教育的发展。

2、

新年伊始,我之所以会对这起新闻这么敏感,是因为这种场景是可能发生在任何校园、任何班级里的事情。

比如,前几天我接到小王班主任的电话,问我说知不知道音乐课上发生的事情,并要找小王了解一下情况。

看了老师当众霸凌孩子的新闻后,说说什么样的孩子老师不敢惹?

音乐课的事小王没有主动对我说,在他和老师的通话当中我才知道了个大概。起因是小王和几个孩子总是吹不好竖笛,加上课堂纪律不佳,让音乐老师非常生气,每次都让他们站墙角。

而且由于音乐老师是一个人教一个年级,所以经常拿小王他们班跟其他班级比较,说小王他们班不如别的班。

班主任追问音乐老师有没有说过很过分的、侮辱性的话,小王回答说没有,只是在看到有孩子没带鞋套的时候会说,“你家就这么穷,连个鞋套都买不起啊!”这时我联想起每次上音乐课时,小王紧张地找鞋套的样子,突然间就有了画面。

班主任老师最后总结说,其实音乐老师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但是跟家长了解情况时,有些家长把问题说得很严重,可跟孩子了解后却感觉还好。

在我的追问之下,小王跟我聊起了那天音乐课的经过。可能是由于音乐课总是被罚他很委屈,于是就在课上写了一张小纸条,大意是觉得音乐老师太凶,不喜欢她,希望校长能管管之类。结果纸条被班上几个“同病相怜”的孩子看到了,就互相传阅,最后传到了班主任那里,所以班主任才开始了解情况。

看了老师当众霸凌孩子的新闻后,说说什么样的孩子老师不敢惹?

班主任在电话里问小王说,“我和语文老师平时也骂你们,为什么你们不觉得我们凶,我们不好呢?”

小王想了想说,骂归骂,但是哪怕做得再好,音乐老师也从来不表扬他们。我理解小王想说的是,老师可以批评学生,但是应该对事不对人。何况班主任跟了他们快四年,怎么说感情基础都比这位刚刚才来的音乐老师要深厚,所以一下子想让孩子喜欢,真的不是件简单的事。

小王跟我说,有一天他还做了个梦,梦见音乐老师因为老骂他们,他投诉到校长那儿,结果音乐老师就被开除了。连梦里都是这件事,可见音乐老师已经对他的心理产生了压力。

这件事处理的结果,看得出班主任老师是试图大事化小,虽然不是配班的老师,但总还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这一点我能理解。实话实说,小王他们的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都还是不错的,特别是之前的那位音乐老师,小王最是喜欢,因为生病无法继续教学,这学期才换了这位新老师。

但班主任好归好,作为家长的立场我还是要表达清楚。所以第二天放学的时候,我特意等班主任把其他孩子送走后,又跟她聊了聊。

我的立场很清楚,小王竖笛不会吹,音乐老师批评情有可原,作为家长我也会在课后加强他的练习。另外,音乐老师一个人要带一个年级,工作压力大我也能理解,但是有问题应该先跟家长沟通,跟家长配合解决,在课堂上给孩子施压,该不会的还是不会,起不到任何正面的作用,只能造成老师和孩子互相讨厌的恶性循环。

我现在的解决方案是,每天督促小王练竖笛,如果能吹出完整的曲子,正常的老师应该不会再为难孩子,同时也更加留心观察小王每次音乐课后的情绪。有任何问题不怕再去麻烦老师。

3、

无论是视频中的小女孩,还是小王,甚至任何一个孩子,在学校里都可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但不可能老师每次都会自己把视频拍下来,再发到家长群。通常发生了此类事件,老师都会有意隐瞒,最后由孩子一个人承担了所有。

那么如果家长想帮助孩子不受这种欺凌,最应该解决的是如何发现与如何解决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

第一,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看了老师当众霸凌孩子的新闻后,说说什么样的孩子老师不敢惹?

小王已经算是心大的孩子,老师批评一两句也不太会斤斤计较,只要再给他一颗糖,他又会觉得对方是大好人。但这样的孩子,也更敏感,情绪来得更快,更需要有发泄的通道。比如,他写的那张小纸条就是他的发泄。

但是当他跟我提到那个梦时,我立刻觉得这件事并不平常。

如果是亲自带大的孩子,父母对孩子应该会基本的了解,如果孩子莫名反常,或者突然对什么事情特别紧张,那就要旁敲侧击地跟孩子了解一下。

我自己因为小时候被同学欺负,回去告诉父母也不了了之的经历,所以本身非常害怕跟老师打交道。但是自从有了孩子,妈妈就注定要一路披荆斩棘。

第二,主动跟老师保持沟通

也许很多人跟我一样,非常害怕或抵触跟老师沟通,觉得很麻烦。但所谓的沟通,并不是要每天跟老师问好,而是要让老师感受到家长的存在,以及家长对孩子的重视。

比如,班上有集体活动,家长可以积极报名。老师布置了需要父母配合完成的工作,一定不要缺席。

看了老师当众霸凌孩子的新闻后,说说什么样的孩子老师不敢惹?

但是这里想强调的是,不要把跟老师沟通理解成曲意迎合。平时在家长圈刻意拍老师马屁,逢年过节给老师送礼物,家长为的是希望老师平时能对自己的孩子多“关照”一些。但殊不知,家长的自我价值感越低,老师反而会更看不起孩子。

我看过小A一个事例,明知公办学校老师不能收礼,小A还想尽办法每年给老师送卡。结果收了卡的老师不但没有“特别关照”她家孩子,反而一有事就打电话让小A把孩子带回家,说在学校管不了。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和小A夫妻的工作。在双方起冲突之后,老师是更是故意选择在监控底下,把所有的购物卡都退给了小A,弄得她下不来台,不得不考虑给孩子转学。

我也看到过与之完全相反的小B的事例,小B得知儿子不愿意在幼儿园午睡,而被老师教育说不睡也要脱了衣服躺在床上后,立刻去找老师理论。结果是老师做出了让步,同意孩子用一个人在游戏室玩耍来代替午睡,并由一个老师专门负责照看孩子。

当时我还有点担心,问小B,难道不怕以后老师给孩子穿小鞋吗?小B说不怕,一是孩子每天回来都会说幼儿园的情况,二是她针对的是不睡午觉的这件事而不是老师的人。说完小B还补充了一句,其实多找老师去聊聊也是有好处,因为这样至少会让老师知道,这个家长很“难搞”,以后尽量不要给自己惹“麻烦”。

可见沟通也是要讲方法的,家长刷的存在感越有底气,老师就会越顾及孩子的感受,因为他知道这个孩子是有“后台”的,那个后台就是他强大的父母。

视频中涉事小女孩家长回复得就很好,既不回避孩子的问题,又积极保护孩子的自尊。

第三,始终站在孩子这一边

小王在梦里让校长开除了音乐老师,是因为他仍然坚信着公平和正义,他相信自己是正义的一方,而他的委屈终会是有人能懂。

其实很少有老师不批评孩子的,何况是小王这种很“难搞”的孩子。小王上老师办公室,就跟回家一样自然。一年级的时候我也经常被叫到老师办公室陪他,就连其他班的老师见到小王都一直笑。小王还说,最喜欢夏天的时候去老师办公室,因为可以吹空调。

其实音乐老师批评最狠的还不是小王,但就连习惯了“苦中作乐”的小孩,也觉得受不了,可见音乐老师的批评方法的确有不合适的地方。如果想要夸奖一个人,怎么好听怎么堆词就行,而批评则是最讲究艺术的。

自己生的小孩自己能没有数吗?小王可能永远无法成为那种循规蹈矩的乖孩子,但是面对批评,还请家长一定要站在孩子的那边。

看了老师当众霸凌孩子的新闻后,说说什么样的孩子老师不敢惹?

我见过有个妈妈,在听到孩子被老师批评的时候,抬手就甩了孩子一个耳光,打得老师都当场愣在原地,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种“与其别人,不如自己”的方法,固然可以暂时堵住别人的嘴巴,但同时也是最懒、最无效的方法。孩子即便嘴上认错,心里的委屈也无处安放。

父母站在孩子这一边,先认真听孩子怎么讲,然后再一条条去处理问题,不回避,也不遮掩,才能给孩子担当的表率。

4、

12月31日那天,小王他们班级也组织了元旦庆祝活动,老师也将当天活动的视频、照片发到了班级群。

看了老师当众霸凌孩子的新闻后,说说什么样的孩子老师不敢惹?

当然小王班级里没有发生上面视频中的情况,小王回来还津津有味地跟我分享,老师带着他们一起玩的狼人杀游戏。

遇到好老师或许是小王的运气,但是想让孩子能一直被世界温柔以待,绝不可能单靠这份运气,或是指望着某个老师的特别照顾。运气是门玄学,老师也只是过客,最终只有父母,才能成为孩子坚不可摧的守护。

作者介绍:陈妍,爱八卦、爱电影、爱孩子、更爱自己。新书《真正的教育在家庭》全网同步上市中。

继续阅读